第151章 美妙的误会(1/2)
第151章 美妙的误会
杨灿赶回凤凰山庄时,又有零星的雪花飘下来。
碎雪顺着貂裘的领口往里钻,凉丝丝的,不过因为没有风,倒也不算太冷。
豹子头程大宽和几名侍卫策马随在杨灿的身边,那魁梧的身形仿佛一座移动的铁塔。
豹子头本来被他安排守在鸡鹅山照看女儿,却因山下那两名墨者的一番言语,被他临时调回了身边。
如今程大宽可是杨灿麾下第一武力担当,有这杆“铁枪”在身边,杨灿心里才更踏实一些。
毕竟墨者行事诡秘,而且杨灿着实不清楚,现在的墨者是否已经蜕变,也就不好判断那秦墨钜子是否有敌意了。
山门口的庄丁早已望见几匹快马驰来,打头那匹枣红马上的身影他们再熟悉不过,正是长房大执事杨灿。
旁边跟着的原长房统领程大宽,那铁塔似的模样更是显眼。
庄丁们不敢怠慢,两人一组合力推开了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门轴转动发出“吱呀”的声响,在寂静的雪天里格外清晰。
杨灿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干脆。
他把缰绳抛给侍卫,紧了紧貂裘,便迈步进了大门。
但是一进大门,他却没有往内院里去,而是一转身拐进了旁边的门房。
门房里炉火烧得正旺,庄丁小头目老刘正坐在炉前烤火,听见动静抬眼一瞧,见是长房大执事杨灿来了,瞬间就弹起了身子。
老刘满脸堆笑地道:“哎哟,是杨大执事回来了!快烤烤火暖暖身子。”
杨灿拉上门,搓着冻红的手走到炉边落座,笑问道:“今儿拜山的人多吗?我一早就下山了,别漏了什么贵客。”
“大执事真是个仔细人,难怪阀主老爷如此的器重!”
老刘先拍了一记马屁,这才笑道:“大执事放心好了,年初二冷清着呢,这要到初三才是客人扎堆的时候。”
他一边说,一边走过去,伸手翻了翻桌上的登记册子。
“大执事,今儿就来了两拨人,都是替咱们于家管山林的老管事,父传子、子传孙的熟面孔,过来给阀主老爷磕个头、献上些山珍就走了。”
“都是山庄的老人?”杨灿眉峰微蹙,照山下那两人所言,秦墨钜子来了山上,断然不会是这种身份啊。
“可不是嘛。”老刘感慨地道:“想当年,是他们爹带着他们来给老爷拜年。如今呐,可是换了他们带儿孙来喽,岁月不饶人呐!”
老刘忍不住感叹起了岁月匆匆。
说到这儿,他忽然一拍脑门:“哦,对了,还有两位是专程来拜访大执事你的,一位是赵公子,一位是罗公子,说是大执事的故人。”
拜访我的?我的故人?杨灿心中疑惑,我何时认识的什么赵公子、罗公子?
杨灿忙向老刘仔细询问了几句,老刘哪记得那么清楚,只大概说了说这两位客人的模样。
杨灿顿时心生疑窦,今天拜山的一共就这么三拨人,前两拨是附近管山林的小管事,父死子继,好几辈儿的于家下人,不太可能是什么秦墨钜子。
难不成,这秦墨钜子就是赵、罗两位拜山者之一?
方才在山下,那两个齐地墨者能把我错认成墨家同门,那么这位秦地墨者当然也有可能。
所以,这位秦墨钜子误把我当作同门,但墨者身份不便示人,所以编了一个身份,上山找我来了?
