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吕氏父子,秦燕衝突(1/2)
第279章 吕氏父子,秦燕衝突
“王景略现在何处?”和煦春光丝丝缕缕涌入府堂之內,苟政心情上佳,放下一卷新批覆好的文简,扭头问记室赵焕。
赵焕也正在整理新送达的军政奏报,闻问,心中暗道,短短几日功夫,
这是秦公第几次询问王猛?
念头急转,年轻的面孔上露出一抹俊雅的笑容,答道:“稟主公,王军师现下,应在郑县清查丁口!”
“嗯!”苟政頜首应了声,而后吩咐道:!“军师那边的情况你盯著点,
有何情况,及时反馈。另外,给郑县令李绪发一道文,让他全力配合军师工作!”
“诺!”
王猛的效率是很高的,自澄心堂夜谈定下治政基调后,翌日便走马上任,几天的功夫,便组织起一支清户“纠察队”。
苟政兑现了他的诺言,全权下放,全力支持,一应僚属吏卒,悉由其挑选,所需后勤供给足额发放,苟政甚至直接在秦公府內划了三间房,专供其办公。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工作队伍组建完毕之后,王猛很快便带人投入到新一轮的户口清查中,
並且亲自出马,选定郑县作为第一站,意欲將之打造成一个户口清查的范本。
临行前,王猛向苟政辞別,说以意图,苟政自然全力支持。王猛深知,
此去郑县,可能会闹出些乱子,对此,苟政的態度依旧坚决,哪怕把郑县掀个底朝天,也没什么大不了,只需记得再摆正即可.....
值得一提,在王猛挑选的僚属之中,有氏豪吕婆楼、吕光父子。吕婆楼此前奉健之命,秘密潜入关中搞间谍工作,结果在苟威身上翻了船,失手被俘。
鑑於吕婆楼在“歷史”上的名气,苟政並没有杀他,也没劝降。后来在苟双方相持於关河一线,苟政將关中叛乱討平之后,突来灵感,使了一道反间计,致使符健生疑。
那时候的健,已经是一头伤痕累累的困兽,敏感多疑,凶狠残暴。得知是因为吕婆楼的“出卖”,而导致关中內应举事失败,荷健自是暴怒不已,於是下令自全军诛除吕氏。
在枋头氏眾之中,吕氏也算“名门望族”了,颇具威望,人数也不少,
连族人加部曲,男女上千。
而这些人,大部分都被健诛杀,只有吕婆楼长子吕光临危见机,率领少部分吕氏族部,逃出升天,吕氏由此,元气尽丧。
在空前的仇恨情绪驱动下,吕光与族人,后来在弘农挑动早已不堪流离、飢饿、困苦的符氏部眾,掀起一场对符氏的叛乱。
当然,一群乌合之眾,缺兵少粮,根本不是氏军对手,被生率领的氏部精锐击溃,吕光也率残部,东逃至洛阳境內,继续与符氏留守河南的军队抗爭。
那时的伊洛,饱受战火茶毒,绝大部分地方都成绝域,吕光那几百人的残部,別说与洛阳的氏军抗衡了,就连粮食补给都成大问题,最后几乎沦落成一批草寇,在河洛的山野间艰苦求生。
直到苟符大战结束,关中大局奠定,河洛也重新被苟军占领,吕光方才率眾出山,那时只剩下不足百人部眾了。
几乎没有犹豫,也没有更多其他选择,吕光率领一干饥寒交迫的散卒,
前往洛阳,投奔苟军。
那个时候,苟政任命的河南太守、洛阳总管杜郁初履任。得知消息后,
亲自接见吕光,並给他的残部提供食物与炭火。
对年方十五,但少年英雄的吕光,杜郁十分欣赏,热情招待一番后,出具书文,让他去长安。而杜郁如此態度,除了爱才之心之外,也跟吕婆楼已经投靠苟政有关。
永和七年那个冬天,对略阳吕氏来说,是个异常惨澹的季节,族部死亡略尽,最终隨吕光至长安的,只有六七人。
看著那大猫小猫三两只的景象,即便早有心理准备的吕婆楼,也不禁悲从中来,痛哭不已。吕婆楼的妻妾、兄弟、族人,包括几个幼子,都死在变乱与流离之中。
那个苍白冬季间唯一一抹温暖,大抵是父子重逢,並且,在被苟政接纳之后,还保有復兴的可能。
灭族显然是吕婆楼投靠苟政最直接的因素,並且將滔天的仇恨,都涌向符氏。去年,苟政选择对所俘氏子弟斩尽杀绝,这个最终决策固然是苟政下的,但其过程中,吕婆楼还出了一分力。
正是吕婆楼,將氏及与其联姻的李氏、强氏、苟氏这几个氏人大族的底细,全部透露给苟政。
这直接导致,被俘的几家氏豪,少有存活,尤其是各家族人,几乎被团灭。而这几家氏豪被灭族,连带看元气几乎丧尽的吕氏,也意味看当初东迁中原的枋头氏人势力的彻底崩盘与衰落。
要知道,这些氏豪,可是氏人中的精英阶层,氏人的上限如何全靠他们的带领。有比较幸运的,比如以梁安、梁平老为代表的略阳梁氏,梁氏子弟虽然在大战之中死伤不少,但毕竟逃过了战后的清算。
梁氏家族,对被牵连灭族的李、强、苟氏,直觉后怕,脊背生凉。因为,健此前已有就下一代与梁氏结亲的意思,以加深两家关係,只是因为局势未寧、西征事大,而耽搁了。也就是这份耽搁,否则,战后梁氏也大概率在清算之列。
而苟政,在彻底打断东迁氏人的脊樑之后,对余眾收编消化的难度,自然也大大降低,尤其有吕、梁二族当表率。
对吕婆楼,苟政本是有些疑忌的,毕竟下杀手的虽是健,但设谋策动却是他苟政。不过,在见吕氏父子將所有仇恨,都倾泄到符氏身上时,方才勉强放下警惕。
此番,王猛向苟政討要吕婆楼作为清户僚属时,苟政也没有拒绝。隨著对俘获的那十数万荷氏军民眾消化吸收完毕,对其中的一些精英人才,苟政本也打算启用。
或许缘分本由天定,在苟氏的旗帜之下,王猛与吕婆楼二人,依旧结为好友.::::.在吕婆楼隨王猛东赴郑县公干之时,其子吕光,也被调至秦公府宿卫,这既是对吕光的看重,也有质子的意思。
事实上,王猛还向苟政討要过一人,在苟武帐下担任司马的任群。只不过,苟武不愿放人,苟政也不好强迫。
当然,苟武那边军令、军政、军户之建设,也是一大摊子事,任群作为其重要助手,当然不可能让给王猛。
对於此事,苟武甚至私下里对任群说,如果是调到秦公府,到苟政身边听办事务,他绝不阻止任群的前途。
但是王猛,別看他受到苟政特殊的看重与信任,但在苟武这里,还不够格.:
“拜见主公!”
“德长来了,坐下说!”见是苟武,苟政亲切地表示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