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麻將军的胜利(1/2)
第379章 麻將军的胜利
燕元璽二年九月十八日,晋阳。
代王拓跋什翼键正式起行北撤,踏上归程。这是最后一批,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代军重兵集团。
在此之前,已经有两支代军,先期北上。此前为防燕骑来扰,设置於汾水东岸的代军,全部拔营北撤,另外一支则由普阳大营派出。
两支兵马共计约一万五千骑,二者皆沿汾河谷道北上,至阳曲西南的汾河渡口,铺桥开路。
拓跋什翼犍显然防著燕军,也防著城中的麻秋,即便在使节往来中,两方都同意“休兵罢战”。
深秋的风越发像一只暴躁的野兽肆虐於太原盆地,对拓跋什翼键来说,汾河夹岸风光也再无多少诗情画意可言。
在卫队严密的保护下,和来时一般,拓跋什翼犍穿著一身堪称华丽的戎装立於阵中,
禿髮被貂帽盖著,心情却仿佛汾水之畔的灌木一样凌乱。
登上坐骑,隨著命令下达,大军缓缓起行,拓跋什翼键不住回头,望向那渐行渐远的晋阳城,心中则暗暗感嘆:“秀丽河山,大好城池,荣业所基,不知何时復来!”
何时復来,尚不得知,但有一点很明確,那就是拓跋什翼键先得撤到关外,回到盛乐。而他的北归旅途,註定不会太平。
燕凤此前向拓跋什翼键建议,关键时候,为保持撤军速度与安全,当捨弃一切辐重负担,轻鬆北归。
这个原则,议事之时,拓跋什翼键还专门交代过,然而结果是,南征拓跋鲜卑各部,
什么都放不下,从掳掠奴隶,到牲畜粮食,到金银財货,有一样算一样,全部带走。
仅仅为了打包普阳大营中的各类財物,便耗费了代军两日时间,不只装车、载船,就连代军的战马,代军將士身上的皮囊,都或多或少塞著所掠財物。
单一个太原郡,便让南下代军吃饱了,如果能够成功返回盛乐,也称得上是满载而归然而,这样的归途,速度怎能快起来,而这样的破绽,料敌於先的慕容恪又怎么可能不抓住。
对此,拓跋什翼犍倒也不是全无顾虑,只是他也只能干看著,毕竟还没到“那等地步”,他不能直接下令南征各部放弃他们的战利品。
出於这方面的顾虑,拓跋什翼键还是进行了相应预备,而最好的办法,毫无疑问是以邻为壑,移祸江东。
谁是代军的好邻居呢?自然是投降的诸葛驤所部并州降军了.....
在撤军之前,拓跋什翼键专门找来诸葛驤,与他进行一番亲密的交流。为安其心,拓跋什翼犍仍然任命其为并州刺史,只是鑑於形势变化,暂时只能讲雁门、新兴二郡交给他作为“封地”了。
并州的局势发展,诸葛等降將可也默默关注著,作为“带投大哥”,诸葛驤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平心而论,拓跋什翼犍的安排,已经算体谅了,他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如果,仅仅是“那样”的话.....
偏偏不是,偏偏诸葛骤还被拓跋什翼键委託了一个艰难且要命的差事,为代军殿后。
诸葛驤自不是蠢材,不说一眼看透拓跋什翼犍的心思吧,总是不那么愿意的。然而形势比人强,他在并州,也是有些里外不是人了,纵然心头不满,暂时也只能捏著鼻子听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