想到这里,杨灿便点点头:“成,没有什么要紧人物拜山就成,免得怠慢了。好了,你忙你的吧。”
门外,程大宽正带着几名侍卫牵马等候。
杨灿从门房里出来,便吩咐道:“把马送回马厩,各自歇息去吧,大宽,你留下。”
杨灿往自己住宅处走去,侍卫们牵了马自去安置,豹子头则快步跟上了杨灿。
行至杨宅门前时,杨灿忽然停住了脚步,向豹子头招招手,对他窃窃私语了一番。
豹子头侧耳听着,眼睛渐渐睁大起来,一脸的惊讶。
杨灿吩咐完道:“记住了?”
豹子头连忙点点头,杨灿道:“你速去准备,弄好了就到花厅来见我。”
豹子头答应一声,快步离开了,杨灿则整了整衣衫,走进自己的宅邸。
“老爷!”
“见过老爷。”
宅里的奴仆下人见自家老爷回来了,纷纷避到道旁行礼。
杨灿颔首问道:“青夫人呢?”
“回老爷,夫人在花厅理事呢。”
杨灿点点头,便往花厅行去。
刚进花厅,就见青梅穿着水绿色绣梅襟袄,正对着婆子丫鬟吩咐年后的采买事宜。
望见杨灿进来,青梅立刻挥退下人,笑吟吟地迎上来。
她一边替杨灿宽下裘衣,一边道:“回来得倒早,我还以为夫君得傍晚才能回来呢。”
杨灿的女儿在山下,杨灿此去,固然是要看望一下他的义子女,可更主要的,却是看望他的女儿。
所以照理说不会回来太早,这时天还没黑呢,杨灿回来的时辰确实有些出乎青梅的意料。
杨灿在椅上坐下,笑道:“临了遇上点事,所以就提前回来了。”
因为正让豹子头那边做些准备,他倒不是太急着见那赵公子,便随口问道:“管事们的礼都退了?”
“退了。”
青梅跟过来,给杨灿斟茶:“没全退,厚重的部分退了,留了几样,又从咱们库里拿了几样当做回礼。”
青梅一边给他斟茶一边说:“我说夫君你‘人日’(正月初七)之后就要赴任,如今正是紧要关头呢。
诸位的隆情厚意,我家夫君收受了,可这般厚礼却不敢收。一旦被阀主老爷知道,坏了前程,那可不得了。”
“嗯,这么说好。”杨灿赞道:“你还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青梅被他夸得眉眼弯弯,心中欢喜,便走到杨灿身前,双手搭在杨灿肩上,娇嗔道:“夫君还夸人家是贤内助,有些事情,都不肯让人家知道。”
杨灿双手环住她柔软的腰肢,诧异道:“我有什么事瞒过你?”
小青梅娇嗔地皱了皱鼻子,道:“没有么?那……夫君大人你在江南,究竟是怎样的寒门呐?”
杨灿心里一跳:“寒门就是寒门,还能是怎样的寒门?”
“是么?”
小青梅嗔怪地打落杨灿滑向她翘臀的大手,似笑非笑地道:“能拜大儒为师,能入名闻天下的玄性庐为徒,你这寒门,怕也不一般吧?”
杨灿只听的目瞪口呆,小青梅的话他听懂了,可话里的意思,怎么就不明白了呢?
什么大儒为师,什么玄性庐之徒?玄性庐是什么玩意儿?
小青梅做为索家出来的人,也是听说过赫赫有名的江南玄性庐的。
这个年代尚没有书院,但已经出现了大儒集中于一地办学的地方,算是后世书院的前身。
这种办学的所在常以地名或山长的号,加上庐、堂等作为学院的名称。
玄性庐就是南朝有名的一处学院,可问题是,杨灿没听说过。
他当初为了编个不易被人调查的身份,随口编的江南罗家,还是他在牧场放牧时,听人说过他们牧场贩往江南的马儿,曾被吴州罗家重金买走十匹。
所以后来编造身分时,他才随口提及的。
这时听青梅说什么江南大儒,什么玄性堂……
这怕不是他那两位“故人”说给青梅听的吧?
杨灿心思电转,道:“你从谁那儿听来的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