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养精蓄锐,意外之喜(2/2)
在后方,由贾豹率领陈仓並扶风四千余军民,也押运著一批军械粮秣,抵达河池县。而有了贾豹这股后备部队的支撑,薛强在下辩,也能更加安稳,暂无后顾之忧,可以从容对付杨俊、杨国叔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经多方打探,仇池山方向的军情也传来了,与薛强设想的不一样,那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薛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然,並不是二杨因国难而捐弃前嫌,携手拒敌,而是杨俊把杨国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也並不出奇,在被困仇池山近一个月后,杨国手下的一些氏酋与將领受不了了,在杨俊的阴谋挑动下,发生了一起叛乱,而后被杨俊趁机攻山,一举拿下。
发生的时间,也正在薛强从河池向下辩进军期间,回头来看,也是够紧迫的,倘若不是薛强卯足劲催兵疾进,只怕仇池的战局又是另外一种局面。
但就是如此,隨著二杨变一杨,战局也因之发生根本性的变故。比起杨俊克杨国,薛强寧愿二者合兵,那样仍旧有逐个击破的机会.....·
当然,就整体而言,对薛强来说,问题不大。二杨也好,一杨也罢,秦军是狼,正合吃羊肉!
不过在新形势下,如何破杨俊,收武都,定仇池,还需仔细思谋一番。
在薛强为如何解决杨俊而绞尽脑汁之时,外派的一支斥候队,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
“稟都督,属下等在上禄地区,抓住此人!”斥候队长指著被捆上堂的一名少年,语气中带著兴奋,道:“自言乃杨国之子杨安,特擒来献与都督!”
闻之,薛强先是异,紧跟著面露喜色,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两眼。黄毛小子,满脸稚嫩,
甲胃破损,身上带伤,但眼神中透著一股子坚韧。
迎著薛强的审视,也毫无惧色,而是主动拜道:“小子杨安,拜见都督!”
杨安的声音,清亮而坚定,这等年纪,这等表现,难免让人心生好感。
对仇池杨氏,至少公室这一家子的情况,在情报与降臣的支持下,薛强还是了解的。作为杨初的嫡系子孙,杨安也算重点关注名单。
但见到来人,还是忍不住问道:“你果是杨安!”
“都督既占下辩,必有降臣,可任则一人前来,一认便知!”杨安从容说道。
“这倒不必!”听他这么说,薛强便直接確认了,这种事情,在下辩可难作假。
“做得不错,本督给你记上一笔功劳!”薛强冲候在一旁的斥候队长,微笑著表彰道:“先下去休息!”
“谢都督!”队长面露振奋,得到自己想要的,也不逗留,躬身告退。
而薛强回过头来,吩咐甲士给杨安除去绳缚,让他坐下,招待一碗清水.....
待其缓过劲儿来,薛强方脸色一板,肃声道:“你是如何从杨俊手中逃脱!”
闻问,杨安不假思索,应道:“杨俊策反家父属下,攻山之时,小子在扈从追隨下,拼死杀出东逃。至上禄时,闻下辩之变,暂於部下隱於当地,后见秦军斥候,因而主动现身!”
薛强微微頜首,算是认可其说法,又一脸威严道:“你主动来见,必有所图,说说你的目的!”
在薛强的审视下,杨安稚嫩的面孔上也掛起一抹沉凝,但很快,咬破仍显乾涸的嘴皮,拱手望向都督:“杨俊乱我族部,杀害我父,小子欲报父仇,唯有向大秦请援,恳求都督见容!”
哪怕对杨安的目的有所猜测,但真听他亲口讲出来,薛强仍觉异,甚至有种极不真实的感觉,这其中是否有诈?
思绪一收,薛强冷笑两声:“本督率军已克下辩,这意味著什么,想来你不会不知!”
“小子知晓!”杨安乾脆道:“都督是奉秦王之命,前来收取仇池!”
“既如此,你我本为敌对,焉能求到本都督这里来?”薛强始终观察著、分析著杨安的表现,
哪怕一个表情也不放过:“莫非在你眼里,家仇要大於国恨?”
对此问,杨安一时没有作答,微仰著头,一副任凭薛强审视的模样,也不掩饰其面色挣扎。
良久,杨安脸上只剩下坦诚,以一种帐然的语气道:“我杨氏失国,在失德內乱,而非大秦强取,即便没有大秦,也会有其他势力前来攻打。
而今,小子只欲报得父仇,保杨氏血脉之延续,倘得助於大秦,愿以武都、阴平献秦王。
若蒙不弃,亦当终生效忠秦王,此生此世,永不背弃,如有毁诺,天诛地灭....
杨安这样一番陈情表忠,实在让薛强心生感慨,这样的年纪,如此见识、决断,属实不凡。
倘若仇池国有一日,传在此人手里,那么秦国想要平定陇南二郡,恐怕不会太过轻鬆。只可惜,如今只是一个连遭大变的少年。
稍加思吟,薛强语气放缓,盯著杨安道:“是否接纳於你,本督虽为南征主帅,却难做主,这需要秦土諭令。
不过,本督欲平杨俊,你想要復仇,我们目標一致!你若真心投诚,这便是看你表现的机会!”
闻之,杨安当即拱手道:“都督想让我做甚?”
面上露出一丝笑容,那是一种“孺子可教”的表情,薛强直接道:“你先给本督,將杨俊与汝父交战前后,以及仇池山、杨俊军队的情况,详详细细介绍一遍,有什么有什么,不得有丝毫遗漏!”
薛强所提的这些,大抵是眼下杨安价值所在了,原本对这一少年,不当抱有太大期望。但从会面以来,此子的言行表现,薛强觉得,不能小瞧这样一个老成少年。
而杨安果不负期待,只稍加回忆,便有条不紊地將仇池山、武都县以及他所知杨俊军情况,一五一十地交待。
知己知彼,对战爭的胜负天平,左右能力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