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苟秦 > 第499章 桓温伐秦

第499章 桓温伐秦(1/2)

目录
好书推荐: 葬心雪 (古言H) 侥幸(骨科) 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 重生之末世孕子 从岛国开始的华娱 婬神佑春(古言NPH) 穿越诸天万界 你不能只在吃铁桿庄稼时才爱大清 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 暗恋过期

第499章 桓温伐秦

水陆七万大军,连同隨行丁役与辐车器械,按行军安排撒开来,那也是浩浩荡荡,前后足以绵延数十里。

此番伐秦,也堪称是桓温坐领荆州以来,发动规模最大,调用军力最多的一次,不论是当年平蜀,还是前年北伐中原,都远无法与此次相比。

七万大军,只是集结江陵待命出发的军队,若加上桓温原本就屯於南阳,以及在动员之列的梁州兵马,桓温此番北伐,足足动用十万大军。

须知,这十万大军,绝大部分都是经过训练的战卒,当然,其中装备与训练优秀的精英,不足一半。但在当前这个时代,十万大军是一股足以惊天动地、改变歷史进程的磅礴力量。

远的不谈,就说秦国西征凉州之时,在早期,苟政穷尽办法,也才凑出五万人,而其中真正值得依靠的战卒,只有三万,还包括大量训练、装备都逊色许多的地方屯防幢队。

到兵围姑藏时,得到降卒与附从部族补充的西征秦军规模,已达七方之眾,但其中能够决定战爭胜负的精锐之师,已跌破两万。

如此,便可知桓温此番动用晋军的份量了,除了五万荆州兵甲,还从江、扬、湘、淮南各地徵调了两万人马,可以说真正实现了南国军资、任其取用的威势。

几年前,不管是羯赵残余抑或再魏,动不动就能武装出十数万大军来,但其中可战之卒,实则是极少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被强行武装的壮丁。

燕国所谓几十万兵马,同样如此,充斥著降卒、壮丁与农夫,或许在数年战爭中,打出了一批劲旅,但真正值得依靠的,还得是燕国膨胀前的常备精锐,而这部分燕国精华,也是有所损伤的。

而桓温的十万大军,那是没有掺多少水分的军队,足以撕天裂地,排山倒海!其中,除了部分用於维护转运、保障后勤的水陆军队外,大部分都是可以直接投入到北伐战斗上的。

除这十万正兵,自南而北,还有不下十万被徵发兵役的民夫,提供粮草转运,也隨时作为补充损耗的军力...

因此,桓太尉此番北伐,打出二十万大军的旗號,將將合適,若说三十万,也不过分!

当桓温正式发兵的消息,快速向大江南北传播开的时候,整个天下都震动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桓太尉的北伐雄师上来。

长安与鄴城,更是为此抖了三抖。

鄴城那边,燕帝慕容偽在得知桓温的动兵情况后,差点没咬掉舌头,显然被惊到了。

忌惮之情快速升腾,充斥心胸,有那么瞬间,慕容偽忽然有些理解,慕容恪为何对他的“宏图大略”存疑,他自己也对能否在秦晋大战中捡漏渔利,不那么自信了。

於是,慕容偽不敢肆意妄动了,甚至不惜叫停部分动员的兵马,以免引发桓温的“误会”。

心中盼著桓温赶紧去打苟政,期待著秦军与晋军死战,另一方面,又担心苟政真被桓温给灭了,他不好下场。

秦晋大战未起,燕皇已然患得患失.....

至於长安这边,面对桓温如此声势,苟秦君臣也几乎为之失声,就连苟政,对桓温如此大动干戈,这般重视自己,也大感“荣幸”。

当然,苟政与秦国为此也等待多时,煎熬已久,桓温真正动兵了,没多说的,积极调兵遣將,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应对来犯敌军即可。

只是秦国这边,可就没办法使出桓温那么大的手笔了,实力不足!不是秦国没有那么多军队,

若是不惜一切、穷兵默武,兵对兵、將对將地武装出十万兵马,並非难事。

问题在於,秦军能动用的兵马有限。秦国的摊子实在不小,內部也远未稳固,需要照顾、布置的方向也太多。

湟中、河西之地初定,离不得人,甚至还需加强戒备,以防反覆;

秦州兵马也不宜大动,这是连接秦国东西的走廊,是后方的稳固支撑:

渭北诸胡,惯会见风使舵、趁火打劫,他们未必会在第一时间向秦国露出獠牙,但不能不防;

河东那边,更是防御重点,但更多针对燕国,苟政很难想像,这样一场大战,慕容偽会按捺不动;

最后才是直面桓温北伐大军的问题了,从终南太白,到武关、潼关,处处需要了布防,而秦国这边,能够用於应对北伐晋军的兵马,也就三万出头,並且还不能一次性到位,还需留足余力,根据各方面战场进行灵活调度。

要知道,当年苟政长安整编中军时,编制部队也就三万多人,这几年虽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了一定扩充,也不足五万。而苟政根本不可能將这些兵马,全部投入到对晋战爭中。

於秦国而言,值得庆幸的,秦国拥有其独特的优势,既有关河地利,又是主场作战,后勤转运便利。同时,围绕著诸关,秦国建立了一套可堪重用的军事防御与屯成体系。

以上,都是秦国应付桓温大军、度过此次危机的底气,如果最终胜利,那么很大程度归功於此,这是提前数年未雨绸繆的成果。

当然秦国也不是没有漏洞,它怕久拖,他怕內乱,怕一切直接军事对抗外的阴谋招数。

秦王苟政具备钢铁一般的意志,相当一部分秦国权贵、既得利益者也会追隨到最后一刻,大量分田授勋的秦军也不会怕死战。

然而,其他关中士族豪右,底层的黎民黔首呢?他们又能扛多久?这些都属於未知的事情。

即便不考虑人心向背的问题,对连年战乱的秦国来说,其粮草军械、军力国力,也都不足以支撑秦国进行一场漫长的、艰苦的战爭。

当桓温把这场战爭的规模,悍然拔高到“十万”级別后,就已经对秦国形成一种泰山压卵之势了....

不论如何,苟政是没有退路的,他只有拋弃所有幻想,组织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死战,守护千辛万苦打下的这片基业。

在秦宫含光殿上,苟政召集长安文武,进行了一场战爭动员,不加修饰地向所有秦国將臣表明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秦,开局一把贫铀剑 山中何事 又穿成万人嫌真少爷后,他摆烂了 特种兵:我都转业了你让我当教官 穿书:兵临城下,你让我撤军? 穿越祁同伟,开局逮捕丁义珍! 被读心后资本家大小姐人设又崩啦 灵笼:铁驭大人带着泰坦来了! 梦幻空间 包国维:你怎么成大文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