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仇池国变(2/2)
还请將军三思!”
说是三思,但根本就没给杨宋奴其他思考的机会,朱晃一番话,杨宋奴就只感受到两个字:威胁!
老眼浮现杀意,但见朱晃那有恃无恐的模样,又只能按捺下来,他再愚顽,
也明白,此人若出事,只怕自己勾结秦国的事情,转瞬间就將暴露给杨初知道。
倘若如此,那他连殊死一搏的机会都没有了。这种受制於人的感觉,实在难受,此时,杨宋奴心中还有暇生出些懊恼的情绪,与秦国勾连,似乎不太妥当了。
为此事,杨宋奴早就有些急火攻心,此时再被朱晃一激,真想叫外边守卫上堂,將朱晃砍了的衝动,所幸,这老氏还有些理智。
与朱晃对视两眼,杨宋奴终於露出无奈之色,开口了,语气中甚至带著几分委屈:“贵使如此逼迫,是要老氏去死?”
闻之,朱晃当即反驳道:“將军此言过激了?拼死一搏是其实,然说送死,
却言过其实了!”
听他这么说,杨宋奴当即道:“难道贵使有办法?”
朱晃看看杨宋奴,露出一抹微笑,道:“眼下仇池大军在外,於將军而言,
的確是举事的大好时机。杨初深居简出,护卫森严,不便强攻,设法將其诱出来即可。
將军经营十数载,手下总有些可用之人吧,只要杨初授首,將下辩控制在手,事情便成了一半。
至於將军顾虑杨国、杨俊之反扑,我听闻那叔侄二人不和,可以採用离间之策。
即便其引军来犯,將军只需坚壁固守即可,时值隆冬,还怕挡不住那万余兵眾?
再者,仇池大半钱粮辐財,都在下辩,没有下辩辐需供馈,二杨所部或可不战自溃。
届时,將军或可趁机招揽,扩充实力,待拖得些许时日,有大秦支持,將军这仇池国主之位,还怕稳固不下来吗?”
面对朱晃这番分析,杨宋奴愣了愣神,凝眉沉思几许,像是给自己打气一般,咬牙道:“就依贵使所言,老氏豁出去了!”
“將军豪胆,必能功成!”闻之,朱晃哈哈笑了两声。
不过,杨宋奴转脸,又道:“不过,老氏也有要求,你要留在我府上,为我谋算杨初!等擒杀杨初老贼,你要站出来,代表秦王秦国,助我安抚下辩臣民,
掌控下辩!”
这大抵是会面以来,第一次见杨宋奴狠决的模样,或许也是这老氏隱藏在骨子的凶性。
在杨宋奴凶狠的目光下,朱晃稍加思索,拱手应道:“將军有请,在下愿意效劳!”
“好!”见状,杨宋奴鬆了口气,难得笑道:“你虽让老氏不喜,但若功成,必有厚报!你且在府上安居两日,老氏需要再做些准备......”
“那在下,便叨扰了!”朱晃平静地表示道。
终於说动这老氏了,朱晃心中暗暗鬆了口气,然而思及与杨宋奴一番交流,
心中对此人评价更低,也更不看好,就这投鼠忌器、趋利避害的个性,还妄想成就大事?
不过也是,真要是个英明神武的人物,將来反而对秦国不利,那还不如让杨初继续干下去呢.....·
总之,一切以秦国利益优先!
朱晃的到来,就像是给下辩平静的局面投入了一颗石子,待其与杨宋奴秘密会面后,由其引发的涟漪也开始不断扩散开来。
在武都冬雪的掩映下,杨宋奴加速著他的阴谋行动,以自与秦国勾搭上开始,从未有过的效率。
就如朱晃所说,可供杨宋奴动手的机会只有那么大,必须赶在杨国或杨俊返回之前,否则,即便谋算杨初成功,也將被那叔侄轻鬆镇压。
因此,在朱晃的建议筹谋下,杨宋奴怀著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操纵阴谋。所幸,天公作美,又是一场连续三日的大雪,耽搁了二杨回师的脚程,也给杨宋奴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而杨宋奴敢於谋划杨初,靠的也不只是一颗野心,十数年经营,还是有些成果的。
杨初的公府內埋有眼线,仇池权贵中也有同盟,也掌握部分下辩驻军,还有他的子孙、扈从、部眾们,也是可以依靠。
不过,杨宋奴却没有第一时间动员这些力量,即便全部加起来,也难与杨初相比,相反只会引发杨初的注意。
在朱晃的建议下,杨宋奴决定以最小的动静与代价,解决杨初......
秦正统二年冬腊月二十四日,一切风平浪静的,对下辩士民们来说,再寻常不过的日子,杨宋奴正式发动对仇池公杨初的背刺。
经与朱晃商討,在这一天,杨宋奴成功將杨初诱至自己府上,理由並不复杂,扯了一个十分玄学的谎言。
杨宋奴派人向杨初稟报,说他府中水井,每至夜间,有七彩光芒闪烁,从井中又隱约传出对话声,如仙人低语,让人心清神定。
杨宋奴不敢冒犯,特地向杨初稟报,希望他能过府查看。
这种欺骗,或许拙劣,但就是有用,杨初还真就被这鬼话忽悠住了。当然,
最终促成杨初过府,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参与仇池公室事务管理、深得梁初信任的將领梁式王(杨宋奴稟报时,此人正在杨初身边)。
对杨宋奴,杨初还是有所顾忌的,得其报后,虽感兴趣,便遣梁式王前去查看,而梁式王回公府復命时,不只替杨宋奴遮掩,还夸大其神异,称其为神井。
显然,梁式王早已被杨宋奴秘密策动,而他还有一个身份,乃是杨宋奴姑母之子.:
而可以想见,当杨初兴冲衝出门,摆驾杨宋奴府上,会是怎样的结果。即便他带了大量护卫,但一有梁式王这个內应,二有杨宋奴於府中隱藏刀兵。
当杨宋奴暴起发难之时,准备不及的杨初,根本没有逃命的可能,第一个被杀的,就是杨初本人,隨行的一些忠心护卫,也在伏兵与內应的联合下,被迅速斩杀。
动手杀杨初的,也正是他十分信任的梁式王,哪怕到死,杨初老脸上都掛著对“神並”的稀奇与兴奋,当然还有一丝不可置信。
杨宋奴府后院,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斯杀已然结束,尸身遍地,积雪被鲜血染红,在亲信们的护卫下,杨宋奴抬腿,將杨初那张已然僵硬的面庞踩在脚下,忍不住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
最终,杨宋奴还是满足了杨初临终前的愿望,將他的尸体丟进那口枯涸已久的“神井”中。
而杨初既死,杨宋奴很快就呼朋引伴,抢占公府、城门,使这场充满“传奇”的政变,进入高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