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 第605章 勒紧裤腰带 好日子还在后头;下町惨

第605章 勒紧裤腰带 好日子还在后头;下町惨(1/2)

目录
好书推荐: 废我族籍,又哭着求我回来干嘛 超神抽奖师,全民都是我的打工仔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元始金章 大明:偷看日记后,老朱坐不住了 我有一剑可斩天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1秒1技能点,你说我凡阶天赋修炼慢? 尸怪修行笔记 坏了,被李相赫做局了!

山西,晋东南,阳城地区。

一个名叫“石磨村”的寻常村落里。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和煦,洒在打谷场上。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如同此前那饱满的麦穗一般,灿烂而真实。

只不过。

这份宁静和喜悦,很快,就被一阵急促的、响亮的铜锣声,打破了。

“当!当!当——!”

“都出来!都出来!”

“村长和上面来的干部,有要紧事要宣布咧——!”

村里的后生一边敲着锣一边扯着嗓子,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来回奔走。

村民们闻声,纷纷从自家的院子里走了出来,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好奇地向着村口那棵大槐树下的晒谷场聚集而去。

“上面来人了?”

“估计有什么事情要宣布吧?”

“前面听说打的很惨,恐怕没什么好事。”

“你小子总是瞎讲,不是又打了个大胜仗吗?”

“一直打胜仗,也没见这仗打完,小鬼子不还是占了那么多的地方吗?”

“至少小东洋打不进咱们晋东南,最近这两年小鬼子的飞机也没飞过来过。”

“是啊,比起别的地方的乡亲,咱们这里现在最起码不会饿死人,已经算得上是世外桃源嘞,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过来!”

很快,整个晒谷场,就站满了黑鸦鸦的人群。

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大事。

村长是一个皮肤黝黑、饱经风霜的老汉,在本地年长,算是颇有威望。

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土台子上。

他的身旁,站着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这是县里派下来的驻村干部,姓王。

基本上每个村子都会有这样一个驻村干部,用于宣传政策。

“乡亲们!”

“都静一静!静一静!”

村长老汉,用力地敲了敲手中的铜锣,等场面稍微安静下来之后,才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今天,把大家伙都叫来,是有个天大的要紧事,要跟大家伙说一下。”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王干部,然后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将那个足以让所有人震惊的消息,宣布了出来。

“从今天起!咱们村,要开始征收余粮了!”

“什么?征收余粮?”

人群,瞬间就炸开了锅,如同烧开了水的锅炉。

“村长!你没说错吧?啥叫征收余粮?”

“是啊!这地,不是说好了,是咱们自己的吗,怎么还要征粮?”

“前两天,不还听广播里说咱们在邯郸那边,打了大胜仗吗?”

“怎么打了胜仗,还要跟我们老百姓要粮食啊?这到底是打了胜仗,还是打了败仗啊?”

质疑声,抱怨声,此起彼伏。

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困惑、不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

他们想起了,以前的那些苛捐杂税。

那些被强征暴敛的黑暗日子。

难道好日子没过几年,就又要回到从前了吗?

眼看着场面就要失控。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干部。

走上前一步,对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他拿起一个铁皮做的扩音喇叭,用他那清晰而洪亮的声音,开口说道:“乡亲们!请大家静一静!听我把话说完!”

他的声音,仿佛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让嘈杂的场面,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乡亲们。”

王干部看着台下那一双双充满了疑虑的眼睛,诚恳地说道:“我知道,大家现在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疑问,也一定有很多不满。”

“我向大家保证,我今天一定会把这件事,给大家伙,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邯郸-安阳大捷,是真的!”

“我们,确实,打了一场大胜仗!”

“把小日本,打得是屁滚尿流!”

台下,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但更多的人,还是将信将疑。

“那为啥还要征粮啊?”一个胆大的后生,在人群中喊道。

“问得好!”王干部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位小兄弟,问到了点子上。”

“我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征粮。”

“因为,我们,光复了河南、河北大片的土地!”

“但是。”

王干部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那些地方的老百姓,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他们,被日本人,盘剥了这么多年!”

“家里的粮食,早就被抢光了!地,也荒了!”

“他们,现在,连一口吃的都没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同胞,都在饿着肚子啊!”

“我们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同胞!”

“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吗?”

