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目的,爭议(2/2)
......若只是把司马勛打退,或许就如邓侯所言,得不偿失,徒耗兵马钱粮!”太极殿中小规模军事会议继续著,大司马苟武针对邓羌提出的几点疑问,做著解释,“然而,若是趁机反攻入汉中,夺取南郑,又当如何?桓温可以不在乎司马勛大军进展,却不能不关心汉中的归属,绝难坐视我军经略汉中!”
对“汉中之议”,邓羌稍作思吟,便驳道:“眼下大秦首要之事,乃是应付桓军之威胁,反攻汉中,预想很好,然这无异於重开一条战线,若无充分预备,兵马钱粮如何坚持?
欲谋汉中,需毕其功於一役,免其反扑,否则只会打草惊蛇!纵使司马勛无能,为我军所破,攻入汉中,关山相隔,桓温短时间內,如何干涉,只怕会加强对我关河地区攻势,以牵制我军行动。
再者,晋国若失汉中,梁益必然震动,若由此引发益州兵马北上,形势反倒不妙,不若让司马勛为我大秦暂『守”汉中..:..
?
邓羌一番反驳,自是有理有据,苟武都不免心中讚嘆,说道:“目下益州周抚当权,能望虽高,然萧敬文之祸未远,益州疲態远未恢復,且出蜀道阻绵延,旦夕之间,益州兵马带不来威胁—
再者,军机决策,当因时制宜,顺势而为,汉中攻略如何进展,还需根据战况而决。
桓温势大来袭,当逐步消其势,泯其志,积小胜为大胜,爭取能够获取的胜利。
毕其功於一役,固然痛快,然终究是行险。关东形势复杂,除桓军之外,还需考虑燕国威胁,这便更需要我们审慎而决......”
对苟武的说法,邓羌也只认可一部分,想让他全盘接受,那也不可能。说到这儿,氛围起来了,一双虎目瞪得炯炯有神,情绪也上来了,开口便要驳斥。
眼看著爭议要往爭执的方向发展,苟政开口了,语速不急不缓地说道:“二位皆將帅大才,所言也极具见地,只是思路不同,勿做意气之爭,伤了和气。”
“诺!”苟政开口,邓羌的情绪缓了下来。
苟政则思付著说道:“大司马有一点提得很好,必须重视,那便是燕国的威胁,绝不容忽视,那就是一头恶虎,隨时可能露出疗牙利爪!
眼下,对晋军,对各方守备,对关內情势,孤心里基本有数,总能维持局面,不至於太坏。唯独燕军,若慕容偽来犯,如何应对,仍难把握啊!”
听苟政这番嘆息,不论苟武还是邓羌,表情都跟著变得郑重。
反是弓蚝,这时反应过来了,重重抱拳,朗声说道:“兵来將挡水来土掩,只需准备好兵马钱粮,燕军若来,一併除之即可,何必如此患得患失?
难道来敌势大人眾,这仗就不打了吗?”
弓蚝此言,有些无礼,但听著是真提气。苟政闻之,都愣了下,顾不得这员大將言语间的小莽撞,哈哈一笑,自我检討道:“孤倒確有几分患得患失,这可不好,容易误事!
幼长此言,是一语惊醒孤啊!”
面对苟政这突然的自省,弓蚝反有些不好意思,陪笑两声,表示应该。
而苟政,形容一敛,沉凝的目光在苟武与邓羌身上徘徊一阵,定神道:“依孤看,当前形势,便双管齐下!”
“请大王令!”一眾人闻言,齐拜道。
苟政看著邓羌,缓缓道:“子戎,孤將驍骑、果骑、玄甲、破军、先登、统万六营这两万多步骑,全部交给你!
你该知道,这是我大秦兵马之精华所在,也是孤为反击桓温准备的大军。
接下来两个月,由你亲自率领,不做其他任何多余的事,集中精神,给孤训礪將士,演练战术,以待战机!”
“你二人,协助邓羌统军,厉兵秣马,隨时出击!”苟政又看向弓蚝与苟须,严肃地交待道。
“诺!”王命所下,三人皆作肃然,同声一气地拜道转过头,目光又落在苟武身上,苟政语气沉稳依旧:“德长所言,孤也十分认同,我们与桓温一战,防守反击只是策略,不能一味妥协避战,该灵活主动,需要有所作为。
你那爱將刘异在弘农,已经开了个好头,但还不够,关中臣民也需要胜利来提振士气司马勛,的確是个合適的目標,依孤看,在西南择机打一场仗,消除一路祸患,还是值得的!
薛威明孤是了解的,他此前既然上书建策,必是有所准备,甚至有几分把握,对付司马勛,仍然交给他!”
苟武点点头,说道:“薛威明,的確是最合適的主將人选,只是若依其言,还需增兵西南。目前陈仓地区,我军兵力过於薄弱了,只有一些地方守备、屯成幢队,守成犹嫌不足,而况进取!”
此情苟政当然有所考量,直接表示道:“调锐骑、破阵、归化三营西援,再从扶风、
略阳二郡抽调三千屯卒,由苟安负责粮料转运!”
经过苟政这样一番调派,关內秦军中军十五营,只剩一个中坚营,不曾有安排了。
(中垒、射声、归德在潼关,归义、昭义在蓝田、晓关,陷阵在河东)
当然,长安羽林、城卫,包括那支防火应急幢队,真到紧要关头,也是能拉上战场的,只是苟政绝不可能愿意出现那样的局面,那只能意味著秦国军力捉襟见肘,形势危急。
苟政的交待,还是继续著,严肃庄重,掷地有声:“告诉薛威明,汉中打不打,根据实际战况来,先给孤把司马勛干掉!
解除了西南威胁,我们好集中精力,到关东吃肉!”
“诺!”苟武敬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