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称王倒计时(2/2)
说这番话时,苟政脸上大抵就写著两个字一一野心。而郭毅只脑筋一转,便恢復了从容,拱手道:“倘若此,主公当前之名分便不足了,还请主公更进一步,上尊號,称王建制!”
劝进这等重要的事情,从郭毅嘴里吐露出来,竟显得这般平静,乃至理所应当。显然,此事至少在关中集团內部,已然达成共识。
否则,郭毅也绝难表现得如此淡定,经过关中集团在苟政称王称帝之事上的反覆拉扯,大伙早已做好了迎接效忠新王的心理准备,这也是上上下下期盼已久的事情。
而此时的苟政,在经过诚桥大捷的破障洗礼之后,也再不掩饰其心思,甚至直接问道:“不知郭翁觉得,孤是称帝,还是称王?”
迎著苟政目光,郭毅回答得很肯定:“称帝目標太大,很可能彻底激怒晋廷,引来征討大军,以老夫之见,不若暂且称王,既立名號,亦可进退自如!”
对此,苟政忍不住笑了笑,道:“诚桥之战后,孤与晋廷已然彻底决裂,他们的征討大军,早晚会来,孤也正等著。既如此,称王称帝,又有多大区別?何况,称帝对晋廷声望之打击,不是更大?”
闻此言,郭毅则提醒道:“主公当知,这天下,除了占据南国半壁之晋廷,
还有坐拥河北之燕国。
若只普廷北伐,任他几路来攻,主公皆可效前法,据关河形胜以拒;然主公称帝,倘吸引燕军来犯,则大大不妙,即便燕王自立之心,也已是人尽皆知,他当前仍举晋旗,称晋臣......”
“慕容偽显然志在天下,难道孤称王,就不会招其来犯吗?前者略我河內,
攻我职关,害我忠臣將士,已是血淋淋的教训,难道对燕国,孤还能抱有期望?”苟政冷冷道。
对此,郭毅老脸上儘是认真:“主公该竭力避免的,是晋燕同时来犯!”
这话自是获得了苟政的认同,只见他沉吟少许,突然抬首,说道:“郭翁以为,孤若给慕容偽去信一封,劝其称帝如何?”
这个想法,可有些出乎郭毅意料,毕竟前一刻,苟政还满满一副將燕国视作生死大敌的样子,这便要送去一颗蜜枣.....
不过,细思此议,郭毅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可起四两拨千斤之效。
还是多瞅了苟政两眼,见他面色淡然如常,毫无羞耻之態,轻笑两声,拱手赞道:“主公此议甚妙,堪为移祸河北、借力打力之妙招!
倘慕容偽称帝,主公称王,则三足之势立成矣!届时,不需与燕国交好,只需燕普交恶,我关右承受之威胁,便能减半!
主公前蒙耻辱,仍能含羞蒙耻,出此计议,足见主公胸襟之开阔,见识之深远”
“好了!好了!”苟政连连摆手:“郭翁也不必往孤脸上贴金了,孤没有那么多胸襟与见识,只是习惯於从实际出发,习惯於利益最大化罢了。”
“那,孤便主动抬一手慕容偽?”眼珠子转悠两眼,苟政问道:“只是,谁堪为使,前往蓟城?”
“时下三府僚属,皆有忙於公务,无暇他顾。记室赵焕有其才,只是尚在守孝,即便主公夺情,乃父亡於燕军之手,也不適合.....
》
郭毅也稍显为难,苦思冥想几许,道:“降服之臣,未足信任,新纳之士,
才干未显,资歷亦有不足。”
听郭毅在这里念叻,苟政连连摆手,道:“孤用人,从来不拘一格,郭翁直接说人吧,孤可听说了,你很看中几名降臣!”
见苟政点破,郭毅也不尷尬,只是浅浅一笑:“略阳梁安,虽属氏族出身,
然才识俱佳,可堪为任!”
梁安..:::.苟政心中暗暗念叻一声,对从氏接收的那批人才中,梁氏算是极具代表性的了。將近一年时间下来,也默默观察著,以梁安为首的梁氏族人,
还算安分,对投身苟氏魔下,也相当积极。
衝著这份態度,或可给他一个机会!当然,也是一项考验。
念及此,苟政拍板道:“就派梁安去!还有,据闻梁氏族人中,还有一个梁平老,也颇具才干,名声不小。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观察这么久,岂能再让人才蒙尘,孤欲启用之,郭翁事务繁忙,就先让他到刺史府衙下任职吧!”
“诺!”郭毅笑应道。
这於郭毅而言,却是一个意外之喜,他手下也正缺人了,尤其是真正的才干之士。梁平老,也是在关东闯荡,在战火中淬炼过的人才。
至於梁氏氏人出身的身份,对当前这个胡夏交融的关中集团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胡夏矛盾固然有,甚至根深蒂固,对胡人的排斥也是客观事实,但就当下,
还远未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如郭毅这等位居高位的大臣,甚至能予以更多包容与接纳。
“再说说称王之事吧!”拉回话题,苟政轻吁一口气,认真地问道:“郭翁觉得,何时称王为宜?”
对此,郭毅更是侃侃而谈:“眼下,长安宫室,已然收拾完毕,各项仪制虽有欠缺,但仍在完善,主公隨时可以称王。
不过,主公称王,乃是关乎文武臣僚、三军將士乃至关中黎庶之大事,还需一场典礼,这需要筹备。
另,主公称王之后,必定封赏功臣,安排百官群僚,也需充分考量,准备妥当。此番东出大战,各军將士立功颇多,待其凯旋,正可与主公称王,二喜事並办.”
郭毅一通议论,就是不说个实数,苟政都有些无奈了:“孤知晓仍需时间筹备,但总该有个期限!”
见状,郭毅老脸上露出少许尷尬,而后想了想,拜道:“虽有些紧张,或可定在来年正旦日。开年第一日,亦关中第一件大事!”
“好!”对此,苟政利落一个字回答,而后吩附道:“接下来,称王典礼、
仪制及各项筹备,就劳郭翁领衔操持了!”
“诺!”郭毅面带喜色,自是乐意之至。
“最后一个问题!”苟政的声音变得低沉:“新制钱幣上,该铸何字?”
对这个问题,郭毅倒是给出几个建议,但苟政都不满意,都乾脆地否决了。
直到郭毅问起时,方低悠悠地吐出心中所想:“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