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摸底(2/2)
?
“走吧!”言罢,苟政便转身,往驻马处去。
不一会儿,一行人又沿著来路返回,还给这座山村以平静。村聚虽小,苟政却有种心怯之感,
不敢惊扰。
至於心中情绪,多少有些不畅,另外有几分难言的惭愧..:
“大王既巡视至此,为何只在山边远望,听那里长漫谈,而不入村查看一番?”回程中,邓羌陪在身边,见苟政情绪,不由问道。
闻问,苟政表情更显复杂了,说道:“孤想知道的,已经了解了。至於更多情况,既不能改善,解民之忧,又何必徒添心堵?”
苟政这番话,虽明显意有所指,却也非邓羌所能领会。不过,苟政很快从侧面给出了一定答案。
只见他抬眼望著暗沉的天色,面露追忆之色,悵然道:“孤犹记得,当年未发跡,尚在弘农境內求生时,曾於弘农山野偶遇避祸山民。
当时便曾放言,让那老丈记住孤的名字,说有朝一日,功业有成,必使其耕食无忧....
说著,苟政呵呵笑了两声,这是一种自嘲:“而今,孤已贵为秦王,坐拥西北三千里河山,魔下臣民何止百万,面对那乡老臣民,却没有勇气再发出类似的豪言壮语了!
子戎,你说可笑不可笑?”
苟政这番感慨,发自肺腑,少有地动情了,而其中表露的复杂心绪,让邓羌也感受到一股沉重略加思索,邓羌拱手道:“江山社稷,百万臣民,一肩挑起,岂是易事?目下困难,只是一时,而非长久。
大王胸怀天下,將子民福社记掛心头,矢志践行,终有一日,必能造福苍生,泽被秦民......”
显然,邓羌是领会到苟政的几分心境,而听其劝慰,苟政嘴角露出一抹微笑,目露欣赏地看著邓羌:“子戎,孤今日方觉,若只让你统军作战,过於屈才,出將入相,安邦定国,这才是你的未来!”
闻言,邓羌微讶,迅速收敛心神,拜道:“大王厚爱,臣感激不尽!唯尽忠王事,不负期许!”
“这大秦天下、社稷安危,將来仰赖你邓子戎出力的地方,还多著......”苟政轻声道,言语中丝毫不掩饰对邓羌寄予的厚望。
对此,邓羌还能如何,只能表態,鞠躬尽,死而后已。虽然邓羌自已都很好奇苟政对他那莫名的信任与看重,但心中还是相当感激的。
从当年护送妹妹入长安以来,苟政对邓羌便一直是推心置腹,对邓氏家族也是荣宠颇多,使其一跃成为关西的顶级士族。
这份恩德,到如今,哪怕不从利益的角度考量,邓羌也是要誓死报之的。更何况,在苟秦政权,苟邓两家已是休戚与共的关係,轻易难以割裂。
商谈间,一行人跃马过山冈,往上洛郡城方向而去。不过,未出十里,有探骑寻来,对李俭稟报著什么。
苟政注意到,招来李俭相询:“何事?”
李俭拱手应道:“稟大王,前队来报,有数十差吏自上洛方向来,似奔王驾而来!”
闻之,苟政摆摆手:“派人去查问一番!”
“诺!”
邓羌道:“这王泰,却也敏锐,这是察觉大王行踪了!”
苟政轻轻摇头,淡淡道:“不足为奇,孤出巡並不是什么秘密,又在蓝田处置了那贼官乱臣,
动静不算小。
三百羽林过境,这么多人马,深入上洛腹地,若地方没有察觉,毫无反应,那孤就要怀疑本地官军的能力,能否保境安民,攘寇拒故了!”
对苟政这个思路,邓羌也不禁点头,表示认可。
未己,前头侦探的羽林前来匯报,果是上洛官吏闻王驾消息,前来拜见。只不过,並非太守王泰亲自前来,而长史郭敬带队。
郭敬,金城郡人,苟秦建立之后,受招贤令来投,累功升为步兵校尉,凉州平定后,靠著籍贯出身的福利,迁为上洛长史,成为上洛郡二號人物。
“上洛长史臣郭敬,携僚属拜见大王,恭迎大王巡狩!”郊野小径间,甫一照面,长相端正自带一股內涵气质的郭敬,立刻躬身拜道。
“免礼!”郭敬还不值得苟政下马,就那么俯视著他,挥挥手,道:“听闻郭长史上任之后,
政绩颇著,尽显干练之姿,今日之间,果然风采照人!”
“大王谬讚,臣愧不敢当!”郭敬谦虚道也不与其囉嗦,苟政抬眼瞟了眼郭敬身后似鵪鶉般缩首行礼的上洛僚属,问道:“王泰何在?
他在忙甚?”
闻问,郭敬赶忙表示道:“稟大王,王府君正在武关巡看关防守备,臣已遣人通知迎驾。上洛城中已经备好酒食暖榻,还请大王移驾,暂於城中歇息!”
“不错,你们王府君却是不曾懈怠!”苟政笑道:“进城就不必了,也不用让王泰来回折腾了,让他在武关候著吧!
传令下去,变向改道,直奔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