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陇南」风云(1/2)
第349章 “陇南”风云
“启稟君侯,邓长史来了!”
邓长史,指的自然是新到任不久的秦州长史、天水太守邓始,作为苟氏外戚,又是关西豪右,
邓始的秦州之任,开展得很顺利。
“参见君侯!”脚步轻快,上堂而来,老脸上带著明显的喜气,邓始朝著苟雄一礼。
虽然履任不久,但邓始是秦州毋庸置疑的二號,见到邓始,赶忙起身行礼。苟雄也颇为礼遇,
笑问道:“观邓公面带喜色,不知有何吉讯?”
邓始笑意更甚,当即应道:“稟君侯,临洮那边回书了,李儼遣人答覆,愿意率眾举事,弃暗投明,为我大秦效力,助我军夺取襄武!”
“哦!”闻之,苟雄先是一喜,但很快又恢復冷静,疑虑道:“只怕没这么容易吧!前者,那彭姚同样答应得痛快,但至今未有行动!”
“此情不足为奇!”邓始淡定地说道:“如彭、李者,或因私怨起举,或为利禄所诱,或慕强而生投附之心,然若真要让他们拋家舍业,为王前驱,却非一名说客、几道许诺便能动摇。
陇西郡內各方势力掺杂,但唯王擢,拥兵上万,据坚城,控扼渭河两岸,前有晋廷册封,后有凉州援应。
彭李皆是陇西大族,然比之王擢,实力不止弱了一筹,自不会轻易犯险,
彭姚去年在王擢手上吃了大亏,几乎亡命灭族,若非张重华收留,遣人说和,早为王擢所灭:
至於老夫那故人李儼,虽敬其才智能望,但如不让他窥得胜败之机,也不会妄动!”
说到这儿,邓始抬手,郑重其事地对苟雄道:“君侯,老夫以为,眼下我军兵马粮械皆已齐备,大王欲定陇西,秦州不可长期备战,事已至此,当主动发兵,寻求破局!
只要我军起征,老夫有六到七成把握,彭姚、李儼將闻风而动!”
听邓始讲完,苟雄与姜宇对视一眼,而后哈哈大笑两声,起身向邓始揖礼道:“邓公与子居真是不谋而合,我正与子居討论此事,已然决定,正式举兵进討!”
闻之,邓始不由异地瞧向姜宇,此人的英俊瀟洒,已经足以让人心生好感,若再加上其见识、涵养与气度,就更加不凡。
打量了姜宇几眼,邓始回过神,点头赞道:“子居青年俊杰,前途无量啊!”
见状,姜宇赶忙提手表示:“邓公老谋,识人见机,方是晚辈之楷模......
渭水曲折绵延,整体上一路东向匯流,到下游已成大河,孕育出关中平原,直至匯入大河...,
不过在陇西地界,却有一段南流的河道,襄武、道、中陶、新兴几座城镇,便沿此段河道的铺展开,而这段渭河过去也是陇西、南安两郡的分界。
曾经这段渭河流域,也是人烟稠密,繁荣之所,逐水而居的习俗使大量胡部聚居而来,尤其是美氏。
经过西晋的大破灭,以及几十年的战火摧残,如今的南安自不復当年之盛,但这里仍然是诸胡主要聚居之所。
王擢当年以赵西中郎將之职,在秦州招兵买马,其中多得夷部支持,包括此时割据陇西,他的魔下仍以胡兵为主。
而去年雷弱儿奉命返回南安郡,能够快速拉起一支部队,除了苟政支援的一批粮械与魔下旧部,也因为他说动了当地几家羌部。
比起王擢那个匈奴人,雷弱儿这个地地道道的南安羌豪,显然更容易获得当地羌部的信任与支持。
而隨著苟雄的军令自冀县传来,战火又重新在陇西、南安境內的渭河沿岸点燃,不过比起此前一两年间发生在这片地界的纷爭与交锋,这一次战火,將燃遍整段流域。
事实上,过去一年间,雷弱儿已经与王擢势力交过不止一次手。
没办法,这片地界生存空间就这么大,哪怕雷弱儿是羌人,侵犯到陇西的势力范围,尤其背后还站著苟军这只隨时可能张嘴咬人的饿狼,自然要加以打击。
也正因如此,背靠天水,雷弱儿进退自如,又得到部分南安羌眾的支持,更是如鱼得水。
王擢虽几番动兵,双方互有胜负,但始终无法將雷弱儿这颗苟政安插在王擢臥榻之侧的钉子拔除。
而雷弱儿,也的確是有些本事的,在王擢的压力下,是越打越强,一年下来,部曲从几百人,
发展到一千六百余人。
並且,不是雷弱儿只能募集这么多兵,而是在物资短缺、补给困难的情况下,他只养得起这么多人,还需要依赖来自冀县的“协”。
不只如此,雷弱儿还在去年初秋,成功击败王擢安排的成卒,占领渭河以西的新兴旧城作为据点。
新兴並不是什么大城,在“陇南”地区,比不得裹武、道,甚至不如隔河相望的中陶,但此地却具备不小的战略价值。
因为同在渭河西岸的缘故,新兴可以作为秦军北上攻取囊武的前哨。当年在收取略阳、天水不久,苟雄遣贾虎、张先等人率眾西进陇西,就是在新兴被王擢击败。
雷弱儿看准了这一点,因而他寧肯选择在新兴地区坚持,而放弃东岸活动空间更广的道、中陶地区。
王擢作为久歷戎马的宿將,军事眼光同样不俗,因而在去岁秋,亲提五千步骑,自裹武南下,
意欲彻底扑灭雷弱儿。
不要小看这五千军马,那是王摧的嫡系精兵,並且是保证囊武安全以及其他辖地驻守的基础上,所能动用最大兵力,可见王擢消灭雷弱儿的决心。
但是,王擢的意图迅速落了空,雷弱儿根本不与之交战,感王擢兵势之强,直接弃城而走,躲避王擢兵锋。
当时的雷弱儿,也就一千出头的部曲,转移灵活,进退自如。
而王擢,在新兴待了近一个月,不断派人搜索追踪,甚至挑了几个给雷弱儿提供兵源、粮畜的羌部,但始终找不到雷弱儿。
为此,王擢一度怀疑雷弱儿已经率部逃回天水,寻求秦军的庇护去了。
无奈之下,王擢只能留兵成守新兴,自己返回襄武,那里是他的大本营,不容有失。王擢也不敢久离,以免生差池,他也没法保证魔下都是忠臣义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