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苟秦 > 第303章 二使

第303章 二使(2/2)

目录
好书推荐: 葬心雪 (古言H) 侥幸(骨科) 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 重生之末世孕子 从岛国开始的华娱 婬神佑春(古言NPH) 穿越诸天万界 你不能只在吃铁桿庄稼时才爱大清 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 暗恋过期

注意到苟政那淡然的反应,耿儼心中竟也有种莫名的失落,但很快稳定心神,再拜道:“多谢秦公!”

“主公,在下以为,耿儼適才所言,不无道理,萧敬文若被晋军扑灭,倘桓温谋我,梁益之师北上,將无阻碍了.....:”耿儼告退之后,侍候驾前的通事程宪,主动说道。

“孤又何尝不知!”苟政则以一种冷静的语气,缓缓道来:“如果可以,孤自然希望,萧敬文能长久坚持下去,但实在力有不逮啊!

德长领军在外,秦州之师需兼顾陇西,关內守军更不可妄动,否则治安无法保障。纵如那耿儼所言,遣一偏师劲旅,做出进攻汉中的態势,或许能牵制梁州兵马,但成都与江陵之师,岂受影响?

萧敬文的败亡,是不可挽回之事!萧敬文能在城割据数年,不是他有多强大坚韧,而普军未下死力罢了。

而今,成汉已覆灭五载,益州之地在周抚治理下,局势也日渐平稳,此番桓温更不惜动用江陵精锐,其剿灭萧敬文决心可见一斑,孤还没有自负到能於千里之外阻晋军兵势!”

至於萧敬文覆灭之后对我关右的影响,自然是有的,然只需司马勛在梁州一日,梁益之师便难成大患!”苟政也语气篤定,就是对司马勛不够尊重:

“周抚自是一代名將,戎马傻,文武全才,但益州初定,益州之师想要过梁州伐我,却也没那么容易。

何况,桓温固然气势滔天,督领江汉八州,但若说八州土民资物,全然任其调用,如臂驱使,却也言过其实。

只要荆州之师不动,所谓晋军北伐,於我便无关要害......

听完苟政的讲述,程宪双目中异彩连连,严肃面孔上绽开笑容,躬身讚嘆道:“原来主公,早已深明利害,洞若观火,在下佩服!”

关中集团在不断壮大,苟政的个人能力与素质,也在不断成长进化,到如今,隨著权势的增涨、地位的巩固,他也蜕变为一个真正的梟雄,坐守关內,窥伺天下,从容布子,风浪不惊。

而他这种变化,正逐渐从军政大事的应对处置中展现出来..:::

“再者,这几年战事频繁,变乱不断,关中始终难以得到真正的治安,孤也越发认定,关中之治,不在短时间扩张多少城池土地,而在充实人口,勤修內政,建制约法,巩固雍秦......“

缓了口气,苟政又以一种严肃的口吻说道:“此为固本培元、奠基肇业之战略,任何决策行动,都不能违背!”

“主公英明!”程宪拜道。

然而,话虽说得坚决,对蜀中之事,苟政也不是全然如嘴上那般看得开,心中多少带有些遗憾之情。

欲鼎足而立,必先固关西根本,然欲爭天下,则必先取巴蜀,这是写在歷史中的答案,苟政自然会抄。

只不过,不管是是实力,抑或是时局,都不足以支撑谋取巴蜀的野望,因此,对萧敬文之事,苟政基本也只能看著。

或许能够施展一些其他手段,比如建议耿儼去武都向杨初请援,但这种办法,难起实效,至多隔靴搔痒罢了。

此刻,苟政不禁想起了刘秀,想起了曹操..:::

他自然无法体味魏武那句“人苦无足,既得陇復望蜀耶”是怎样一种感受与心態。

因为,关中集团到目前为止,连陇西都尚未完全平定,又如何敢三心二意,

不自量力去窥伺巴蜀?

而这种情况,於苟政而言,则更显憋屈.::

这个天下支离破碎,烂得太厉害了,意欲重头收拾河山,那是每一步都充满泥泞,艰难无比。

不过,就连萧敬文都能看出桓温对关中的威胁,拿“唇亡齿寒”之典来劝说自己,苟政又怎能不上心。

甚至於,苟政已经感觉到,桓温距离他的脚步,正越来越近。起初,苟政还存有一定侥倖心理,还期待著,桓温北伐,会先选择其他目標,毕竟天下局势的发展已有別於歷史。不过,到如今,苟政已打消了幻想。

桓温的北伐路线,是受地缘政治影响的,而他虽是“普家”豪杰,並且到眼下仍维持著一张晋臣的假面,但关中集团早已走上“前秦”的路子了。

从眾將劝进,收藏玉璽,再到偕越称公,苟政在反晋的路途上狂奔,这一点,恐怕长安稚子都知道。

这也必然招致桓温的打击,而关中与苟氏,也够资格成为桓温捞取政治资本与威望的目標了。

眼下桓苟两方的情况是,桓温必有谋苟之意,苟也知其有谋己之意,只是,

苟政希望爆发的时间能拖延久些,越晚越好.....

念及桓温的威胁,苟政立时联想到了桓温来使,是桓温魔下幕僚,从事罗友。其人已至长安三日了,苟政一直避而不见,差人陪同。

“派人,召王杨之来!”从沉吟中回神,苟政对程宪吩咐道。

王杨之,这个琅琊王氏子弟,自当年被殷浩派遣,北上河东封赏苟政,便一直滯留北方,不曾南返。

起初,苟政为了最大化利用东普的影响力,提高入主关中的可能,便將王杨之强留在身边。打进关中后,还一度让他,拿著詔文,凭他王氏子弟的身份,到关中各家豪右拜访,收买人心。

待关中局势渐定,王杨之也曾找到苟政,希望他能遵守诺言,派人护送他回江南,然后,苟政食言了。

苟政觉得,身边需要有一个对江表事务熟悉的人,仅靠使者往来,以及少量间探,根本无法全面深刻地了解其情况。

而王杨之,虽然也有谈玄弄虚、清谈阔论的毛病,但出身王氏,对东普许多事务,尤其是上层的一些见闻,还是比较真实的。

同时,能够得到殷浩的认可与讚赏,至少说明王杨之在学识上,底子还是深厚的。左右,苟政也不是要他当个实务官,用其身份、见识罢了。

当苟政提出要留下王杨之,並委以“重任”时,王杨之那张俊脸顿时垮了下来,当场撒泼,但他的细胳膊,哪里拧得过苟政的大粗腿於是就这么留了下来,在苟政身边担任“顾问”,苟政也知他不情不愿,后特地找了两名美女送给他,王杨之方才舒服了些。

这几年,王杨之在北方,除了时不时被召到苟政身边,咨以南方事务,有南面来人时,偶尔也负责接待,比如此次罗友来使。

目录
新书推荐: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在男团选秀成为万人迷女导师 就是要宠坏你 隐形大佬她超乖的 操控爷爷过草地,祁同煒逆天改命 很好睡(1V1H) 他心上的小娇软 假千金回家以后 你五元自助饭店,帝王蟹什么鬼? 你有乾弟弟,我有邻家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