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河东备战(1/2)
第504章 河东备战
苟政的惦念並不是没有的道理的,夏日下的河东郡,也同样处在一片紧张与繁忙之中。然而,
虽只一河之隔,但比起支离破碎、不堪回首的弘农,河东郡的状况要良好得多。
毕竟,晋军来犯,弘农將直接沦为战场,而河东西部就不说了,北部有平阳为屏,东部有太行之阻,南面则是大河之险,被保护得相当好,十分符合其“龙兴之地”的地位。
但河东郡的军事动员准备,其军民物力的调用规模,却丝毫不下於弘农,只是两地的面临形势不同,在策略与思路上有所区別,同时两郡长官的协调掌控能力,也有些差距。
王猛在军事备战上,也是完全按照敌军寇入河东腹地来筹备的,因此坚壁清野的事情,也被王猛当做备战工作的重心。
只不过,王猛不像弘农那边,对治下士民百姓,进行抢救性乃至强制性的户口迁移,而充分发挥河东军民的主动性,儘量让眾人寻求自救。
在麦熟之际,除了下令各县河东百姓抢收粮食,便是发动士民,就地挖掘储粮,同时於周遭山野寻找避难场所,一旦遭遇敌侵,果断转移。
当然,愿意西迁,到关中避祸的,河东官府也放开通道,並有官府专员进行引导,在河西,冯翊都守赵焕也同样为避祸难民准备好了庇护场所。
很多时候,百姓的风险避难意识是很充足的,大难来临之际,往往能够爆发出强大的行动力。
收自己的粮,藏自己的財货,准备自己的避难所,他们不会惜力。
而河东的士民百姓,不论是豪门士族,还是黎民黔首,都是经过事情的,无不是经验丰富之人,曾经那些战火纷飞、连年战爭的日子,並不遥远。
王猛对此认识很清楚,因此积极激发调用,於是效果显著,且並不显得纷乱。当然了,作为苟秦政权的起家之地,秦国在河东的军政力量还是不俗的,对当地也具备强大的控制力。
士民百姓的力量被充分调用,河东军政之间,则更加紧迫忙碌,官府进行大量协调工作的同时,甚至还不忘对夏税进行收取。
而由河东官府掌握的大量物资,也进入紧急的调度输送中,在物力计算、调用之事上,王猛也是十分熟稔,全郡的情况与数据,几乎都记在他脑海中,並且不断补充更新,调整计划。
调度安排,有条不素,有小乱,而绝无大错。事实上,王猛在河东进行的,是一场资源集中的行动,哪里屯粮,哪里积械,都有通盘的考量。
而等到五月中旬的时候,至少河东官府层面,在备战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此时,除诸关、险要守备之外,河东全郡的物力,几乎都被集中於三地,一是安邑,二是玉壁,三则蒲坂。
这三地,构成了整个河东的防御体系,安邑为主,蒲坂为次,至於玉璧,那是河东安危最后的一道屏障。
当年,荷氏大举西犯,寇入河东时,关键时刻,苟军不惜让开道路,不惜放弃安邑,將氏军彻底放到河东腹地,而后北玉璧,西蒲坂,成为了扼杀雄大军的两道索命虎钳。
但今时今日,王猛作为安邑镇守,总督河东、平阳诸军事,他的策略也隨之发生调整。
简单地讲,是秦军的实力与形势远优於当年,而来犯晋军的实力,也远不至於让秦军走到牺牲、损失最后的一步。
因此,王猛已经做好准备,一旦桓温图谋河东,试图北渡大河,那么他必定死守!
相比於人物力的调度、隱藏与保护性措施的复杂,在军事防御的安排上,反而乏善可陈。
东面的厄口,北面的玉璧,西面的蒲坂,南面的茅津、津渡口,各屯兵马。但兵力配备,主次分明,敦可弃,敦必守,一目了然。
夏日下的安邑城,被浓郁的热量包裹著,几座城门处,依旧是一片紧张与忙碌,进进出出,不曾断绝。
城中,不断有驛骑飞奔而出,带著太守府签发的命令,奔赴治下各郡。而每隔一段时间,便有押运著物资的车辆出现在城门守卫的视野,虽然规模与频次有所降低,但太守王猛对安邑的武装与充实,仍然在持续。
太守府东堂內,王猛以一个端正的姿態坐著,伏首於案,手中动作不停,快速审阅、批示著公文,而足足十几余名身著墨服的属吏,在下面静静地等待著,个个表情严肃,只待太守吩咐。
“这两道命令发往闻喜!”
“发往玉璧,亲自交给张珙將军!”
“发往大阳县!”
“厄口关!”
“蒲坂!”
每签发一道命令,便有一名属吏上前,恭敬接过,而后毫不犹豫,转身而去,直奔目的地传令,整个过程全无拖泥带水。
府堂间,紧张但充满秩序,王猛主持河东军政的这一年多间,仿佛將干练与效率彻底注入了河东,当然这与他事事亲力亲为、甘为表率有极大关係。
隨著属吏们鱼贯而出,只一会儿,原本还略显拥挤的府堂间,便只剩下四名下属了,寥寥几人,但空气中瀰漫著更加紧张的压力,显然是还在埋首案瀆的王太守。
少顷,王猛抬首,面孔上满是威严,一闪而逝的笑容仿佛恩赐一般,让四人下意识放鬆了些。
但当王猛浑厚的声音响起,所有人又立刻紧绷起身体。
握著一卷新签发的政令,王猛口吻平静地吩附道:“將此令,布告郡內所有豪强坞堡,倘若战事猝起,让他们开放堡壁,供周遭官民避难!”
“诺!”一名僚属应声。
但这一回,不再单纯当应声虫,其中一人熟悉王猛的心腹幕僚,不由提出疑问:“府君,以民入堡,岂非羊入虎口?”
这个疑问,显然与王猛抑豪强,宽士民的执政理念有关。对此,王猛只是淡淡一笑,轻描淡写地解释两句:“首先堡壁能够提供更安全的庇护,其次,比起让其闭门自守,我更愿意看到他们大开堡门的一日?”
如此解释,仍然不清不楚的,但幕僚也没有继续多问了,只是思索著退下。
而王猛环视一圈堂间,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旋即精神一振,抬首指著空开的公案:“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