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杨铁心与穆念慈(1/2)
第551章 杨铁心与穆念慈
阿苦和郭靖在吃肉,武成玉则在慢慢忍受改造毛孔的刺痛,也就在此时,武成玉突然笑了,在酒楼前不远处的空地上忽然来了一对父女。
空地刚才无人,可很快在空地后方处插了一面锦旗,白底红,绣著“比武招亲”四个金字,锦旗左侧地下插著一桿铁枪,右侧插著两枝鑌铁短戟。
有一老一少来到空地中央,看似父女二人,那老父拿起铜锣敲打三下,很快周围就涌来一群閒汉。
敲锣之人腰粗膀阔,甚是魁梧,但背脊微驼,两鬢白,满脸皱纹,神色间甚是愁苦,身穿一套粗布袄,衣裤上都打了补钉。
他上前两步,向周围眾人团团作了一个四方揖,朗声说道:“在下姓穆名易,山东人氏。路经贵地,一不求名,二不为利,只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许得婆家。
她曾许下一愿,不望夫婿富贵,但愿是个武艺超群的好汉,因此上斗胆比武招亲。
凡年在三十岁以下,尚未娶亲,能胜得小女一拳一脚的,在下即將小女许配於他。
在下父女两人,自南至北,经歷七路,只因成名的豪杰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於下顾,是以始终未得良缘。”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抱拳说道:“中都是臥虎藏龙之地,高人侠士必多,在下行事荒唐,请各位多多包涵。”
至於旁边那个少女,穿的就比老父光鲜一些,十七八岁年纪,玉立亭亭,虽然脸有风尘之色,但明眸皓齿,容顏娟好。
那锦旗在朔风下飘扬飞舞,遮得那少女脸上忽明忽暗,却始终没有表情,无悲无喜,可眼神之中看得出甚是要强,也带著几分倔强。
武成玉看到这二人后倒是难得在万针攒刺之中露出几分笑意。
杨铁心和穆念慈,找的你们好苦,又见到了两个原著中有相当戏份,可穿越以来一直没见到的角色。
茫茫人海想要精准的找到某个人,尤其是在古代,没有天眼,其实是要碰运气的。
武成玉將李萍和郭靖接回江南后,对李萍言及杨铁心应该未死,只是流落江湖,但始终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
李萍虽然半信半疑,也不知该如何追问,可还是拜託武成玉帮忙寻找杨铁心下落。
武成玉就让阿苦出力,以丐帮遍布天下的眼线,找一对父女,打著比武招亲的旗號游走天下。
但这一回运气欠佳,武成玉也说不出杨铁心现在的具体模样,几年下来一无所获。
现在看看穆念慈的样子,刚刚长成,搞不好这比武招亲也是最近才开始的,之前还不知道这父女俩在干什么。
总之,通过丐帮寻找他们二人的计划失败,唯一能精准一点的是,杨铁心和穆念慈最终会在这中都出现。
武成玉结束桃岛一行后,算算大致日子,现在应该是原著里郭靖跟著江南七怪离开蒙古草原的时候,也只有此时,杨铁心二人会出现在这里。
若是错过了,搞不好没有郭靖出现的情况下,杨铁心二人终究会落入杨康手中,也最终难得善终,不得不说,杨铁心和包惜弱自刎殉情也是原著中一大意难平。
现在原著中的剧情因为武成玉已经大多崩坏,只有这一事件还存在发生的可能,所以武成玉带著郭靖和阿苦马不停蹄赶到中都,这几日一直在这酒楼等待。
皇天不负有心人,杨铁心和穆念慈终究还是出现了。
杨铁心的样子已经是沾染风霜多年的老者,他年龄只有四十多,可外形看去足足有五十几岁,杨家將的后人,使枪一辈子,那腰终究不免弯了下来。
而穆念慈,长相倒是与83版射鵰里扮演者杨盼盼完全不像,脸盘子没那么大,倒是有后来那个蒋芹芹的几分神韵。
此女的命运也称得上坎坷,並且是后来那个神鵰大侠杨过的生母(这里用的是常规设定,不是秦南琴,作者都不知道这个女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不过这一世杨过应该没机会出现了。
没有了杨过,算不算是武成玉製造出的意难平呢?这笔帐是很难算明白的。
“靖儿,过来。”,武成玉对著郭靖招了招手,郭靖立刻放下手中的解手刀,走到武成玉身边。
阿苦好奇,手中拿著羊腿,嘴里嚼个不停,也凑了上来。
武成玉指向场中那两人:“这老汉就是你那叔父杨铁心,当初答应你娘找到他,总算是不辱使命。
看到旁边那两枝鑌铁短戟了吗?这是你父亲郭啸天的隨身兵器,今日终於能物归原主了。”
郭靖的神情立刻呆滯,几个呼吸之后才回过神来,他先是看向杨铁心,母亲李萍曾经跟他形容过,这位叔父长得身量很高,白净面皮,略有几分秀气。
可眼前这个老汉,哪里是母亲形容的那般,脸上皱纹能夹死蚊虫,说老態龙钟有点过了,可看年龄绝对五十开外。
当年郭杨两家大雪之夜突然遭遇毁家之难,父亲郭啸天拼死断后,叔父带著母亲和婶子突围。
母亲只记得叔父背心中箭,伏马而去,母亲和婶子则被段天德抓住,接著婶子被带走,母亲被段天德留下当做护身符,至此郭杨两家再难聚首。
若非师父忽然开口,所有人都以为叔父已死去多年,更没料到有一天师父会突然带他来中都,说是找自己的叔父?
对自己师父的本事,郭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仿佛总有会知道一些完全没有前因后果的事情,也从来不解释自己的消息来源。
不过有一件事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师父会时不时恶搞一下自己,让自己出点丑,但却从来都不会欺骗自己,他说这是杨铁心,那眼前之人必然就是自己的叔父。
紧接著他的目光转向那两把鑌铁短戟,当时叔父是带著这对短戟一起突围的,这也是郭家的家传之物,据说是將当年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的长戟重新熔炼而成。
李萍的词汇很难形象的形容出一个人的外貌,更別提经歷了十几年的变迁,但这一对短戟对李萍来说已经是深入灵魂,她曾经不止一次的画下来,短戟的每一个细节都画的仔细无比。
郭靖一看到短戟就確信这是自己父亲所留下的兵器,与母亲所画一般无二。
虽然知道问也没用,但郭靖还是忍不住开口:“师父,你到底是怎么知道叔父没死,又是如何知道他会来中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