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撕裂(1/2)
第109章 撕裂
群情激奋,同仇敌气,各级文武纷纷进言,积极献策,这种的场面,只存在於杜洪的想像之中。事实情况是,当杜洪需要眾人群策群力之时,大部分的反应是沉默。
光世殿內一片寂然,这既让杜洪尷尬,更使其恼怒,不过,所幸他还没有彻底为情绪左右,忍著怒,扭头看向右首一人,以一种请教的语气,道:“张司马,此前你说河东有异,劝我防备,
今苟贼果真引兵西犯!
司马既能料敌於先,对於今日之局面,想来也应有对付办法,还请司马不念旧过,出言教我!”
司马自是张琚,端坐在案,一举一动甚是儒雅,但总是给人一种阴沉之感。此时,听杜洪请教,张琚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下意识警了杜洪一眼。
比起平日,杜洪此时的態度可要好太多,姿態放得很“低”,正因如此,才让张琚感觉有异,
甚至不习惯。
通过这两个月的观察接触下来,张琚已然发现,杜洪此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个自命不凡的人,尤其在乎出身高低,用人也全凭一个远近亲疏。
当然,这倒也不是什么致命的毛病,如今这个世道,若不分亲疏远近,才容易出问题。只不过,有些事情,可以做,但实在不便表现在脸上,乃至时时掛嘴上。
杜洪,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自翊京兆大姓,拥有一种莫名的自信与优越,就仿佛没有被北方的胡虏、军阀鞭挞过一般。
別说那些寒门、贱民出身了,就是张琚这样正儿八经的名门士族,杜洪实则也是不怎么瞧得上了,冯翊小姓,岂能与京兆大姓相提並论?
举事之初,招揽张琚,只是利用罢了。局势一稳,杜洪那种傲慢自矜的本来面目,也就一步步显形了,这段时间下来,张琚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
从杜洪平日里对张琚的態度,就可知了,颐指气使,独断专行,也就罢了,关键在於,言辞交流之间,多有侮慢与鄙视......
有鑑於此,对杜洪此时的態度,张琚才觉得奇怪。以他对杜洪的了解,他恐怕还不是为河东苟军的兵锋,而放低姿態。
毕竟,眼下渭北虽然闯入了苟政这头野狼,声势虽大,但还不至於让杜洪感到畏惧。甚至於,
张琚估计,杜洪心中对苟政依旧鄙视,恐怕正考虑著派兵將之连同魔下一併诛杀,以震慑关西“群小”,宣示主权,扬他征北將军的威风。
怀著这样的考量,在杜洪的注视下,张琚以一种沉著的口吻,抱拳稟来:“明公,事已至此,
以苟政之野心,苟军之锋锐,不达目的,怕是不会罢休的。
为今之计,除却诉诸於武力,以兵马拒之、逐之,恐怕別无善法!另外,苟政如今正广发文,传制关西郡县,言其得到建康册封,此番进兵,是奉命討伐。
此事暂且不论真假,然一旦让此消息广为流传,再让苟军占据郡县,久留关西,对关西人心所向,对明公治抚秦雍,都是巨大威胁!”
『张司马所言,鞭辟入里,一语中的!”张琚言罢,杜洪顿时盛讚之,看向其他在座文武,严肃地道:“因此,必须予以苟政力此贼迎头痛击,將之诛除,还我关右安寧!“
场面很严肃,但杜洪的表现,总是难免让人感到彆扭,既有此志,又为何不早做决定,早派兵马,阻截苟军。非得等苟军已经祸连州郡,撼动三辅......
而杜洪,在转眼间,便又將“自负”二字写在脸上,对眾人道:“诸位也无需担忧,苟政终究只一逆贼匹夫,眼下虽然猖獗,只是因为我们尚未发兵討之。
一旦我关西劲旅北上討之,自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因此,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派一员良將,率师北上,討伐贼军。
不知诸位將军,谁愿领军出征?”
虽是问话,但杜洪的目光却落在座位靠前的一名圆脸武將身上,直接道:“张先將军,素有统率之才,魔下多勇士,冯翊又是张氏族地,岂能任贼军恣意凌辱?”
张先同出冯翊张氏,並且还是张琚的胞弟,闻言,没有接话,而是皱著眉头,看向张琚。而张琚,对杜洪的提议,神情间亦有阴霾,脑子里快速考虑过后,不著痕跡地冲张先点了点头。
见状,张先这才起身,朝杜洪拜道:“末將愿往!”
对张氏兄弟的眼神交流,杜洪自是看在眼中,但此时似乎也不在意,见张先答允,面露喜悦,
道:“有张將军出发马,何愁贼军不退,渭北不安?”
对杜洪的高帽子,张先也显得有些矜持,面色沉凝。
“兄长,冯翊已陷,渭北大乱,岂是轻易能够收復平定的?我看杜洪,分明是想借我张氏在冯翊的根基,与苟军角力!”散议之后,被新任命为“討逆將军”的张先,迅速找到张琚,阴沉著脸提出疑问:“我甚至怀疑,他想借刀杀人,消耗我张氏的力量!”
“他那点算计,又岂能瞒得过为兄的眼睛?”面对张先,张琚显得很沉静,平和地说道:“借刀杀人,却也不至於,意图驱策我兄弟族人,为其效命,抵挡苟军,也是事实!”
“兄长,杜洪那般鄙视苟政,但你该当知晓,苟政的军队,可都是从刀山火海中闯荡出来的。
过去为贼时,尚能窃夺河东,攘外安內,而况如今取得晋廷大义?不易对付啊!”张先面露焦虑:
“我魔下,虽有些精卒,但数量毕竟太少,军械训练都很缺乏,如何能是苟军虎狼之师的对手、並且,如今已被苟军打到渭北,关中地利已丧,这仗小弟实在没有信心!”
听张先这么说,张琚脸色变化几许,低声骂道:“这个蠢材,若肯早听我劝,重视蒲坂,何至今日?”
显然,张琚心中对杜洪的积怨也到一定程度了。不过,发泄完后,还得直面眼前的问题,深吸一口气,道:“你的顾虑,我亦明白,因此,你此番领军出征,要顺势而为,能成功击败苟军,收服冯翊,固然最好,若不能,也不许逞强!
记住,以保全实力,坚守渭南为主!另外,出征军队,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手中,有此两万军在手,不论接下来形势如何变化,我张氏都能占据主动!
南来的张氏子弟,也尽数充入军中,安排军职,协助你掌军。我在长安,亦会全力筹措粮械,
供给大军。
苟军虽暂得其势,但三辅大部仍然在手,以渭南之人丁、钱粮,足可与之周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