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生死汾水(2/2)
一座土坳中,几名僚属的陪同下,慕容恪淡定地坐在略显湿润的草坡上。轻装疾行,
没有携带任何安营扎帐的物料,只能如此將就了。
不过,重点显然在慕容恪平和目光注视著的慕舆根身上,他又以一种狼狐的模样示人去年春隨慕容军南进充州,在与秦军的激斗之中,被东进救援罗文惠的弓蚝重伤,若非亲兵拼命將他抢回,也许当场便殞命,成为死在秦军手上的第一员燕国大將。
自那次之后,慕舆根被送回鄴城,足足养了半年多,伤情方才痊癒。此番西征,慕容恪也將慕舆根带上,不管如何,这样一员悍將,总是用得上的。
不过,由於慕容恪此前採取战法的缘故,慕舆根一直没有多少表现机会,更別提捞取战功,一雪前耻了。
一直到代军北撤军情传来,慕容恪即以慕舆根为將,令其率精骑七千,先遣出发,直取汾河渡口。拓跋什翼犍在汾水渡口,又是增兵,又是搭设浮梁,这么大的动静,如何能瞒过燕军侦骑的眼睛。
或许是“久疏战阵”,或许过於积极,又或许暗怀小心態,没能先拔头筹,击破代军,反而为其所败。
此时,面对慕容恪,慕舆根只觉汗顏无地,难以抬头,只是闷著脑袋,瓮声瓮气道:“末將无能,为代军所败,损兵折將,请大將军治罪!”
“打了败仗,连头也不敢抬了吗?”见慕舆根灰头土脸的模样,慕容恪没有谈及罪过,反而关注他那灰头土脸的状態来。
闻问,慕舆根抬起头来,有些茫然地看嚮慕容恪。
只见慕容恪,丝毫不为败绩影响的样子,轻描淡写地问道:“你带回多少將士?”
慕舆根当即拜道:“时间仓促,末將只带回五千余人!”
“这五千骑,迅速重整旗鼓,仍然由你统领!”慕容恪语气仍旧淡定,直接交待道:“待发起对代军总攻之时,你仍为大军先锋,不过那时,在你战死之前,你只有率眾往前衝杀,而不能后退半步!
你可明白?”
对此,慕舆根精神大振,当即拜道:“末將领命!大將军且待我与眾將士表现,不是末將死,便是代军败亡!”
受此一番鼓舞,慕舆根带著一种“知耻而后勇”的心情,前去整编、鼓动那五千同遭败绩的燕军了。
这边,一名隨军僚属则忍不住忧虑道:“果如大將军判断,代军未伤元气,依旧可堪一战!”
慕容恪凝著眉,微微頷首,但很快呵呵一笑道:“只要他想渡河,便是我军的破敌战机!
话虽如此,然何时適合发起总攻,却还需仔细观察、勘酌与把握。
即便以慕容恪用兵之能,真正抵达战场,在浓郁的战爭迷雾下,也不敢轻言胜利了。
不过,蒙在慕容恪心头的淡淡阴霾,被一则来自榆次的消息打散了,被安排坐镇榆次的悦缩,快马遣人送来紧急军情。
“哈哈哈......”在左右意外的目光中,慕容恪发出一阵开怀的笑声:“天助我破代啊!”
这则紧急军情,最终指向诸葛驤!简单地讲,在连番不顺之下,诸葛骤遣使榆次,表示愿意归顺大燕,若慕容恪率军截击,他將率所部从后偷袭代军。
为了表明诚意,诸葛骤还將他所知代军虚实以及拓跋什翼键撤军计划,尽数附於信中。
这样的消息,如何能不让慕容恪惊喜莫名,这简直是天赐决胜之机!
九月二十一日,当拓跋什翼键大军正忙於渡汾之时,慕容恪亲率燕军主力杀出。汾河东岸,一场激烈的廝杀,迅速展开.....
逐水而居的拓跋鲜卑,面对汾水这条长流,却难以获得滋润与哺育。一条河流贯通南北,水分汾西、汾东,一头是生,一头是死,而那汾水渡口,也儼然成了北归代军的生死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