一番话,说得是在情在理,让台下许多心地善良的村民,都低下了头,陷入了沉默。

“那也不能全都拿走啊”

“就是就是,拿走一半就算了呗,谁不知道现在粮食值钱啊。”

王干部一怔,正想要开口允诺些什么。

村长则是见情况不对,快速上前一步,用他那带着浓重乡音的土话补充道:“是啊,乡亲们,王干部说的,都是实话。”

“这事是上面亲自下的命令。”

“楚长官,是啥样的人,咱们心里,都有数。”

“他,不会亏待咱们老百姓的。”

“他说了,这次征粮,不是抢,也不是要。”

“是借。”

“各家各户,都留下足够的口粮,留下足够的种子。”

“剩下的粮食,咱们,就先借给国家,去救济那些受灾的同胞。”

“等战争结束了,等咱们把小日本,彻底赶出去了。”

“这粮食,国家,一定会还给咱们的!”

王干部也立刻补充道,“为了确保大家的生活,不受影响,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将以集镇、县城为单位,实行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也就是说,以后,大家伙的油、盐、布匹、煤炭,都由政府,统一免费供应!”

一个征粮,一个配给。

一个“出”,一个“进”。

这,就是楚云飞为应对当前困境,而制定出的“战时经济”组合拳。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煤炭都免费供应吗?”

“对了,还有那土盐,也是免费的吗?”

“咱们山西最不缺的就是取暖用的煤,更不缺吃饭用的土盐。”

“请乡亲们放心,生活必需品全部免费供应,公平公正!”

“至于冬装、服这些我们会优先供给前线的作战部队,也希望乡亲们能够理解,但上面发话了一定要尽可能的保障。”

“我们作战不仅仅是为了保卫国家,也是在家乡,保卫乡亲们免遭日本人的侵害。”

“方长官通电的时候也说了,胜利就在前方,这些都只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百姓们躁动不已,众人窃窃私语。

“楚长官一言九鼎,说话可从来没骗过咱们。”

“用了这三四年的平价煤,缴的税还不到往常的一半,楚长官肯定没毛病。”

“现在肯定是出了什么大问题,不然的话怎么会这样呢?”

“我们交,我们相信楚长官,相信咱们的军队一定能够打胜仗。”

晋东南地区算是山西地区现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了。

这里的百姓堪称全省最为富足之地。

几乎没有遭到多少鬼子的侵扰劫掠,每年还能够积攒下来不少的粮食。

在粮食本位的山陕等地,家家户户都有一笔“存款”。

现如今,政策已经有所变化。

老百姓们心里虽然有些不舍,但那股最强烈的抵触情绪已经渐渐地,被一种“同胞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所取代了。

王干部高举右手:“乡亲们,现在勒紧裤腰带,等到打赢小东洋,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是啊,乡亲们,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嘞!”

这样的一幕幕,几乎在各地都在上演。

当然,也有不理解余粮征集制政策的百姓。

不过这些百姓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能够理解现状和苦衷的。

再加上。

各地基本上都有新训处,每个县都有至少一个连的部队,平日里面用于救灾抢先,应对有可能发生的空袭,持有武器装备的他们,具备一定程度的强制力,镇压个骚乱还是轻轻松松。

同一时间。

东京,下町区。

深秋的寒风,卷起街角的落叶和灰尘,打着旋儿,吹进那条阴暗潮湿的巷弄。

田中家那扇早已破旧不堪的木门,被“砰”的一声,粗暴地撞开了。

两个身穿国民服、手臂上戴着“兵事”袖标的征兵官,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宪兵。

为首的征兵官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语气问道:“田中信雄,是哪一个?”

正在角落里,用破布,给小女儿子,缝补着旧袄的田中信雄,身体,猛地一僵。

他缓缓地,抬起头,那张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显得蜡黄的脸上,写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

“我就是”

征兵官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盖着红色印戳的征召令,扔在了他的面前:“很好。”

“根据帝国最新颁布的《国民总动员法》,你田中信雄现已被正式征召入伍。”

“即刻跟我们走!”

“什么?”

一旁的妻子千代,闻言如同五雷轰顶。

她抱着怀中同样吓得瑟瑟发抖的女儿:“噗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帝国大闲人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史上最强驸马爷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青简史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