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饯別辞行,苟安返京(2/2)
听吕光之言,吕婆楼微訥,但紧跟著心情大好的长笑一阵,显然对长子的昂扬志气很满意。
待笑声收敛,吕婆楼吐出一口热气,认真看著自己长子,满带期许地说道:“吾儿,好生努力,他日成就,必在为父之上!”
言罢,便转身登上车驾,同时摆摆手:“回去吧!不必再远送了!”
马车起行,在几名吕氏扈从的陪同下,顺著坎坷的官道,缓缓向西驶去。
吕光目不转睛地望著那渐行渐远的车辆,心中仍在回味老父临行前的叮瞩与期许,眼神逐渐坚定起来。
再度躬腰长拜,一直到车辆消失在视野,方才直起身,踩蹬上马,回马向长安,留下一道蹄踏声,驛道边很快又恢復了安静。
在吕、贾、郭三人纷纷动身西行凉州赴任之际,秦宫內,苟政仍在审阅著凉州的人事问题。
只不过,在安排了几个关键职位后,对其他官职,哪怕是州郡高官上佐,他也决定放权,多听听尚书台的意见。
在丞相郭毅新提交的一份凉州官员任免名单后,苟政沉吟少许,提笔做下批覆:凉州官吏安排,当留有余地,对西征有功之臣及凉州贤才,加以考量。
可以说,除了安排得太满,略显急躁,苟政对尚书台、吏部的擬议,並无其他意见。
“发还尚书台,让丞相儘快处置!”將批覆好的几道奏章交给殿前侍候的任群,苟政吩咐道。
“诺!”任群接过,揽在怀中,恭谨告退而去。
“吕婆楼三人都出发了吧!”起身,伸了个懒腰,苟政隨口问起。
侍候在另一边的程宪关注著此事,稟道:“吕、贾二人,已然启程,郭將军正在渭南屯营,挑选將吏,尚需些时间!”
微微頜首,想了想,苟政又叮嘱道:“接下来仍如此前,凉州若有情况,当第一时间报孤!”
“臣明白!”程宪恭敬地应道轻舒一口气,苟政回座,又拿起一道加急奏章,正是来自凉州,二兄苟雄亲自发来。
阅览著上书內容,苟政眉毛挑了挑,嘴角下意识地掠起一道弧度。所述之事並不复杂,甚至谈不上重大,但是耐人寻味。
苟雄在信上婉拒了苟政的厚赏,希望苟政能收回成命,理由也很简单,西征尚未结束,上下將士也未受封,他不敢独专。
对此,苟政既觉得正常,也不免多虑,苟雄这是急於为下属请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然而想来想去,对苟雄所请,最终还是书下一个红彤彤的“允”字。
不过,爵禄、食邑暂时可以按下,但官职委派,却不能拖,河西凉州,正需要苟雄署理军政,
名正方能言顺。
更何况,苟政给二兄调迁的背后,还牵扯著下一步的安排。
正当他思吟之际,一名殿前通事入內稟报:“启稟大王,临涇侯(苟安)、部阳伯(苟侍)求见!”
“子平回来了!”闻讯,苟政面上飞上了一抹喜色,立刻示意道:“宣!”
很快,苟安与苟侍联袂入殿,见到苟政,纳头便拜:“参见大王!“
“快快免礼!”苟政连连摆手,看著二人,不由纳罕:“你二人如何走到一起了?”
闻问,苟侍面上堆著笑容,主动解释,语气亲切地不得了:“臣入宫奏事,正巧碰到子平归返京。”
苟侍在苟侍亲贵中,算是老资格有地位了,但与苟安相比,又弱了何止一筹,这才是苟政的心腹股肱,整个苟氏部曲独一份。
某种程度上,苟雄、苟武都比不了,毕竟苟政还是一小小什长之时,苟安就是他最亲密的兄弟好友了,能把后背放心交待的那种。
而苟政看著苟安,更是不胜欣喜,道:“子平,又是近一年未见,可是让我好生想念!”
镇守渭北多年,苟安比起当年,可成熟多了,不再那浓密的鬍鬚,而在那一举一动的气度,颇具威势。
不过,在面对苟政时,还是显出几分当年的憨厚,嘿嘿笑应道:“大王召令一至,臣便快马加鞭,直奔长安。
不知大王有何吩咐?臣来的可还及时?可有误事?”
苟安这一连三问,倒把苟政问笑了,不管是忠直如此,还是刻意表现,对苟安,苟政总是愿意付出更多信任的。
扬扬手,苟政轻笑道:“不必急躁!若是十万火急之事,孤的命令早就下达到你手上了!”
苟安想了想,汗顏一笑,整个人也放鬆了下来。实在是,这几年,苟安默默坐镇安定,守备渭北,存在感比苟雄还低,多少是有些寂寞的。
“来人,赐座!”
“谢大王!”
很快便有侍者,摆上两张席位,君臣三人,围炉而坐。苟政不顾形象地抠了抠脚,问询苟安:“近来,破多罗部可还消停?”
苟安答道:“自姑臧城破之后,便沉寂下去,不敢再扰边了。破多罗部首领没弈干,还遣使求见臣,希望能够开启边市榨场,与其部属交易往来,还给臣送了一批礼物....
这些个鲜卑胡虏,都是贱骨头,大秦有事,便启畔犯边,猖獗不知收敛,一旦大秦获胜,便有求和通好,温顺如绵羊。”
“胡人一贯如此,畏威而不怀德,不足为奇!”苟政轻笑道,隨口问道:“那没弈干送给你什么礼物?”
苟安不假思索,直接答道:“十匹健马,一箱黄金、玉器,再加上一些毛皮,还有一只鹰隼。
臣此行,全都带上了,藉以覲献大王!”
闻之,苟政摆摆手,笑道:“不必,既是给你的,你收著便是!”
苟安道:“大王,那只隼,甚是凶悍,但臣之,颇具灵气,臣自问难以驯服,想来只有以大王威势,能使此神禽伏首听命....”
“哈哈!”面对苟安这略显拙劣的马屁,苟政还是不禁乐了,说道:“子平却是越来越会说话了,听你所言,孤却是来了兴趣,便收下了!”
苟安闻之大喜,连忙表示,稍后即送进宫中。
閒话稍提,苟政又恢復严肃,悠悠说道:“子平坐镇渭北多年,虽无赫赫之功,但有兢兢之劳,为表搞赏,孤有意给你换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