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破其一路(1/2)
第124章 破其一路
“参见將军!”张珙去后,刘异在亲兵的引导下入帐参拜。
“刘兄,久等了吧!”看著刘异那还算俊朗的面庞,苟武轻笑道。
“应该的!”刘异赶忙表示道:“不知將军唤末將,有何吩咐?”
苟武没有直入主题,而是先问道:“刘兄近来可还適应?这段日子,我忙於公务,怠慢刘兄了,还望见谅!”
“不敢当!將军身兼河东之重,军民安危繫於一身,地”听苟武这么说,刘异面露感激,慨嘆道:“劳將军照应,一切尚好!流亡途中,朝不保夕,如今的日子,在那时只是奢望,我等心中只有感激之情,岂有埋怨之理?”
这月余以来,以苟武为媒介,刘异以及与他同批的那些河北流民,也慢慢適应了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虽然依旧艰苦无比,为了供馈西征大军,所有的苟氏集团部眾都在节衣缩食,但基本的稳定与秩序对这些从地狱中一路闯出的人来说,已经十分难得了。
而於刘异本人来说,最幸运的事,莫过於途中结识了苟武及其率领的苟氏残存族人,並一路相携习归。若非这份香火情在,他刘异如何能从几千流民中脱颖而出,成为归德营副督,那些关东流民中,可不缺像他这样出身、能力的流民帅。
因此,在对苟氏集团的適应上,刘异积极且迅速的,是首先从心理上认同当然,这也与他享受到的尊重待遇息息相关。
刘异常山郡寒门出身,二十来岁,算得上文武双全,虽然起於微末,长时间与下层黔首贱民为伍,但对高门富贵一直满怀嚮往。
並且,他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就如眼下,从入帐之后苟武的那番关怀问候,
就察觉了一些问题。
所谓礼下於人,必有所求,苟武这明显是对自己有所求,且绝不是一般事情。因此,在稍作沉吟后,刘异主动表示道:“將军,属下心知河东时下情势危急,倘有所命,但请直言,属下正愁没有回报將军的机会!”
听他这番表態,苟武心中自是欣慰,但面上表情却更显严肃,郑重地说道:“眼前有一项任务,十分艰巨,十分危险,我自觉也是难为人,不知..::
刘异直接打断苟武,抱拳道:“请將军示下!”
·..”苟武又將两路并州军情解释了一番,然后郑重地说道:“我欲冒死袭取絳邑的张和军,然实恐平阳之诸葛驤军威胁。我欲让你与苟英领军北上,
骚扰阻截诸葛军,哪怕能迟滯其一时半刻,对我军行动,都有一分获利!”
帐中,除了刘异之外,还默默地站著一名壮汉,胡茬稠密,但面相很年轻脸上横肉以及身上充盈的脂肪,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这必是一个能衝锋陷阵的勇士。
提到自己的时候,苟英还朝刘异拱手示意,他便是隨著苟武西归的十几名苟氏族部之一,少数几个姓苟的.....
而刘异听此吩咐,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思少许,问到一个关键问题:“不知將军打算给我二人多少兵马?”
苟武很平静地答道:“两百骑!”
即便不抱什么乐观期待,但苟武的这个答案,依旧让刘异惊不止,甚至有些不敢置信。沉默了片刻,见苟武那一脸认真、不似说笑的表情,刘异方才苦笑道:“將军是否太高看属下了,这是以一敌五十,把我当石閔了....
7
“不一样!”苟武口气冷静,说道:“我不需要你破敌、败敌、退敌,只需扰敌、缠敌、疲敌,为我渡河攻歼张和军爭取时间!此等任务,最適合骑兵执行,时下军中,我能抽调与你们的,只有两百精骑!”
说著,苟武又笑了:“现在,不知刘兄可还敢去?”
迎著苟武那沉静如水的眼神,刘异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慌,深吸一口气,作揖道:“將军既有差遣,虽死无悔!“
“好!”苟武当即道:“这等大事,也只有真正的英雄豪杰才能办,我也才敢委派!”
“苟英!”
“在!”
“两百精骑,已然准备好,你隨刘副都督点齐,连夜北上,诸葛军正当途扎寨,快马疾行,天明之前,必能赶上。
夜袭虽险,却是实现目標,最好的一个办法,一个时机,望你二人善加把握!另外,刘异是我委任的主將,你必须遵从他的判断,依照他的指令行事,此事重大,关乎全局,容不得丝毫违背与迟误!”
“诺!”苟英斜了刘异一眼,翁声拜道。
苟武又看向刘异,见状,刘异吐出一口浊气,拜道:“谨遵將军之令!”
对於苟武的任务命令,若说有多少信心,显然是不足的,若说一点不怕,大概也是假话。不过,流民帅出身的豪杰,能力素质或许各有高低优劣,但饱受痛苦磨难的他们,最不缺的,大概就是拔剑搏命的勇气了。
如果说过去是为了生存,那么这一次於刘异而言,则是为了报效苟武的恩泽,更为在苟氏集团立足。这样的心態,对新归服的人来说,是很普遍的,阴之战的贾虎是这样,如今的刘异也是这般。
永和六年春三月,十四日,天方蒙蒙亮时,苟武已尽起临汾三千余眾,悄然北行数里,在早已勘定好的浅滩,泅水过河。
天明之后,已至东岸,而此时苟武军的相对位置,已在张和的西北侧后方,
又一个时辰,在苟武的率领下悄然潜行至张和军背后。
需要提一点,对於援军,张和不是没有防备,他安排了轻骑进行巡河,但主要针对水沿岸,对汾水及后方,却是没有兼顾到。
通过与诸葛那边的军情交通,张和倒也知道临汾那里还有一支孙部残兵,
但是诸葛驤正举兵南向。张和意料不到的,是苟武竟完全將汾西通道放开,转而全军全力进攻他,更想不到,苟军竟然从他的背后袭来。
距絳邑西北约七八里的地方,汾水东缘的一条深壑中,苟武军偃旗息鼓,在各级军官的约束下,静静等待著,肃杀的氛围在酝酿、积聚,直至爆发。
作为主將,苟武的心思,则全在絳邑那边,从辰时开始,张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发动地对絳邑的进攻了。
虽然兵力三倍多於陈晃,但在攻方的天然劣势下,也被抵消不少,有部下建议张和,集中主力进攻北门,其他各门採取伴攻辅助。
但张和拒绝了,他选择了一个相当托大的打法,將全军分为两波,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打算以此法分散陈晃守城军力,起两面夹击之效,只需有一路取得突破,城池也就拿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