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市税粮税,捷报西传(2/2)
从清丁编户,到税吏队伍组建,在苟政的支持下,王猛也一步步完善著长安的財政系统..:::
至於薛强,则是苟政感到身边人才不够用,特地將他从冀县调回长安。此前,薛强奉命西行,协助辅国將军、秦州刺史苟雄,对秦州驻军进行授田编户工作。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眼下秦州驻军中,除中军系统之外的各营將士,其授田已基本完成,在略阳、天水二郡获得田產,並投入经营运作,薛强在其中组织协调,功劳甚著。
此番回长安,苟政却是另有要事委託,他將负责外成中军將士在关中授田的实质性工作。这件事情,关乎到外成中军各营將士的稳定与切身利益,此前苟政也曾与苟武討论过,並很快掌出了具体操作与补偿条款。
不过,由姚羌来袭,洛阳战起,苟武亲率大军出击,不得不耽搁下来。但苟政始终记掛著此事,一点也不敢大意,局面稍微稳定,便开始著手推动。
这自然不是一件轻鬆的差事,苟武与诸多大將不在,而留驻关中的,又多有其他任务。数来数去,苟政原本考虑让段陵负责,但其人资歷、地位都有不足,
再加上还在负责各地军户府组建运作之事,实则脱不开身。
最终,苟政又想起了薛强.:::
西堂內,由各屯营提供的渭河沿岸屯田分布图,就掛在那里。主臣三人站在图前,王、薛二人参谋,苟政则像一个宰分猪肉的屠夫,在图上交待著外成各营大致的授田范围。
而“城桥大捷”的呼声,由远及近,传至堂间,主臣三人自然被惊动了。知晓前方军情的王猛与薛强,忍不住对视一眼,都发现了对方眼神中的少许异样。
苟政表现得很平静,暂时放下事务,开动步伐,缓缓走至堂前等待著。少顷,军骑信使在卫兵的引导下,到澄心堂前参拜,呈上捷报,口述军情。
打开军情帛书,苟政目光快速瀏览,很快,一直从容的面庞上,露出了少许笑意。但是,苟政依旧矜持著,將手中捷报传视王猛、薛强二人,以一种悠然的语气道:“德长与眾將士不负所托,已破晋军!”
军报上所记內容,自然不像苟政说得这般简单轻鬆,对作战过程与结果,还是有比较详细的记录。
而阅览完,王猛立刻压下心头悠然而生的涟漪,赞道:“德长將军真乃將帅之才,诚桥之战,深谱用兵之道啊!此番大破普师,必將名震天下!”
薛强稍一思索,也说道:“此战之后,我秦军崛起,主公雄峙关西,与普燕並立,已不可阻挡!”
苟政浅浅一笑,摆摆手,一副不足为道的模样,道:“比起我军过往战绩,
诚桥一战,却也不是什么盖世奇功。
不过,孤怎么也装了几年晋臣,这一仗,也算是对过去几年的一次总结了!
自今而后,我秦军就是官军,是王师!
那劳什子的大义正统,我们自己掌握!”
此时的苟政,还真有几分霸气侧漏的感觉,王、薛观之,也是颇多感慨,以二人见识,自然知晓此战,对於苟氏文武將士与关中士民来说,有看怎样深刻而重大的意义。
王猛此前所议“立国之战”,可不是简单说说的,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他们这些心念正朔的北方才土,心情自然难免复杂。
而要摆脱这种心绪,最好的办法,恰如苟政所言,將秦军变成真正的官军、
王师.::
“来人,將此捷讯,通报我关中治下所有文武將吏、兵民百姓!”苟政朗声吩咐著,却是要“普天同庆”。
转脸,看向王猛,苟政又以一种玩味的语气问道:“景略,以你之见,此战结果在关中传开之后,各地士民会是怎样一种反应?”
对此,王猛思吟少许,拱手道:“人心难测,不过,以在下之见,此战过后,关中民心至少有一半,將归主公!”
“那剩下一半呢?”苟政不禁好奇。
此时,薛强开口了:“此战大破晋军,灭其威风,伤其国格,晋军必有反制!待主公挡住晋廷反扑,再破晋军,剩下一半民心,自当归附!”
二人所阐意思,苟政当然能够领悟,想了想,发出几道轻鬆的笑声,调侃道:“孤倒是希望,晋军反扑之到来,能够越晚越好,最好不过仍由殷浩主持。
只是不知,此战之后,殷浩还能否保住北伐大权..:::
3
这几年,薛强对晋廷局势更有仔细研究,闻言,轻笑道:“战败的乃是谢尚,而非殷浩!因而,此一战当不至於让殷浩直接倒台,不过,今后殷浩將如坐针垫了。
建康朝廷想要压制江陵桓温,也会越发困难..:.
“桓温.....:”苟政嘴角呢喃一声,再提起这头猛虎,他显得从容许多了,
甚至开起了玩笑,道:“看起来,在压制桓温之事上,孤与晋廷,实则处在同一立场。
只可惜啊,比起桓温,还是殷浩、谢尚之流好对付些,否则,孤是真不愿意影响了这位殷中军的声望与地位啊!”
听苟政这么说,王猛、薛强俱是莞尔,嘴上发出两声轻笑。或许此事真的好笑,紧跟著苟政也大笑两声,再之后是主臣三人的大笑。
笑声中的畅快之意,周遭的僚属、卫士、僕从,都仿佛能感同身受。
良久,笑声渐消,苟政冲王猛道:“不管关中士民对此战反应如何,今岁秋税,需按丁口,给孤收上来,一斛一斤,一粒一粟,也不能少!”
见苟政严肃,王猛也满面正色,简洁有力一个字应道:“诺!”
“通知三府僚属及留守將校,半个时辰后,澄心堂大议。需好好议一议,如何巩固前方將士拼命挣来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