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对抗开始,冉閔败亡(2/2)
如今,赵琨已贵为河內太守,主持二郡军政,赵焕也因为不错的刀笔,
以及踏实的作风,一步步提拔为苟政身边的重要属,父子二人,並受看重。
“赵焕,擬三道公文,做好记录!”苟政抬指,肃容吩咐道:“其一发往河东振武將军陈晃处,要求他加强职关方向防御,严防燕军来袭。
其二发往河南太守杜郁处,让他派人南下许昌,与张遇取得联繫,表以支持之意,若许昌难以支持,可率部向洛阳迁移。
另外,关於豫州战况,罗文惠所部可適时动一动,不过目前河南兵力疲弱,还需审慎,以伊洛安全为重;
其三发往河內.:...汝父赵琨处,让赵太守加快对河內、汲郡二郡士民的西迁动员工作,自冀州西投之流离难民,全部迁往河东。
总之,儘可能將山东之民,迁至山西安置,真到危急时刻,河內二郡可以放弃,不要捨不得,孤只会酬其得民之功,而不会问其失地之罪,此意定要写明!
暂且如此,你稍加斟酌用词,交由程宪审核无误后,便快马发出吧!”
苟政吩附间,赵焕手中拿看毫笔与木读记录看要点,待其讲完,立刻应道:“诺!”
心中则微微一松,他父子二人同任苟政,投效以来,多经提拔,尤其是乃父赵琨,得以主持河內二郡事务,为此也深怀感激。
不过,去年赵琨受命东去之时,父子二人也曾就此谈论过,河內之任,
虽受重视,却也危机四伏。
为了回报苟政对父子二人的恩遇,也为了赵家在关中集团的地位与发展,赵琨慨然赴任。半年来,赵焕身在长安,为此也常怀忧心,深恐其父有失。
如今,有苟政这道命令背书,真有事,其父可操作的余地就多了,可以灵活决定,而无需困於“守土之责”,对其个人安危也是一份保障.....
不管赵焕那欣喜的心理活动,苟政交待完后,则有“一念天地宽”之感。不管愿不愿意,与晋燕两强势力之间的对抗,就此正式开始了。
可以想见的,关东局势走向將日趋明朗化,但隨著普燕秦三方接触以及必將展开的衝突、角力与对抗,接下来南北形势发展依旧复杂多变,难以预料,关东尤其是中原地区,还会混乱一阵子。
而值此大爭之世,显然不可能完全苟看发育,那失之被动,且对手也未必会放任,最典型的,氏西进放手一搏,就没跟苟政商量...:,
但不论如何,苟政定下的发展基调不会变,稳守山河,巩固根本,至於其他,则因时顺势而动!
於当前则是,关东越乱越好,乱则越久越好,那样苟政便可以获得更多恢復发展、立法建制的时间,积蓄更为强大的力量,以应对各方挑战。
苟政接下来一切主动性的决策与举措,大抵也围绕著这一点展开。
为此,苟政脑海中甚至考虑起,对鄴城的冉閔施以援手,让他不要那么快被燕军灭了。当然这闪逝的念头,迅速被掐灭,且不提与冉閔之间的深仇大恨,就此时的河北,苟政敢往山东派兵,那无异於送菜。
如果想给燕国找麻烦,拖慢其扩张的脚步,冀州完全顾不上,青州鞭长莫及,并州那边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哪怕已方暂且无法图谋,也不能让其轻易攻取.::::
“来人,去將长史与辅弼將军请来!”又经过一阵细密的思考,苟政肃声道。
屯垦,授田,军户府设置,以及新税法的確立(关中各地税田),称公之后,更多制度法律上的准备......各项事务,都需加速推动了。
虽然操之过急往往会產生后遗症,但对现下的苟政来说,时不我待!
就和苟政估计的一般,面对燕军的再度南下,冉閔根本支持不住,其败亡之速,也远超旁人想像。
事实证明,去岁冉閔能成功抵御燕军进袭,关键不在冉閔,问题出在燕军。此番燕军捲土重来,慕容准备充分,冉閔终难逃覆灭结局,这不是个人武勇所能挽回的。
困守邮城,孤立无援,粮草无继,军心丧尽,这等局面,再閔要是能撑过,那就没天理了。
仅仅在朱晃还长安三日之后,便有消息自河北传来,枋头的別部密探,
带来了最新的邮城战况:鄴城破,冉閔死。
在慕容恪大军面前,强悍无匹的冉閔,表现得有如一稚子,毫无抵抗能力。
冉閔本欲率眾坚守鄴城,挫其锐气,以拖待变,而后寻找破敌良机,一如十几年前羯赵伐燕遭遇惨败的棘城之战。
然而,每一种战法与策略,都有相应实施的条件,冉閔想要复製当初的棘城之战,显然是痴心妄想,如今的邮城根本不具备那个条件.....
慕容恪之围城,也没有消耗士卒性命强攻的意思,早已摸透鄴城虚实的他,果断採取攻心之计。
每日遣大嗓门的兵士,从四面八方高呼劝降,不时往城內发射劝降书信,更令人將蒸煮煎炸好的各类熟食运至鄴城诸门,诱魏卒来投。
只数日的时间,鄴城军民,出城投降者,难计其数,杀之不绝,逼得再閔下令,將各城门用木石、沙土封堵,方才稍抑叛逃。
然而,城门堵了,还可以从城头缝绳而下.:..:.经过慕容恪几番手段,
邮城很快就陷入彻底崩溃的边缘。
就是这样,慕容恪仍没有听从下属將领的建议,选择强攻,一举而下,
他甚至不想给冉閔任何反抗的机会..:::
到最后的时刻,冉閔命人,搬去碍物,再度率军而出,做最后的搏杀,
直衝慕容恪中军,想要藉此爭取那一丝渺茫的反败为胜的机会。
而最后追隨冉閔发起这决死一击的魏卒,不足三千人,不过在冉閔的带领下,还是爆发出了绝境困兽该有的战斗力。
然而,冉閔的这次拼命,並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面对冉閔所率魏卒的疯狂进攻,慕容恪仅有几千“连环马”便將其攻势抵挡住了。
其后,在各路燕军的合围之下,三千魏卒,被一一绞杀殆尽。在最后的战斗中,冉閔仍旧展现著其强悍武力,阵斩燕军三十余人,力竭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