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秦宫五郎,东进破燕(1/2)
第545章 秦宫五郎,东进破燕
正统四年的秋季,对秦王苟政而言,严然是一个收穫的季节。
中秋过后,喜事一件接著一件,卫国战爭形势一片向好,前方將士高歌猛进,连战连捷,关中治安也日趋稳定,而在后宫,秦王苟政又迎来了一名王子,他第五个儿子。
將將足月的邓夫人,在见红后经过一日的煎熬,总算顺利產子,母子平安。邓鹃毕竟是二胎,这个鬼门关,在当年生长女苟縈时,还闯过一次。
与之相比,同样有孕的杜夫人(杜氏女杜鳶)就要不幸许多,或许是年纪太轻,或许是保胎不善,又或许就是运气不好,杜夫人早早地便小產了,为秦宫中增添一抹悲伤。
但杜夫人又同样是幸运的,至少她还活了下来,並得到了及时的疗养,身体也恢復得不错。
就当前的医疗卫生条件,怀孕生產当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任你秦宫贵夫人,即便得到再好的服侍,出点状况,仍然可能直接要命....
邓夫人產子,对苟政来说,也分不清是几喜临门了。纷至沓来的喜报,就仿佛对过去数月战爭压力的一次释放。
而在得知邓夫人顺利產子后,苟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动身,前往椒兰殿看望。
平心而论,苟政对邓夫人谈不上多喜爱,也难说有多少感情。其身材虽然是苟政喜欢的丰腴型,但长相普通,也別谈什么知书达理,更不会来事,性子里带著股执拗与泼辣....
若非出身邓氏,是苟政联姻关西右族的重要布置,苟政恐怕早就冷落她了。但没办法,她有个好出身,尤其有个武略强大的兄长。
並且,几乎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了,平日里苟政有什么赏赐、关怀,基本都会想著邓夫人,但那是“平等”地针对所有秦宫夫人、后妃。
但每每需要用到邓羌,倚仗邓氏之时,苟政对邓夫人就会显得格外热情与体贴,恰如,此时此刻。
当苟政赶到椒兰殿时发现,王后郭蕙比他还先到,甚至指挥起產后协调工作,连带著殿群其他诸阁夫人,也纷纷前来探望。
不论如何,基本的体面还是要维持的,即便秦宫中生態又將发生改变,大概率又要迎来一位强势夫人了。
对稍微有些阅歷的秦宫夫人们来说,秦王的恩宠什么,既不稳定,更不可靠,家世、
权势、子嗣,这才是她们真正赖以生存的根本。
显然,成功诞下王子的夫人邓鹃,在宫中地位將进一步提升。当邓羌为帅,率领秦国最精锐的战略部队在外征战时,一时间更无人敢缨其锋了..
连王后郭蕙都主动过来,温柔体贴,关怀备至,也不得不说郭王后的城府,那大妇风范,比之不情不愿、面带酸楚的柳、杜、祈三夫人,可强太多了。
而王后心中有无嫉妒?有无忌惮?必定是有的,但人家就是保持著一种正宫大妇的母仪姿態,落落风度,不爭不抢,然后后宫的管理大权始终掌握在手里...
王后的贤能,几乎是朝野知名的,这些年,郭蕙可做了不少工作,声望也在一种细水涓流中逐渐形成了。
哪怕是苟政,也不得不承认王后的“贤”,对他这样的君王来说,仅有一张漂亮皮囊,儼然是不够的,而在后宫之主这个位置上,郭蕙干得显然是不错的...
那么多政治联姻,那么多杂乱心思,郭蕙始终能保证秦国后宫整体上的平静与稳定,这是很显智慧与手段的事情。
如果不考虑外朝因素,对这个王后,苟政可以说满意至极,但家国天下,很多问题,不可能单独区分开来看待。
殿阁內,自负地与长女苟縈亲近一番,用胡茬扎了扎那娇嫩的小脸,惹得小姑娘满脸嫌恶,方才看望正臥榻休养的邓夫人。
邓夫人的身体显然是不错的,甚至可以用健壮来形容,此时,已然恢復了些气色了。
一番温柔抚慰之后,苟政方才抱起他的“五郎”,轻轻地抱在怀中,端详著襁褓中丑巴巴的男婴,一时间,苟政都想给他取个“苟丑”的名字了。
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此“丑”非彼丑,毕竟在当下,可没有对“丑”的偏见。
忍不住伸手去探探虚实,然后透过尿布传来的温热,让苟政从遐思中醒过神来。
略加思索,苟政召来徐嵩,吩咐道:“记一下,要派人去河东,將邓夫人產子的消息,通报与征东將军,他是五郎的娘舅,让他一起高兴高兴!”
“诺!”
边上,听到苟政吩咐的王后郭蕙,下意识地往苟政这边瞟了眼,见他那副笑吟吟的模样,美目中闪过一道凝思,又很快释然,收回目光,一切如常。
河东,安邑,秦中军大营。
帅帐內,邓羌一派威严风度,审视著秦王新派遣到军前效力的几名羽林郎官,目光就仿佛带著穿透力一般,既在观察这些羽林郎的虚实,也在考量秦王的用意。
尤其在吕光、杨安二人身上,停留最久,这两名氐人,能够成为秦王亲军卫校,必有过人之处。
虽然吕、杨二人,也算羽林中的精英,並且闯出了一些名声,但以邓羌的地位,並没多关注,更甭谈熟悉。
唯一耳闻的,大抵也只是杨安仇池公室之后的身份了。
要说秦王有什么用意,也並不复杂,最主要的考量,当然还是让这些年轻的羽林精英,到战场上歷练一番,河东放了一批人,汉中那边亦然。
威慑力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著,但就是存在,哪怕如吕光、杨安这些见识、能力不凡的秦王卫率,在邓羌的注视下,也充满压力,心头凛然。
当他收回目光,所有人,都下意识鬆了口气。而邓羌,则淡淡地吩咐道:“既然大王有令,那尔等便留在军前效力。
本將观尔等履歷职位,可是不低,平阳南徙兵民中,临时组建了一支营幢,正缺军官,就由尔等统率。
吕光任营將,杨安为副,其余人各任幢队长。本將没有多少时间给你们,大军隨时可能出动,要儘快熟悉部下,將各幢队整备起来,承担作战任务。
大王很看重尔等,也听闻尔等很优秀,此番,就亮亮看尔等本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