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回京(2/2)
如今的童子营,规模已大不如前,已成为培养秦国死忠与爪牙的一个机构,也是朱晃喜欢跑的一个地方,也从中挑选了不少下属,但大多数,只是出力的,他还需要会用脑的。
童子营,这个苟军早期,费了不少心力与財力组建的机构,这些年开始正向回报苟政了,越来越多童子营出身的少年,开始进入秦国军政坛,大部分从军,小部分为吏,但都是秦王权势触角最远端、最深入的延伸。
而马显这批新长成的少年,也处在一个爆发阶段,苟政也正享受著其中的好处,有种多年浇灌,终得以开结果的收穫感。
对未央小学中的那些少年学生,苟政不提也就罢了,既然开了口子,自不能放弃。那些背靠权贵家族、出身高门的,他不会惦记,召来太麻烦,但那些聪明的寒门童子,就值得费些心思了....
“去吧!”对朱晃的兴致勃勃,苟政也不在意,摆摆手,叮嘱一句:“加紧对燕普两国军情刺探,尤其燕国方向,要重视起来!”
“诺!”朱晃告退。
打开的车门文很快闭上,將涌入的阳光与热量隔断,苟政闭上眼睛,凝神许久,方才长舒一口气。
虽然他有足够的信心与意志,扛过此次考验,但每念及此时秦国的內外局面,心头仍旧沉甸甸的。
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战火连年,苟政也忍不住骂咧两声,他只想关起门,好好种几年地,怎么就这么难?
总结起来,大抵只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了:总有刁民想害朕!
想著想著,苟政脑中又出现一道闪光,或许等击败桓温,甚至打断燕国窥探的爪牙,他这个秦王也得更进一步,尝尝天子是什么滋味了。
长安宫城內那方玉璽,总不能永远数束之高阁,否则就太可惜了!
就仿佛又找到了一个奋斗的动力一般,苟政便振奋精神,重新沉浸到堆叠在王驾里的书简內容中。
出巡期间,能够被送到王驾的,都是一些重要事务,可以想见,在长安太极殿,不知积攒著多少需要处置的公文。
当然,这些军政事务,並不是搁置在那里,等候苟政去处置,战爭期间,更抓效率,若都等苟政回到长安,什么事也耽搁了。。
实际情况是,除了调兵征伐之外的大部分军政决策,大司马苟武与丞相郭毅,都有临机先决之权,送呈苟政的,只是向其匯稟报备罢了....
东巡时很缓,观察很仔细,西归则快捷多了,一路轻驰,二十二日,王驾已抵霸水。
把窗惟掀开一个口子,苟政朝外探了探,虽然官府还未禁绝交通往来,但往日里车水马龙的灞桥,已经明显冷清许多。
过了灞桥,长安也就不远了,收回目光,苟政想了想,对外问道:“今日谁当值?”
“回大王,臣吕光听候吩咐!”吕光的声音响起苟政道:“你亲自跑一趟长安,面见大司马与丞相,传孤命令,王驾返城,无需迎接,长安眾臣,各司其职!”
“诺!”
约在黄昏时分,秦王王驾东来,在羽林护卫下,终於缓缓驶进长安城內。不及仔细察看,但进入城中之后,苟政便能感受到城中的平静。
经过桓温大军来袭初期的震撼之后,长安城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这是一座陪同苟政经歷了数年风雨的都城,已不似当年那般脆弱。
当然,苟武与郭毅二人的维稳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值得肯定。
太极殿前,走下步,望著这座不算宏伟壮丽,但却清冷威严,象徵著秦国王权的建筑,苟政的心情却彻底平復了下来,这才是他熟悉的地盘,统治关中、发號施令的权力中枢。
几名太极殿留守侍臣、御史早已等候多时,入殿,落座王案,隨手拿起摆在案头的一道书简,还未翻看,便见內侍前来通稟:“稟大王,王后携捷王子、苗公主覲见!”
闻之,苟政挑了挑眉,吩咐道:“宣!”
少顷,王后郭蕙携她那一双子女进入殿中,见到安居王座的苟政,顿时温婉一笑,盈盈下拜:
“恭迎大王回京!”
一旁,苟捷也带著已学会说话、走路的小公主,跪地叩头。
苟政露出了温和的笑意,伸手示意:“快快免礼!”
说著,还站起身来,走向母子三人。离得近了,郭蕙又故作嗔怪道:“大王回京,怎也不派人通知一声,好让宫中提前准备迎驾!”
闻问,苟政摇摇头,表情自然地表示道:“大敌来犯,国家正是艰难之际,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浪费人物力了!”
“大王英明,是大秦臣民之福,何愁国家不安?”郭蕙微笑著说道。
“你我夫妻,就无需这等恭维之辞了!”苟政呵呵一笑,又把注意力放在正仰头望著自己的两小童。
尤其是粉雕玉琢般的小公主苟苗,啃著拇指,那黑明亮的双眼转动著,观察著苟政,带著一丝陌生的好奇。
苟政观之,心中爱怜之心大起,弯腰一把將苟苗捞起,用鬍鬚去扎她那滑嫩的小脸:“雨生,可曾想念为父啊?”
小公主哪里受得了这等热情,顿时哇哇大叫,不住地躲避,很快就哭了,倒弄得苟政有些尷尬脚下,苟捷则用力抱住苟政大腿,一脸焦急的模样:“不准欺负妹妹!”
虎头虎脑的模样,仿佛隨时要张嘴咬上一口,看得苟政一愣,紧跟著便乐了。倒是郭蕙秀眉倒竖,冲苟捷呵斥道:“瑞临,不许无礼!”
“矣!”苟政呵呵一笑,將怀中豪陶大哭的小公主还给郭蕙,探手摸了摸苟捷的圆脑袋:“好了,可以鬆手了!”
见状,苟捷这才鬆开苟政大腿,有些心虚地看著苟政。
“这小子,长进不小啊,竟也知道维护姊妹,敢向我牙!”苟政冲郭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