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陈仓镇將(2/2)
既然这么讲,显然贾豹便是那极少部分的屯防將领及军府校尉。
在贾豹的带领下,陈仓成军將土,不只迅速完成部下的授田及安家落户,还在生產组织工作上,大跨步前进。
在军户府的设置上,贾豹也按照长安令文,尽力配合组织架构的建立与完善,並开始发挥其组织、动员及管理军户的职能作用,这一点又走在了各地军府的前头。
而就在今年夏秋两季,贾豹才带领陈仓军户,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计得麦、粟主粮二十一万七千余斛。
属於自己的功赏土地,全新的生產组织方式,再加上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使陈仓军户在步入正轨之后,爆发出了巨大的生產热情。
须知,在陈仓的两千军户下属,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就七千余口,其中还包含不少老弱妇孺,但爆发出的生產力,抵得上苟军初入关中时“半个郡”。
当然,这种对比只是拋开所有现实因素后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与实际情况相比,自然有夸张的失真。
但有一点却是很明確的:陈仓农业生產力水平迅速的恢復!
或许有军事保障与政策优惠的军户並不能代表整个陈仓地区的水平,但这显然是一种標誌、现象,以及趋势。
而陈仓军户们的丰收成果,也一度传到长安,受到秦廷的大力褒奖,主持全国军府事务段陵,就曾亲自到陈仓察看。
確认之后,更將贾豹在陈仓军府军户事务管理上经验进行总结,意欲向其他地方成军、军府进行推广宣传。
人与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差距,实在悬殊,如贾豹者已然快將秦王对地方屯成及军户设置的构想实现了,有的人连成防与生產之间平衡都把握不住,还有的人还把屯成官兵当作自己私兵乃至私產对待......
在得知贾豹在陈仓的表现后,苟政自是开怀不已,倒不是身边人吹捧的慧眼识人,而是此人在治军治民上展现的协调与安排能力,太过难得了。
简单的讲,如今的秦国,不缺带兵打仗的將领,最匱乏的还是这种带兵同时,还能生產建设的將吏。
对很多秦军將领们来说,能不干扰士民、不影响生產,就很难得了,就更別提组织生產,带领官兵经营由土了。
事实上,在地方的屯防將士中间,最普遍的情况是,很多安家置业、生產耕作上的事宜,都是靠军户们自发的行动。
不少军户府的建立,只是基於长安的政令,至於充分发挥赋予其的对军官的组织管理职能,则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因此,当出现贾豹这样一个,將自己纸面上的规划落於实际的人才,苟政岂能不欣喜。
在听取段陵的匯报之后,苟政当时便表示,以贾豹之才,当个郡守想来是没问题的,
这是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將领。
而除了在军户管理、生產经营上的突出成绩,在其本职工作,陈仓的军事成防上,贾豹也同样展现出不俗的能力。
从军士训练,到城防轮成,从敌情预警,到军事防御物资的储备....
在通往陈仓的谷道间,贾豹於要紧处修了好几座烽火台,並差卒成守,监控距离达二十里。对陈仓南边的大小路径,也有仔细探查。
就在前不久,贾豹还向大司马提出,希望能投入人物力,南下前出大散岭,將岭上的散关重新修一番,作为针对汉中的军事布置。
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想法的將领,此番西巡,苟政自然要见上一见。
不过,召至雍城,除了问询其陈仓军事、军户情况,也包括境內宵小的戒备叮嘱。
陈仓的位置,不只对外抵御来自汉中的威胁,对內也还能辐射到雍城,二者虽隔汛水,但相距毕竟不过数十里。
恰如当年,高力义军起事攻取雍县时,陈仓便是最早收到消息的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