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凉州终定,谋乱继续(2/2)
若无大王英明指示,无大秦国力军力支持,纵臣穷思竭力,也难以挑起杨氏祸端。,闻言,苟政大方地一摆手,道:“你不必自谦,该你与別部的功劳,孤不会忽视,尔等也放心受著!”
“多谢大王!”见状,朱晃也不矫情,立刻感激地拜道。
说著,朱晃也不禁感慨:“也是杨初无备,为杨宋奴所趁,否则......
,念及杨宋奴作乱的过程与场面,哪怕当著苟政之面,朱晃也不禁摇头感慨著。
见状,苟政说道:“听你话风,对杨宋奴不甚看好啊!”
“王真是慧眼如炬!”朱晃頷首表示道:“就臣亲自接触下来,以愚见,杨宋奴这老氐,若是幸运或能坚持到春至,如若不幸,或许半个月都坚持不了,或许就在此刻,其已为杨国、杨俊所诛!”
迎著苟政略带诧异的目光,朱晃补充道:“臣以为,杨宋奴作乱,拿下下辩后,若能凝聚兵力、人心,稳定局面,或许可以依靠天气与城池之坚利,抵挡二杨。
然这老氐,不论实力、威望抑或能耐,都难以真正掌控下辩大局。以臣观来,杨初一脉,对仇池国的影响,还是十分强大的。
而杨又手握重兵,待兵临城下,或许不用攻城,杨宋奴自乱,其下场自然堪忧!”
隨著朱晃讲述,苟政不住点头,显然对他的见解还是比较认同的。只是,倘若如此,仇池经此乱事,国力人心虽有损伤,於秦国之利,却没有想像中的大了。
不过.——
闷头琢磨几许,苟政抬头,又以一种徵询的语气问朱晃道:“你是亲自去过下辩的,又亲手促成此事,依你之见,此次杨內乱,最终结果会向何方?”
大概感受到苟政语气的严肃,朱晃没有贸然回答,而是仔细思忖片刻,方才以一种谨慎的態度说道:“稟大王,以臣愚见,杨宋奴难敌杨国、杨俊大军反扑,但仇池想要就此安定下来,却也同样困难。
杨宋奴叛眾不难解决,但平乱之后,仇池国主之位的归属,就难免於一场爭斗了。
杨氏的內斗,会持续下去,就在杨俊、杨国这叔侄之间!
二者各拥兵马,实力不相上下,一旦衝突加剧,便是一场混战,届时场面,以及对仇池的破坏、伤害,恐怕非杨宋奴之乱可比了.”,“分析的不错,继续!”朱晃的见解,苟政显然爱听,伸手示意了下:“这数侄二人,谁优谁劣?”
朱晃精神微振,稍加组织语言,又缓缓说道:“大王,臣对二杨不算熟悉,但也有耳闻,二者关係不睦,此番率军出击,更是矛盾重重。
过去有杨初压著,尚可维持体面,而今杨初被害,待除了叛逆,这叔侄二人必然爭锋相对!
如论优劣,各有其长,杨俊辈份既高,威望更足,至於杨国,有世子身份,继位名正言顺。
最终谁能胜出,就看各自手段了!”
“既然不熟悉,那就多多了解!”其言罢,心中已有计较的苟政,立刻交待道,语气严肃而强势:“仇池国內,还是热闹些好,越闹越好,孤还没看够。若情况合適,还当继续推一把手!”
“诺!臣明白!”朱晃两眼泛亮,微笑著拱手应道。
双目中思索之色一闪,朱晃又请示道:“大王,如欲继续干预仇池国事,二杨之间,当偏重哪方?”
对此问,苟政没有正面回答,而悠悠然地说道:“如你所言,杨国身为世子,名正言顺,手中又有兵马,他继位,仇池可安。
杨俊辈分虽高,但理由再多,他继位也是夺位,那么.....
?
“仇池必乱!”苟政晃动著手指,直接把朱晃的话勾出来了:“臣明白了!”
总之,就一个道理,一切以仇池国乱为先,这是核心不变之原则。
“杨氐之事,就由你继续盯著!”对朱晃机敏,苟政也是越发满意了,转脸又叮嘱道:“別部成数年,建树颇多,但孤此番要看看,你们究竟有多能耐!”
闻言,朱晃顿时表情肃然,应道:“臣等必定悉心竭力,將仇池搅个天翻地覆,就请大王拭目以待!”
三言两语间,秦国这君臣俩,已为仇池杨氏擬好了一条丧乱之路...
“好!”苟政大笑两声,再度看向朱晃,以一种认真的语气道:“孤也爽快直言,开春之后,朝廷也当为西征將士论功行赏,仇池国的事若能办好,孤也不吝侯伯之赏!“
“臣拜谢大王!”闻之,朱晃面露狂喜,激动地拜倒道。
封爵之事,可是朱晃无法想像的荣誉与恩典,尤其是眼下秦国的爵位,可珍稀著。
当有机会触及时,就是拼了命也要去爭取,一时间,朱晃面上儘是坚定狠色,杨氏与仇池,必须得乱!
交待完仇池方面事务,精神放鬆下来,稍加回味,看著朱晃,苟政又不禁感慨道:“自古以来,外患易挡,內乱难防!內外勾结,危害则更篤重!
孤只用两个承诺,外加些许间谍密探,便挑的杨初身死,下辩大乱,仇池国危!
若是有人也在长安,对孤与大秦耍这样的招....
,苟政感慨著,语调阴冷,让人生寒,朱晃更从中感受到了一股杀意。
心下微惊,有些犹豫,朱晃拱手道:“大王,莫非有宵小密谋作乱?”
既是搞情报工作的,哪怕只是对外,朱晃又岂能毫无耳闻,尤其苟忠所率司隶校事在这一两年间的动作,並不算小。
察觉到朱晃言语间的谨慎,苟政嘌了他一眼,心中满意,冷幽幽地说道:“腾出手后,就该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