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苟秦 > 第463章 恶名 分家

第463章 恶名 分家(1/2)

目录
好书推荐: 葬心雪 (古言H) 侥幸(骨科) 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 重生之末世孕子 从岛国开始的华娱 婬神佑春(古言NPH) 穿越诸天万界 你不能只在吃铁桿庄稼时才爱大清 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 暗恋过期

第463章 恶名 分家

郭毅与王猛退下之后,苟政独坐孤案,两眼微闭,面无表情,脑子里则回顾著此次“清洗行动”,良久方才睁眼,轻嘘一声。

总结的来说,此次行动成效虽然不错,尤其是震效果,尤为显著,但苟政並不是太满意。

首先时机不是太好,虽然苟政三令五申,强化监督,但行动彻底铺开之后,依旧对关中的春耕进程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以苟政对农业生產的重视,这几乎是无法容忍的。

没灾没难,去年还下了好一场瑞雪,这完全是自己惹出来的乱子。当然,本质上还是苟政对此次行动开展之后,造成的负面影响没有一个清晰且直观的认识。

另一方面,则是苟政对自己的掌控能力也过於高估了,如此波及广泛、影响深远的行动,落实到组织执行层面,那真是问题重重,矛盾频发。

为何最终还是酿成一种大规模的逮捕行动,对一些不加限制的攀咬、株连行为也採取默认態度,这实则也是一种简化策略,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將所有问题的解决集中到“抓人”上。

如此,虽然失之粗糙、急躁,但眼下的苟政与秦国,还真不具备进行一些精细化操作的条件。

最后,则是此次风波之中暴露出一些秦国统治內部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意识上的,对一个构成复杂的新兴政权来说,必然是异见成风,人心之散乱也是必然的,这自不利益国家发展、民心稳固。

但当苟政都拿出“剿贼平叛、戴乱制暴”的名义了,上上下下,仍旧不以为然,似乎觉得造反作乱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秦王毕竟“薄待”张遇,毕竟你秦王也是靠造反起家的。

旁人也就罢了,作为丞相+国丈的郭毅,也不与苟政同心,始终坚持著他所谓“和光同尘”的保守怀柔政策,对一干已经被苟政打上“叛逆”標籤的豪强宽忍同情。

长安朝廷內部的一些风气与毛病,郭毅的这种政见,影响很大。这段时间,那么多人前往郭府拜访,说情也好,求饶也罢,都把郭毅当成救星一般,显然很多人都认同,郭丞相是与他们站在一起的.

对於这种情况,苟政看在眼里,心情,当然也好不到哪儿去的。

“长弘,妇翁,郭翁,丞相......”思索间,苟政以一种低沉的声音呢喃著,语气中满是晞嘘,闪烁的眼神则反应出他此时剧烈的大脑波动。

“唉......”又是一阵悠然长嘆,嘆息中则饱含可惜之意。

不管过程如何,结局走向,通过此次行动,苟政至少达成了一个基本的目標,將张遇为首的一干潜蓄阴谋的乱臣贼子给清除了。

张遇也真是个“交际小能手”,一个失意的关东诸侯,竟能与那么多关西豪右联繫上,还能一起筹谋要命的“生意”,若非张遇,恐怕很多人不等他举旗叛乱,秦廷都不会察觉。

可惜的是,这样的举措与手段,是不能常用的,尤其是动用中外成防兵马,更应尤为小心。如果把这样的清洗当成常规治国手段,那么这国家早晚要乱套。

这是苟政警醒的事情,也是遗憾的地方,毕竟,如果可以,谁都更愿意採用一些简单粗暴、畅快淋漓、直达目標的手段,只可惜治国从来与“简单”二字绝缘。

苟政这边一鬆口,消息便很快传扬开,从长安往外,几乎所有秦国中上阶层紧绷著的神经终於得以放鬆下来,

在郭毅、王猛二人的领衔下,善后事务得以高效有序地展开,对擒拿人员的审讯甄別、问罪处置,则是核心所在。

前前后后被拘拿到长安的“叛眾”,足有上千人,除一些附眾之外,大多数都是各家各族核心成员,甚至就是整家整族被捕来问罪。

涉及到这么多人,如果想要进行细致的甄別,必然是旷日持久,费心劳力。而事实上,从苟政下令开始,郭王二人只用了五日时间,便把事情理顺了,处置结果也很快上呈苟政案上。

被苟政点名的那五家,自是按照秦王意志判罚,族诛起步,除少数漏网之鱼外,只要被锁拿进京的,就没有活命的可能。

唯一的例外,反而出现在张氏身上,虽然留下的只是些妇孺,但多多少少有那么丝张氏骨血得存於世,而其他四家,就没这种“幸运”与“宽恩”了。

关键是,张氏才是首恶啊!

至於剩下的几十家豪右,对他们的处置,就要宽容多了。郭毅是想要儘快解决此次风波,让秦国重回正轨,在他力主之下,秉持著“能不杀就不杀”的原则,图吞枣一般拿出甄別意见与处置结果。

最终,除了少数上了司隶校事名单,罪行深重者被处死之外,绝大多数都得以活命,哪怕处置,都以姓氏、家族为单位。也唯有如此,效率方能那般高。

或许是觉得杀的人够多了,又或许是认为政治目的已然达到,一向用法深峻的王猛对此也没有反对。

等到了苟政案头,有此前的交待放权在前,哪怕心中略有不愉,苟政依旧签署表示认可。

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对免死豪右及其附从,或充军流刑,或许发配矿山,或许贬为官奴,罪行较轻乃至无辜受难者,也別想再回乡,悉数被迁到长安近畿安置,就在朝廷眼皮子底下。

与之相对的,则是大部分土地、牲畜、丁口被收缴充公。考虑到他们的生计情况,郭毅又提议,酌情发还部分財货,供他们在迁入长安之后地理生计。

当然,这项带有温度的提议,如何执行也是一个问题,最终能否发还,又能发还多少,都是大问题。正常情况下,是不当抱有希望的。

但不论如何找补,这样的处置结果出来,反倒显得朝廷心虚,给人一种秦王排除异己、贪掠財货的感觉...

不知觉间,“苟三郎”的仁义之名,是越发名不副实了。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苟氏在关中的统治地位越来越稳,但秦王的名声却越来越坏!

谁在解释,谁在传播,不言而喻!

而不管过程有多曲折,心情有多鬱结,隨著苟政对处置结果签署用印,也意味看这场波及关中的豪强之乱,正式走向平復。

不过,风波虽止,但苟政却在关中所有权贵与豪右的头上悬起一柄达摩克利斯剑,这是此次清洗行动的另一大积极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秦,开局一把贫铀剑 山中何事 又穿成万人嫌真少爷后,他摆烂了 特种兵:我都转业了你让我当教官 穿书:兵临城下,你让我撤军? 穿越祁同伟,开局逮捕丁义珍! 被读心后资本家大小姐人设又崩啦 灵笼:铁驭大人带着泰坦来了! 梦幻空间 包国维:你怎么成大文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