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私情 任命(2/2)
同时,从苟侍、苟顺,到薛强、段陵,包括也在大司马府下掛著“右司马”职衔的邓羌,以及中军的诸多统兵大將们,这些群体的存在,既充实看大司马府的力量,也是对苟武的制衡。
当王驾抵至大司马府时,其间正异常忙碌,来来往往,诸司部属职吏,穿梭於诸房之內,廊道之间..:
而到目前为止,大司马府的主要精力,仍在搞赏善后,以及军事整编、成防调整上。
当然,前前后后近两个月时间,各项繁琐细致事务的处理,也已至尾声。
新成立的大司马府,也在涉及两三万將士、十数万丁口,以及十几个衙署机构的事项之中,完成磨合,新的军令与执行机制,有效运转起来。
用苟政的话说,这也是一场战役,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却同样触及筋骨的战爭,是大秦开国以来的“第一战”。
在被苟武与一干臣属的迎奉之下,苟政进入充满严肃与凌厉之气的大司马府正堂,落座,开口第一句,便轻笑道:“观府內这有条不素、秩序並然之象,孤便知道,大司马府之改制,该是成功了!”
苟政可以笑著评价、褒奖,身担其责、如负泰山的苟武,却难以笑出来。一脸疲態的他,迎著苟政的目光,却也只能恭敬地表示感激:“幸赖大王关怀、支持与激励!”
苟政笑了笑,目光扫过堂间一眾臣僚,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也算济济一堂,尤其那股昂扬的精气神,让他心情甚佳。
看著左长史段陵手中甚至还拿著两道文书,苟政不由道:“看来,孤的到来,影响到诸位办公了!
公事要紧,诸位且归本职,孤这边用不著这么多人作陪!”
“诺!”听苟政这么说,一干臣僚齐声告退,虽然不能陪王伴驾,多少有些让人遗憾,尤其秦王看起来心情不错。
“朱彤留下!”在人群中,苟政搜索出一人。
朱彤,这个在苟政入主长安当年便投靠魔下的关中大才,在夏阳当了一年多的铁务监督之后,终於又重新回到长安,並路身秦国的权力中枢。
朱彤其人,在苟政眼中,算是一个相当务实的干才了,既具文才,又悉武略。
更为重要的,他能跟上苟政的节奏,能根据苟政的政策思路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灵活之余,又从不放弃原则。与之相比,王猛都显得刻板许多。
当初,因设置地方军户府之事,在巡视诸郡的过程中,与地方將臣,多有,產生了不小矛盾,处置了不少人,得罪了许多地方实权人物,尤其是那些坐镇地方的军头们。
为此,朱彤自不辱使命,从无到有,將各地的军户府机构建立起来,本人也因吸引太多仇恨,遭到攻计。
於是苟政给他换了个位置,派他到夏阳,脱离是非旋涡的同时,也主持夏阳铁矿之开发。
一年的时间,在长安与冯翊的人物力支持下,朱彤率领夏阳兵马,大办铁务,夏阳產铁量飆升,虽然比起漆县还大有不如,但其潜力已日益体现,已有关中“铁务中心”的气象。
而铁,是利器之来源,是武力之保障,凭著夏阳铁务的开发,朱彤被调回长安,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苟政的心目中,让朱彤专门办铁务,还是有些浪费了。
回长安后的两个月间,朱彤担任大司马府主,负责府中所有军政文书之审核匯总,
掌管著军令系统的要害,基本所有经苟武签发的军令,都要过朱彤一道手,標准的位卑权重。
不知道朱彤对这个职位到底满不满意,但苟政此番前来,却要再给他挪个位置了。
“子献!”目光从苟武身上扫过,落在朱彤身上,苟政修地笑道:“以你之才,终日与简瀆令文打交道,却是屈才了,可曾想换个位置?”
此言落,朱彤微讶,苟武却是急了,两眼一瞪,当即拱手:“大王一”
只可惜,苟政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只做出一个安抚的手势,平稳敘来,说给朱彤听,
也说给苟武听:“郭相忙於尚书台诸事,京兆尹之职,已经空缺多时,孤苦思人选,认为子献可堪其任,意下如何?”
闻言,朱彤先是一喜,但迅速收敛,目露迟疑地瞟了苟武一眼,明显有所顾忌。京兆尹的吸引力,自是无与伦比的,京畿重地的含金量,在任何时代,任何特权,都不会褪色。
唯一让朱彤迟疑的,大抵只是苟政提出来的场合,就在苟武这个新的顶头上司的面前,他若表现得太急切,场面实在不好看,甚至不便当场应下。
朱彤的尷尬苟政看在眼里,苟武也一样。因此,苟武很快主动开口解了他的窘境,带著苦笑,向苟政道:“若是其他官职,臣自要与大王爭上一爭,然荣升京兆尹,臣岂能挡其前途?”
“子献!恭喜你了!”嘆了口气,苟武又对朱彤道。
闻言,朱彤心中微松,暗怀感激,郑重一拜,不多言语,又向苟政作揖:“臣,拜谢大王提拔!”
朱彤本不是矫情的人,他也不需要掩饰对京兆尹之职的兴趣,
见状,苟政呵呵一笑:“任命制书及官印,稍后送达你手上,你准备准备,明日即上京兆衙门履任!
和夏阳一般,一年之后,孤希望在长安,在京兆诸县,见到不一样的气象!”
“臣必当弹精竭虑,不负大王所期!”深吸一口气,朱彤再拜。
一旁,苟武见状,轻摇著头,道:“朱子献,干练有识之臣,他这一走,臣少一臂助啊!”
“朱彤,本就是孤暂借你的,你倒捨不得了!”听其言,苟政笑道:“德长,你这大司马府人才济济,找个替代人选,应当不难吧!”
“寻一替代者易,再寻一朱彤难啊!”苟武感慨著,眼珠子一转,请道:“何况,主一职,处理枢机,关乎要害,岂是一般人堪任?
眼下府內眾臣僚,各有职事,敢请大王,另委一干才!”
“听德长话风,似乎有中意人选?”苟政道。
“不知大王,可否把任群调至大司马府?”苟武提出。
而苟政回答,也相当乾脆:“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