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不可收拾,名扬天下(2/2)
在张和率师援助襄陵的同时,并州大將诸葛骤也领军在永安南下,直袭平阳这座孙部的大本营。孙万东率眾渡河平汾东之前,以魔下第一將佐张珙率军三千留守平阳。
面对来势汹汹的诸葛驤军,张珙本欲聚拢军民,坚壁清野,以御大敌。但是,关键时候,又出了一个岔子,孙万东部將刘昌临阵叛逃了.....
刘昌,就是当初在华阴时,与孙万东上演一场“以德报怨”戏码的梁导部下。这一年来,孙万东不念旧恶,反而多有信用,终遭其反噬。
幸在张珙见机迅捷,快速聚集精兵南逃,摆脱诸葛驤追兵,奔至临汾。张珙虽然成功从平阳带出了一千多兵马,但平阳陷落,孙万东这个小集团此前好不容易积攒的民眾、粮辐及军械,全部沦落於诸葛之手。
得知这个恶讯之后,精疲力竭、身被数创的孙万东,再也支持不住,当场吐血.:
襄陵、平阳两战,孙万东大败亏输,并州军大获其胜,尤其对张和而言,可谓扬眉吐气,一雪去岁口惨败的耻辱。
虽然没有直接击败苟军,让这份雪耻多了几分遗憾,但孙万东毕竟是苟氏集团下属的將军,其伤亡部眾、数千军士,一朝丧尽,从大局来说对苟氏集团依旧是一个沉重打击。
而隨著孙万东的惨败,平阳的形势糜烂,一发不可收拾,连带著河东的局势,也跟著紧张起来,安邑那边,压力大增,苟政入主长安的喜悦都被冲淡许多。
並且可以肯定的是,襄陵、平阳二城,绝非并州军南下的终点,来自北方的危机,正一步步向河东郡迫近。
平阳、襄陵的捷报,与苟政入主长安的消息,几乎前后脚传至晋阳,呈於张平案头。前者,自然让他大喜,平阳这个“王气之城”,终於让他拿下了,更为重要的,给予“苟军”重创,狼狠地出了一口半年前为苟政击退的恶气。
至於那份和议,与一干贼匪,岂能当真?张平当然不是心甘情愿与苟政和议的,只是迫於形势罢了,何况,当初苟政允诺上赠的解盐,除了第一个月,后面是一次比一次少,乃至停贡,这又岂能忍?
不过,当后者传来,张平的心態也有些崩乱,惊愣之余,大骂不已,尤其骂杜洪骂得最狠,他是得有多无能,才让苟政驱逐,占了长安。
与姬妾嬉闹的心情立刻就没了,就两份奏报,召集并州文武,商討对策。这个时候,所有并州文武似乎都忘记当初对苟政西进的嘲笑了,震惊之色几乎出现在每个人脸上。
至於张平的,表情异常深峻。说是商討,实则张平已有定议,他决定向平阳增兵,趁苟军主力不在,攻取河东,把苟政的老巢给端了,然后西渡大河,进取关中。
那是一种晦涩莫名的感觉,张平对苟政入主长安,异常警惕,心中充满了紧张感,刺激著他必须地做出应对。一个河东,还很难威胁到并州,但河东+关中,
那可就大不一样了。通过此前的交通往来,隱隱看到苟政崛起之势的张平,不可能无动於衷。
另一方面,连苟政都知进取,並已获得巨大胜利,长安都拿下了,他堂堂刺史、一方州伯,又岂能落后於贼?而既有的情况说明,关中的確空虚,这也勾起了张平的野心。
眼下,山东显然是一群干豪强的乱斗场,贸然参与,恐难討到好处。东边不亮西边亮,若能下河东,再定关中,一旦据有秦普故地,他张平自然也能向东爭霸了.....
人人都会做梦,而到张平这样的身份与势力,其梦想的蓝图,可远大极了。
於是,隨著张平一声令下,又於并州六郡徵召兵马,聚眾两万於太原,准备南下,其动静声势,可比当初奉羯赵之命南下討贼要大多了。
平心而论,如果让并州军这么南下,以河东郡眼下的情况,是很难抵挡的,
毕竟过於空虚。不过,作为主角,苟政是有天助的。
张平於晋阳方完成动员,便又得到了一则坏消息,来自於北方。眼见中原大乱,群雄割据,塞北的拓跋鲜卑也不甘寂寞了,代王拓跋什翼健派白部、独孤二部南掠,雁门郡县告急.....
当自家后院著火之后,张平自然没有心情再去捅苟政的屁股了,哪怕心中再是不甘,张平也只能把新动员起来的军队,派到雁门,去抵御拓跋鲜卑的入寇。
在进入三月中下旬后,苟政入主长安的消息,已然跨过太行,飞越江淮,真正遍传天下,各方势力,反应不一。
幽州,从二月南下,到三月,燕军已然基本將原羯赵之幽州诸郡纳入掌控,
在击败赵幽州刺史王午、征东將军邓恆的反击之后,燕王慕容偽返回蓟城。
得知扩散而来的关西局势,慕容偽不由好奇问左右:“苟政何人?竟能下长安?”
左右皆不知,唯有內史李洪略知一二。去年,见羯赵內乱,慕容偽曾遣使凉州,邀请张重华东西夹击羯赵,使者在西去途中,打听到了一些关於苟政与河东的消息,李洪正是从使者口中得知。
听完关於苟氏集团的有限情况后,慕容偽感慨著说了句:“天下大爭之势已成,草莽之中亦有英雄!”
当然,苟政的行动,还无法影响到慕容鲜卑的军事战略。在拿下幽州之后,
慕容选择暂时班师,返回龙城,他决定再蛰伏一番,等羯赵残余势力与邮城斗得再激烈一些,消耗再大一些,而后再出手收拾。
而以襄国石祗为首的羯赵余孽,也的確一心一意,都放在扑灭再閔这个乱臣贼子上。就是在三月,李閔复姓冉氏,大封诸子、功臣,冉魏集团正式形成。
在燕兵暂时收手之后,石祗等人,果然放鬆了对北面的警惕,开始酝酿著下一波“反魏联军”。至於苟政,即便占了长安,又哪管那是何人。
反倒是冉閔,听得眉头大,而后骄矜地与臣下言:“朕早知苟氏有异,因而力主除之,只可惜为匹夫愚贼所误!今其势成,恐不易制!”
当然,冉閔这个时候也就逞逞口舌之能了,他的精力与重心,同样需要放在面对羯赵余孽势力的反扑上。
反应最有趣的,大概就是晋廷那边的殷浩了。这位大名士,受命北伐以来几个月了,还在准备中,人也还待在建康没挪窝.
突闻“喜讯”,很是惊讶,然后心生怒意,这个苟政,竟敢不听指示,不攻河南,反取关西,坏他北伐筹谋大略。
但冷静下来,殷浩又很快上了一道奏表,向晋廷报喜奏捷,不管如何,收復长安都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功绩,也是他殷中军上任以来的一桩成就,就这一点,
便证明他的筹谋得当..:...
至於桓温,北伐之心益切,对殷浩与普廷的阻遏,更加恼怒。
而所有势力中,还有一股比之张平反应更为激烈,那就是枋头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