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弘农土皇帝(1/2)
第190章 弘农土皇帝
杜郁东行之旅,过程並不如预期那般顺利,倒不是王墮等西归流民还有什么问题,流离到如今这个地步,他们实则没有多少“议价”能力了。
相反,身家性命都操持在苟政的手中,倘若苟军不予开关放行,接纳安置,
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他们的结局,与数以十万计死在西归途中的秦雍流民,並无太大区別。
当然,王墮等人敢於突破险阻,率眾而归,对苟政还是经过相当周全的审量与判断,也不虞被拒之门外。
波折出现在弘农太守苟威身上,作为当初潼关分兵时苟政魔下最主要的族將之一,这份资歷隨著苟氏集团的快速膨胀,也越来越吃香。
放在当前的苟氏集团来说,苟威其人,武力一般,谋略一般,脾性还时有乖张,但这些都不妨碍苟政为了增强对关中掌控力而委他以郡守之任。
当然了,苟威对苟氏集团的忠诚,早已形成对苟政的敬畏,以及他比苟起、
苟旦之流多几分脑筋,也是安排他驻守弘农这个东西进出要道的重要参考因素。
即便,苟威抽冷子总能给苟政带来一些“惊喜”。在驻守弘农的这半年间,
苟威的政绩可谓乏善可陈,在苟政极其重视的生產恢復事务上,並没有什么积极贡献,弘农郡內本地恢復,更多是靠著境內为数不多士民自发的养息。
值得肯定的,大抵是苟威並没有像一般军阀那般肆意侵害盘剥治下士民百姓,並且还带人把境內盗匪给剿了,恢復治安秩序,在此基础上,对弘农境內的生產秩序恢復形成了保障。
弘农郡內,有一些特別適合种植穀物的台塬,水土丰沃,营养富足,在稀薄的人口基础上,秋粮產出是可观的。
而长安在制定秋粮徵收政策时,再度免了弘农郡的进献,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这个冬季,苟威在养兵之余,弘农郡內那些小民百姓,也能大喘一口气。
同时,苟威驻守弘农之兵,也已扩充至三千卒,经他训练武装,战斗力比之长安中军也弱不了多少,其中毕竟有不少一路从潼关就跟著走到如今的族部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苟威虽然作为早期苟政身边的“三驾狗车”之一,但在苟政编练中军,强化核心实力的同时,他始终不在其列。
但在苟氏集团以及苟军內部,他的地位一直不低,手中掌握的实力也不弱,
对他以及其部下,苟政也没亏待。於是,苟威成为了如今的弘农“土皇帝”。不过,他这个土皇帝,在面对长安“苟公”的指令时,也不敢直接违逆。
但对其他人,可就不那么客气了,比如杜郁,苟威可记得,当初他们西进时,此人还曾率军抵抗,给贾虎的归义左营造成重大杀伤。
然而,不到半年的功夫,此人竟然摇身一变,成为苟政身边的重臣,安居长安,指手画脚。要知道,就连当初苟政礼遇郭毅,都曾被非议(郭毅曾率闻喜兵眾南下援救安邑),到解县柳氏之时,则滋生了更多不满。
浅薄、愚昧的苟氏骄兵们,其愚蠢的排外意识与心理,几乎是不加掩饰的。
与苟须、苟起、苟旦等人总是直接表示抱怨不同,苟威大部分时候,只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但要说以一种聪明开阔的心胸看待那一个个外臣外將,在苟氏集团占据高位,挤压他们这些族部老人的生存地位与空间,苟威还做不到。
於是,当杜司马快马加鞭赶到弘农时,狼狼地被苟威拿捏了,硬是在太守衙门前等了足足两个时辰,方才得到召见。这半天里,苟太守在干什么呢,与他新纳的姬妾调情,甚至在见杜郁时,还不忘让那姬妾坐上席,狠狠地折辱。
很难具体描述苟威的这种心態,但那种骄兵悍將的威风姿態,却是在杜郁面前耍了个痛快。当杜郁拿出苟政手令,让苟威儘快发兵派粮,前往新安援济西归流民时,苟威也显得漫不经心的,甚至扬言,早一天晚一天都不打紧,不过多死几个人罢了..:::
杜郁的涵养一向是不错,但听著苟威这种混不吝的话,也不由气血上涌,实在按捺不住,与之爭辩。然而,面对苟威的刻意为难,讲理显然是没用的。
於是,气急之下,杜郁直接拋开苟威,告辞逕往新安而去,临走前,只选下一句话:我奉明公之令而来,只当依令而行,尽力完成使命,太守请自便。
杜郁这一走,苟威初时还不在意,继续与姬妾调笑,还是心腹下属提醒了一句“杜郁可是有主公手令”,他的智商才重新在线。
並且越想越不对,越想越气,这个姓杜的,是给他上眼药啊!他自己去了,
岂不显得他苟威不敬苟政,违逆主令,这个罪名,苟威自认还是担当不起的。
於是,带著极度彆扭的心情,苟威急匆匆地点兵调粮,押运著东进,前去接应流民。等苟威率军,赶到新安边界时,杜郁已然和王墮等人联繫上了,並將苟政的態度与命令传达,宣告所有流民眾,人皆大喜,泣不成声。
有些流民甚至忍不住向西方叩倒,连连拜谢,当然这种感谢並不牢靠,只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情感宣泄,但在面对苟政的安排时,这些流民士眾相当配合。
在从新安入弘农的过程中,苟威就像改了性一般,相当配合杜郁的工作。不过,等到陕县,苟威便又出么蛾子了,他以苟政在夏末之时颁布的“防疫令”为理由,要求这些流民去伐木劈柴、烧水清洗。
简单提一嘴,在夏季连续的作战中,尸体处理不及时,加上军旅生活中极其糟糕的卫生条件,从苟军开始,爆发了一场疫病。
比起战场上的对手,疾疫这种看不见的黑手,还是最恐怖的,並且往往很难应对。鑑於此,苟政紧急下达了一道“防疫令”,其中明確要求各地军民,要注意卫生,要勤洗浴,要喝热水,发病发热要隔离等等。
当然,苟政的防疫令只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可以想见的,对雍州士民而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