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枋头之乱(续)(2/2)
而这些被蓬勃发展势头所掩盖的矛盾,在二十七日被麻秋给生生激发出来了,黑夜,不只能遮蔽人的双眼,更能蒙蔽人的心智。
不过,对枋头集团来说,值得庆幸的是,那些氏族军民没有大乱,即便有所骚动,也被一干氏族豪强將校安抚住了。
同时,还有一批氏精英子弟,临危不乱,率眾弹压乱局。至於那些汉族士民,虽不乏趁机裹乱者,但大部分人,在犹豫之后,还是选择带头,定骚乱,
平復人心。
有识者的心中明白,枋头集团若垮了,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而麻秋在枋头点的这把火,也彻底將氏激怒了,雄率领氏子弟以及数千氏族精锐,
对麻秋穷追猛打。
而麻秋显然不是雄的对手,不过在夜色与混乱的掩护下,麻秋还是成功逃脱了,率领一千多旧部,向北逃往安阳县去了。
没有麻秋乱军这个动乱之源,枋头的乱象方才得到有效遏制,在氏精英,
以及关西豪强的弹压之下,混乱逐渐消除,但真正安定下来,一直拖到翌日天明。
当晨曦的第一缕光辉降临在枋头时,照出的是满目的疮,笼罩在枋头上空的烟火气,来源不是平日里的晨炊,而倒塌的建筑,燃烧的废墟。
洪在枋头,苦心经营了十多年,麻秋一把火,至少毁了小半,而比起財货的损失,军队、土民的伤亡,显然是更加严重与深刻的。
在二十七日夜乱之中,连同麻秋乱军在內,枋头死了上万人,对拢共不过二十万人口的枋头集团来说,怎么看都是一次重创。
如果说普通的流民命不值钱的话,那些氏军,那些氏族將士,那些氏精英,足以让枋头流泪了。而死难的军民中,直接被麻秋叛军攻杀的,占比实则很少,更多的,是在混乱之中自相残杀、践踏而死。
乃至於,侯、这样的嫡系氏族人,也死在麻秋的手里。侯,乃是荷洪的弟弟,荷,则是健的长子。
尤其是,年不足双十,却已有乃父之风,深受洪、健的喜爱。乱局之中,临危不惧,尽显大將风采,率领家將扈从,跟隨雄,痛击麻秋,凭他的身份,极大的鼓舞了氏族將士。
只可惜,天不假年,冲得太猛,身陷乱军,虽奋勇杀敌,被一流矢射落马下,最终为麻秋叛军眾乱刀砍死..:::
不过,连洪这个当家人物都亡了,其他人眾的死,难免显得微不足道。面对著一地鸡毛的情况,作为氏族之长的安再度站出来,与雄一道,控制兵马,安抚士眾,派人搜索收拢那些逃散的部民。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通知健,率师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