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盛乐见闻,段齐下场(1/2)
第404章 盛乐见闻,段齐下场
“名指王后,意在代王!”苟政悠悠然地评价道:“拓跋什翼犍当然不可能同意,便是真因燕代反目而厌恶慕容氏,也绝不应是在那些鲜卑酋长、大人的逼迫之下!”
听薛赞讲述著盛乐见闻,尤其是那场“废后风波”,苟政更是兴趣盎然,背都挺直了,倒上一杯解肉腻的热奶,示意其细讲。
“大王所言甚是!”薛赞谢过苟政,附和道:“臣当时也是这般想的,代王当时若服软,其威望还当削弱,今后统御鲜卑诸部將更加困难,甚至再生內乱!”
“薛卿既然携拓跋什翼键国书归来,想必事情是得到妥善解决了!”苟政啜了口奶,
警向薛赞。
薛赞頜首,继续应道:“眾情汹汹,代王虽意志坚决,不为动摇,却也格外狼狐。
针锋相对之时,还是其弟拓拔孤站出来,支持代王,安抚鲜卑贵族及诸部大人,方使事情平稳度过,否则酿成刀兵之变,也不无可能。”
“拓跋孤?”苟政面露不解。
薛赞解释道:“当年前代王拓跋槐死时,拓跋什翼犍尚在鄴城为质,虽有遗命在,
但代臣以其离国甚远、易生变乱,杀刚猛多诈的拓跋屈,而立仁厚的拓拔孤为王。
拓拔孤不从,后亲自迎拓跋什翼键回国继位,拓跋什翼犍感之,分其半数国土部眾....”
听到这段代国往事,苟政心有所感,眉头不住跳跃几下:“如此说来,这代王之位,
是拓拔孤让与拓跋什翼键?”
薛赞应道:“不论当年拓拔孤作何考量,从结果而言,可以这般说!”
稍加思付,苟政面上露出少许玩味,说道:“此番,拓拔孤又助其保住王位与权威。
让国加上尊王,这两项恩情,可不易偿还......“
此时苟政的目光中,透著一股犀利的洞察力,薛赞闻其言,察其色,也思量著说:“据臣探得,发动逼宫的鲜卑贵族与部落大人,有不少是拓拔孤的部属,若说背后没有拓拔孤指使,很难让人信服。”
“既如此,拓拔孤为何会收手,转而支持拓跋什翼键?”苟政疑惑道。
对此,薛赞也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只在沉吟少许后,表示道:“或许是见代王態度坚决,亦或是代王手中仍掌握著王廷精兵,以及一批鲜卑贵族及燕凤、许谦为首的夏人支持。
不论如何,以臣观之,代王兄弟之间关係,並不如表面那般和睦,未必到祸起萧墙的地步,然若再出现如并州惨败这样的失利,失去对诸位部贵族、大人的压制能力,。
另外,盛乐还有传闻,参与废后的,还有代王庶长子拓跋是君。此子年轻,骄悍而莽撞,作为长子,手中亦掌握一定实力。
依臣看,若代王不早做处置,避免不了夺嫡之爭,尤其在与燕国反目成仇之后。
不过听闻其王后慕容氏,精明强干,颇具见识,在代国王廷拥有不俗声望..:::
“听薛卿所言,这代国如今,可是隱患重重,风雨飘摇!”苟政思吟道。
薛赞拱手:“风雨飘摇不至於,拓跋氏雄踞塞北数十年,南下失利,并州惨败,对代王打击虽重,然其声望犹在,统治却也不是能够轻易动摇。
不过,拓跋氏內部的矛盾与隱患,却也属实,太平无事或可安好,一旦面临疾风骤雨,必有祸难!”
“有问题好啊!”摸著胡茬,思索片刻,苟政条地洒然一笑,看著薛赞:“有缺陷与弱点的盟友,才是好盟友..:.:
”
迎著苟政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薛赞明显愣了下,但很快露出明悟。看起来,反而是他对代国抱有更多期望,而苟政儼然只是觉得可以利用一二。
“薛卿此行,显然收穫颇多,以你看来,代国堪为同盟乎?”
当听到这个问题时,薛赞脑中的思路也快速做著调整,拱手拜道:“大王,臣自进入代国境內,也曾仔细观察。
拓跋鲜卑不愧为草原霸主,前往盛乐途中,臣见到部落数十,大者上万落,小者数百,分布於阴山以南广大地区。
以臣粗略估计,代国下属鲜卑诸部及其余依附部族,百万丁口,想必是有的。其战马或许不如代王吹嘘那般以百万计,其全力以赴,动员三十万骑兵,也绰绰有余。
当然,代国部落分布广泛,东西数千里之遥,很难集中全力,为弹压国內,避免北方胡部袭扰,也不敢空国而出,且其兵甲、训练,以臣观之,皆属寻常。
代国军队,真正的精锐之师,並不算多,而今大半,都在并州陨落於燕军手中。臣不得不再次强调,并州惨败,对代国影响深重。
除代王威权削弱及內部纷爭,其在漠北草原的统治也受到动摇。据臣耳闻,漠北已经有一些部族趁机造反,不再臣服代王,拒绝向盛乐进贡.....
以臣估计,代王需要费数年时间,以稳定国內,打击不臣,剿灭叛乱,或许方可逐步消除并州惨败的影响。
在此期间,恐怕难以期待代军兴师南下,报復燕国!”
说到这儿,薛赞眉头也不禁锁了起来,沉声道:“臣在盛乐期间,燕国方面也派来使者,代表慕容偽释放和意,缓和关係。
代王特地叫上臣一起接见燕使,其言辞反应虽则激烈,然臣看得出来,其底气不足,
又有代王后居中调和.....”
薛赞想要表达的意思,苟政心下瞭然,呵呵轻笑道:“若拓跋什翼犍,真能忍下这份仇恨,含羞忍辱,与燕国和议,那孤还真要高看他一眼了!”
对此,薛赞摇头道:“南下代军,几乎全军覆没,数万部族精骑死伤带来的仇恨,岂是轻易能够化解的。
不过,观代王之態,口诛笔伐或许少不了,但想要让他直接发兵报復,著实不易!”
“无妨!”对此,苟政自信地扬了扬手,淡淡道:“只要代国还在,对燕国便是一份牵制,薛卿出使盛乐的苦,就不算白吃!”
听苟政这么说,薛赞那疲惫的面容上,也露出少许笑容,表示应该,表示感谢。
“听闻拓跋什翼键继位之后,便厉行改革,建立制度,对代国改造颇多,对这方面,
薛卿可有了解?”想了想,苟政又关心起代国的改革进度与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