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挺进敌都(2/2)
“营宿安排如何?”扫了眼故道地势,薛强问道贾豹拱手:“稟都督,故道关內狭小,不便屯重兵。关前、关后皆有氏军此前所建营垒,这段时间,末將已率魔下军民,將关后营地整理收拾,囤有粮草,备有饮水、柴火,可供中军將士歇息!”
在拿下故道后的这些日子里,贾豹实实在在做了不少事,陈仓集结起来的成卒,以及徵召的民夫,陆续西来,还转运来三千多斛军粮草料。
可以说,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內,为秦军大举进军下辩,做了大量且充分准备。
而对领军而来的主帅薛强来说,这些工作,是相当值得认可的,这大大减少了他本人的工作量。有这样的下属,是一件十分舒心的事情。
鑑於此,薛强看向贾豹的目光中,除了讚赏,更添几分亲切了:“贾將军真良將也!”
扭头,看著从关口一直蔓延到谷道尽头的秦军队伍,薛强大手一挥,对身边的军令官吩附道:“传令各幢队,加快速度,通过关城,至关后营寨休整,入驻之后,各部將领至关內议兵!”
“诺!”
又一批秦军的到来,给寂静的关山,增添了更多喧囂。夜幕下的关城內,被灯火照得透亮的衙堂上,一眾中军將校齐聚一堂,曹、赵思、徐成等將俱在。
薛强居帅座,看著眾人,將目前仇池国內的形势以及秦军进兵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而后开门见山道:“我原本虑眾军连日进兵,欲让將士在此多休整一日,而后进军。
然眼下二杨仍旧兵於仇池山,浑然不觉我军之至,下辩空虚,机会难得,我意明日,尽起轻骑,直趋下辩,在杨俊醒悟过来之前,拿下此城。
下辩乃杨氏主城,亦是杨俊后方,此城若下,杨俊军必难支撑,可一战成擒。
只是如此,恐將士疲惫,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薛强言罢,堂间安静了一下,一些將校互相看了看,皆不言语,还是將军徐成,略加犹豫,主动表態道:“既然战机难得,末將等当隨都督西进!”
“赵將军,你说呢?”薛强看向气质阴沉的赵思。
几名主要將领中,就属赵思最没底气,不似徐成出身安定徐氏,而今甚至背靠邓氏,也不像曹,乃是河东时期便投靠苟政的胡將。
赵思原为羯赵雍州刺史张茂下属,还是在高力举义之后,为梁犊义军裹挟,梁续兵败之后,与羽林中郎將李俭几经周折,方以义军旧部的身份,投靠了当时占据长安的苟政。
这几年,在苟政帐下,也算东征西战,立功不少,一步步也成为秦中军副將。这份资歷,实事求是地讲,並不薄弱。
只不过,因为早年与卫成將军、新城伯丁良之间结下的仇怨,使他始终难以自安。
丁良作为苟政的铁桿心腹,这些年隨著苟政地位的提升水涨船高,与之相比,赵思的卖命,多少显得苍白无力,本就心思复杂,这也使他渐渐养成了一种阴鬱的性格。
薛强为掌握军事指挥权,对几名从征將领,採取了各个击破的“公关行动”,徐成晓之以理赵思则诱之以利,同时带著几分压迫。
而此时,面对薛强的眼神,赵思心头也有种堵得慌的感觉,但最终还是沉声表示道:“都督此为顺应形势、抢占先机之策略,军情紧急,不需怠慢。
至於进军辛苦,我秦军將士更苦的仗都打过,而况这区区数百里路途!听闻下辩城大,杨氏经营已久,攻取下辩,將士们自可好生休整!”
赵思虽然阴沉,但他这番话,倒也坚定,听著就十分提气,薛强也顺势赞其胆识。赵思认同,
曹纵然心中不满,也只是心中抱怨两句,嘴上不好反对了。
作为一个胡將,在苟军势力大发展、大膨胀的这些年,没有彻底掉队,反而成为秦王海纳百川、信用各族诸部人才的代表之一,不说能力如何,至少看形势的眼色还是有几分的。
而得到徐、赵、曹三將的支持后,其他军官,或许都想趁机多歇息一阵,但迫於情势,也不好异议。
“既如此,明日除了武器、甲胃、乾粮、饮水,拋下其他一切累赘、辐重,隨我轻骑奔袭下辩!”环视一圈,薛强拍板道:“诸位还营之后,安抚眾军,明晨饗士卒,向下辩进军!”
“诺!”一眾军官,齐声拜道。
不管具体心思如何,至少面上,已然达成统一,对於这些中军將士而言,令行禁止的道理还是很明確的,苟政在这数年间的不断整顿强化,可不是白费功夫。
“都督,我军此来,本就属轻装进兵,若再拋弃辐需,只携带行军乾粮,倘若敌情有变,抑或进兵不顺,无法顺利拿下下辩,我军深入敌境数百里,短於粮草,只怕有倾覆之危!”这个时候,
赵思又提出一个顾虑。
对此,薛强轻轻笑了两声,而后说道:“下辩、河池二县,缘山岭,依汉水,杨氏治之,虽乏善政,却也开闢了大片良田沃土。
而今已入夏时,夏粮將收,到了下辩,难道还怕没有军粮吗?”
“因粮於敌,正適合我大秦铁骑发挥!”徐成在旁,頜首笑道。
薛强又看向贾豹,道:“贾將军率陈仓所部,会同扶风营將土,押运军械辐重,隨后进军!务必保证我军后路无忧!”
“诺!”贾豹正色应道。
虽然被排除在进军下辩的行列之中,心中略有不甘,但贾豹心中也清楚,这不是被薛强打压排挤,而是他的陈仓军,不適合这样的快速进军。
几百里的路程,足够让他们跑断腿了,而换个思路想想,独领一路,保障后勤、后路,或许难有赫赫之功,表现却也不容忽视。
“诸位可还有异议?”环视一圈,薛强又道。
短暂的沉默后,隨军参谋的朱晃站了出来,表示道:“都督,末將曾亲自往返下辩,对沿途状况,还算熟悉,愿为大军引路!”
对此,薛强自没有拒绝的道理,当即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