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苟秦 > 第360章 夏收,王猛与纠察

第360章 夏收,王猛与纠察(1/2)

目录
好书推荐: 葬心雪 (古言H) 侥幸(骨科) 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 重生之末世孕子 从岛国开始的华娱 婬神佑春(古言NPH) 穿越诸天万界 你不能只在吃铁桿庄稼时才爱大清 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 暗恋过期

第360章 夏收,王猛与纠察

自前汉建都以来,长安经歷了几百年的治乱大循环,以西晋灭亡为標誌,又经歷了近四十年的治乱小循环。

到如今,在苟政的努力下,穷数年之功,这座久经风雨的古老都邑,终於逐步完成“由乱入治”的转变。

而作为关右地区首屈一指的军政中心,长安或许无法代表著整个关右的状態,但在它影响力辐射的范围之內,却引领著各地的发展。

长安稳,则关中定,此时苟秦治下的长安,便已经开始起到这样的示范与標杆作用。

对长安士民来说,最大不確定的一点则是,这样的治安与稳定,能够持续多久。

三年的时间,只够苟政孵化出又一个名为“秦”的政权,在长安、关中初步建立(恢復)起一套能够正常运转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打造出一支能够保卫、

巩固统治的军队。

而要使关中大治,人心依附,让关中各阶级、各族群士民对“苟秦”政权形成认同,则任重而道远.....

尚书台,位於长安宫城东南,故未央宫北部,与大司马府夹御道而设。

目下的秦国,苟政常居的太极殿,毫无疑问是最高军政权力中枢,大司马府是军事管理中枢,尚书台则是行政管理中枢。

从苟政正式称王建制开始,尚书台便始终在完善之中,按照苟政所设立的组织办法,以左相录尚书事郭毅,是想方设法,选拔官吏、徵召人才,充实尚书台下属的诸部司署机构。

过去三年时间里,那些与苟军同舟共济,尤其是经歷了血与火考验的职更们,则得到了显著的提拔,从职权层面享受著秦国建立的福报。

现如今,平朔门內的招贤馆依旧在运转,就在吏部所辖,且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前来投靠。但是,比起苟政入主长安之初,而今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入住招贤馆,进入秦国官僚体系,甚至得到苟政的接见。

比起当初的“来者皆是客”,不分良,一概接纳,如今的苟政可以选择性录用了,他有这个底气,更有这个权力。

当然,如果你具备王、杜、邓、韦等右族的声望与实力,抑或像辛諶这样有块地盘(北地郡),或者如白等豪强有自己的部族兵马,那待遇自然另当別论。

就和初生的苟秦政权一般,“掛牌”不算久的尚书台,也需要一个磨合期,

而经过差不多半载的充实与磨合,下属各部署也已能正常运转开来。

关中政令,出於尚书,这个概念,已然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由长安往外,

不断辐射开来。

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隨著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郭毅的权势与影响过甚,毕竟尚书台近半的臣僚都经由他选拔,剩下的人也同样受他干预;

比如,充实入尚书台的官僚,能力高低参差,素质良不齐,夹杂著许多利益交换与妥协,可谓鱼龙混杂,忠诚更是珍稀、可贵到无法保证的东西;

比如,所设各部司衙署,权责不清,多有矛盾,乃至倾轧,尚书台就像一个框,但凡涉及国家行政管理事务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地往里塞;

上比如.:::

还有很多问题,当通过尚书台发布政令、管理国家的机制开始运转起来之后,不断暴露在苟政眼前。

对於这些,苟政洞若观火,也知道还需改革整顿,但他已没有任何急切了。

过去几年的为政治军生涯,对苟政来说,是一场彻底的磨礪。

到如今,他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拋弃了,在现实的打磨之下,他甚至连思维方式都变了,这是触及灵魂的改变。

苟政清楚地知道,目前自己要的是什么,是一套可以把他打下的这片江山维持起来的管理体制,是一套秩序,哪怕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秩序的重要性,苟政从来都有意识,也从微末之时便开始尝试建立,但有一个真正清晰的认识,並看清前路,还是近一两年的事。

丁税制的建立,那个过程中所经歷的一切,所有暴露的矛盾与问题,都是苟政在治国建制上的经验积累。

尚书台內,东阁之中,郭毅与民部几名属臣,商討总结著今岁夏收的情况,

而从郭毅老脸上的笑意,以及那融洽的谈话氛围,便可知此次夏税的收取,大概率是顺利的。

一年丁税,分夏秋两次收取,这是去年秋收之后,王猛给苟政提的建议。

而“夏税”,对秦国来说,也是第一次。

所幸有去岁秋收的经验大抵,秦国的相关职吏,倒也不用像去年那般手忙脚乱,问题重重。当然,忙碌是有一定的,问题也是有的,但整体上处於忙而不乱的状態。

而成果,自是斐然,虽然夏收仍未彻底结束,大部分收上来的粮税还未运抵长安,但就截至目前各郡上报数目统计,本次夏收,秦国官府共从地方上收取二十七万余斛麦,十一万余斛粟。

这个数字並没有多庞大,甚至连秦国目前的军政开支都无法覆盖,更別提有战爭、灾害之类的突发事件了。

然而,对秦国来说,能够把粮食从地方士民手中收上来,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要比收上来多少重要得多。

尤其是此次夏税虽属第一次,但收取的过程,整体上是十分平顺的。不管是早期的掠夺式收税,还是去年的照章纳税,都没有此次自然、平稳。

这其中,当然也受到襄武捷报的影响,秦军又取得胜利了..:

关中的豪强地主们,还是长教训的,也懂得屈服。他们未必拥护苟秦政权,

甚至绝大部分人对苟政搞的税制厌恶、排斥,但在秦军势大之时,该低头总得低头。

毕竟过去几年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真惹急了秦军,那可是会抢的,那时付出的代价,可比“照丁纳税”大得多。

同时,一年税收最丰足的时候,还得看秋收,税制中规定的绢、绵布匹,也是秋收后收取。

而到目前为止,维持苟秦这架军政机器运转的主要养料,还是那数目惊人,

规模庞大的关中屯田。

以当前苟秦的统治结构,那点丁税才多少,光靠丁税,这国这家早就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秦,开局一把贫铀剑 山中何事 又穿成万人嫌真少爷后,他摆烂了 特种兵:我都转业了你让我当教官 穿书:兵临城下,你让我撤军? 穿越祁同伟,开局逮捕丁义珍! 被读心后资本家大小姐人设又崩啦 灵笼:铁驭大人带着泰坦来了! 梦幻空间 包国维:你怎么成大文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