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此战之后,谁王谁寇(2/2)
“子戎言重了!此番能破晋军,你当居首功,若无你英勇作战,献计筹谋,
想要击败普军,获此大胜,恐怕也不会这般顺利!
至於谢尚,得之我幸,失之也未必是坏事。此战之后,我军与普军彻底决裂,成为生死仇,將来绝少不了交锋对战,若晋军主帅儘是这样的高门名士,
这仗可就好打了....
一”
邓羌闻言,却也不由笑了,表情轻鬆了,但转而又恢復严肃,言语中始终透著一抹不甘:“话虽如此,走脱了谢尚,以及晋军残部,此仗总是不算完胜!”
“子戎却是贪心了!”苟武哈哈大笑两声,左手伸出,指看暮色下的颖水,
道:“將士们已经足够尽力,毕竟不能让他们下水追敌,此非战之失,实不必介怀!”
邓羌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抹不开面子罢了,拧眉道:“若非姚襄小儿,谢尚决然脱逃不得。不曾想,为救谢尚,姚襄竟那么捨得,不惜伤亡为其卖命!”
苟武也大概猜到了什么情况,说道:“看起来,姚襄是打算彻底投靠晋廷了。不过,北將南投,向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凭其败残之兵,短时间內,绝难再对我们造成威胁,此人可以暂时不管!”
邓羌微微頜首,抬眼望了望夜空,星光暗淡,但十四的月亮已然足够饱满皎洁“明日便是中秋了,只可惜此战大捷,却难作为中秋献礼向主公报捷!”邓羌道。
苟武著笑意:“主公眼下,只关心胜败成果,怕是不在意什么节庆。不过,此战之后,总是可以给主公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不知都督下一步,意欲如何行事?”邓羌顺势问道。
苟武想了想,道:“东出以来,已然数月,自夏入秋,从洛阳打到许昌,越打越远。虽获此捷,但將士多已疲惫,无力再战。
何况,关东实非久留之地,该考虑班师之事了。暂且於许昌休整,向长安报捷,等候进一步命令,还需看普军下一步动向。
谢尚虽败,但殷浩犹在,不过,就此公之表现,已无足大患。在此之前,征粮揽眾之事,要迅速著手安排...
顿了下,苟武又悠悠嘆道:“此战之后,也不知还需多少年,我军才能重返中原?”
事实上,这也是秦军第一次,真正深入中原。
邓羌显然不只是一员猛將,也很能体悟苟武言语中透露的意思,稍一思索,
以一种沉凝近乎冷酷的语气道:
“主公前令,此番东出,以揽眾徙民为要,破敌击贼为次,今晋军败绩,已经无法制衡我军行动。
以末將之见,不若在撤军前,將许昌及周遭郡县所有人畜財货,尽数西迁將之搬空,实我以虚敌......”
听此言,苟武眉毛稍微颤了下,扭头认真地看著邓羌,面对的却是一双平静的眼睛。
对视几许之后,苟武幽幽说道:“如子戎建议,十年之內,我军也不用想著重返中原了.....
1
?
邓羌轻飘飘一项建议,背后却是成千上万中原土民即將遭遇的苦难,通过军事与暴力挟制的人口迁徙,其过程伴隨著的绝不是温情与安寧,流离、混乱与死亡才是常態,何况,秦军的行动本身就带著掳掠目的。
就拿正在充州境內上演著的由杜郁主持的对中原士民的迁徙,早已是骂声一片,秦(苟)军的名气,甚至比当初符氏的穷兵武、肆意盘剥还要臭。
至少,符氏掠夺归掠夺,没有强求所有人追隨,而秦军却像一头贪婪的餐餐,將兵锋覆盖范围內的一切人畜与財货都打包带走,彻底的吃干抹净,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这样的所作所为,是极其遭恨的。
当然,苟武也就聊表感慨,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乱世经歷练就的铁石心肠,足以让他们漠然面对困难,冷酷製造苦难。
而对於苟武的感慨,邓羌也以一种相当淡定的口吻说道:“十年之內,主公当力图巩固雍秦,平定关右,彻底形成鼎足之势!十年之后,关东士民,又还有多少人能真正牢记仇恨呢?”
一边商谈著东出秦军的下一步计划,很快便到达设立於颖水之畔的临时营地,哪怕夜幕已至,仍然乱糟糟一片,但隨著苟武的归来,胜利者的欢呼此起彼伏,响彻秋夜。
苟武也趁势宣布,明日打扫完战场之后,前往许昌,到谢尚营建的大营之中,大庆三日,搞劳三军。
在秦军將士享受著胜利的果实之时,晋军这边,怎一个仓皇了得。在姚襄的拼死维护下,谢尚终是逃出升天,最终只带著残卒,与姚部步军合兵一处,直到郗曇此前兵败的口,方才停下喘口气。
而这个时候,谢姚两军加在一块儿,也只剩下万人上千。谢尚儿百,姚襄近万。在与秦军的斗之中,姚襄已经竭力保存实力,但连番交战下来,仍旧损伤颇重。
前前后后,折损了四五千人,对姚部所剩无几的力量来说,又是一次重创。
不过,到了这个地步,每减一员,也是对姚部的精简与淬链。
比起晋军,姚襄在此战前后,可显得聪明多了.:::
在口,郗曇所率南撤舟船,终於与谢尚残军相逢,派轻舟將谢尚接上船后,调转船头,经口继续向颖水下游驶去。
而这个过程中,姚襄继续展现著他的忠实与义气,率领部卒,沿岸策应守护,直到抵达颖水之畔的西华小城,略作停整。
正欲遣人联络项县的殷浩,却闻殷中军听说谢尚败北,已率禁兵南归寿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