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授封(2/2)
他们只是在魏普官制的基础上,结合时局发展,加以整理,而后出台。
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在苟政的意志下,开始形成“三省六部”的雏形。苟政並没有贸贸然直接拿出一套“新官制”来,那不现实,更要考虑当前土民的意识与习惯。
因此,苟秦官制,只是魏普的翻版,只是在百多年演变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归纳,重定品秩。
这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郭毅、韦逞等人前后可是耗费了一年时间,方才拿出一套让苟政满意的官制。
尚书台,將毫无疑问是秦国的行政权力中心,郭毅將以左相、录尚书事之职,署理下辖各部,作为国家政策命令的执行中枢。
大司马府与中军府(军户府),则主掌军事,大司马府执掌全国军令、军法、军辐,主调兵权,中军府与地方军户府,则负责將士、军户的直接统领、管辖,主统兵权。
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在当前的秦国,並不显眼,但苟政以王猛作为第一任御史大夫,主持秦国监察系统的建制与完善。
再加上苟政新设立的一个御政台,作为秦国的核心决策机构,兼具审核机制,郭毅、苟武、王猛、薛强、杨间、王墮、朱彤等臣,包括仍將驻守秦州的苟雄,都將掛职“御政大臣”。
如此三台一府,形成新生苟秦政权的核心权力机构,统治关內外十数郡,数百万民。
隨著时间的推移,苟政真正为人所认可、追隨、效忠的东西,也日益显露出来,正是这些万象更新的志向与作为,其所呈气势,绝非一般割据政权所能具备。
夜幕降临,含光殿內,灯火通明,苟秦王朝的功勋大臣们,齐聚一堂,推杯换盏,为秦王贺,为秦国贺,也祝贺他们自己。
气氛相当火热,大部分人都沉浸在白日授封的余韵之中,不论勋爵,还是官职,总是值得欣喜的。
但苟政一人智计,又岂能兼顾周全,他的授赏安排,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一眾功臣勛贵之中,总是难免生出不满情绪的。
而敢於在大殿之上吐露的,也只有那干苟氏亲贵了.....
“我从潼关时便追隨秦王,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如何封不得侯?竟不如苟安那小子,他有什么功劳,入关之后,天天在临涇享福...:..”苟威显然是喝了不少酒,面红耳赤,大吐苦水。
与其同坐的,乃是苟旦,他嘴里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话:“辅国、辅弼二將军自无法並论,郭长史乃主公妇翁,算他辈分高,苟安怎么都是自家人。
其余授封將军,也都有战功,就是薛强也曾率军拼杀,那王猛凭甚?如何与我等並列,难道就因为秦王宠幸?
幸进小人!小人!”
大概是二人声音有些大,左右两侧席位的人都停下手中动作,惊讶地望过来。一道人影,走到二人面前,盘腿坐下,却是授封部阳伯的虎责將军、右军领军苟须。
见二人目光投来,苟须倾身向前,以只有二人听到的声音,恶狠狠道:“这是什么场合,你二人再敢狂言,休怪我心狼拳硬!”
说著,苟须还扬了扬拳头,一副要打人的样子。
凶狠的发言中,又何尝不是忧虑与告诫。苟威、苟旦见状,先是一愣,互相看了眼,苟威汕汕一笑:“自下情况,的確是不一样了,话也不让说了,动輒要人性命.....”
苟旦与苟须,曾是苟胜魔下最亲近的族部,当年与苟须关係也好。但如今,
时移世易,看向苟须的目光也生疏冷淡许多,一副调侃的语气:“当年兄与弓蚝堂上斗殴,真是威势凛凛(实则被按著暴揍),今日要將威风耍在我等弟兄身上?”
出人意料的,苟须並未被苟旦混不吝的发言给激怒,只是深深地盯了二人两眼:“奉劝一句,当知恩惜福。我言尽於此,听与不听,全在尔等!”
说完,苟须起身,拿著酒杯走开了,也正是去找弓蚝拼酒..:::
望著其背影,苟威、苟旦再度看了看,漠然良久,心情不佳,酒不好喝了,
也没敢继续抱怨。
“吃酒!吃酒!”还是已有些大腹便便的苟威,率先回神,招呼道。
“一言定荣辱,一言断生死,秦王,秦王啊....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