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娱乐圈的哗然,江志强的沉默(2/2)
江志强也被整的不轻快。
眼见曹忠找江志强,韩三品第一反应就是曹忠要搞他。
“他和王安不一样,和部分人的关系错综复杂。”
韩三品提醒道,“或许在某些环节中被利用了,但不过是个生意人,我理解你们这群年轻人的态度,但是把事情做绝了,不一定好看。”
韩三品道,“到时候内地的,广东的,香港的,东南亚的,这一族人,甚至不止一个圈子的人,随便谁给你使绊子,你都不好受。”
“我知道,南海十三郎嘛。”
曹忠笑了笑,江志强的家族势力庞大,颇有世家风范。
其中涉及人物不知凡几,否则也不能“赤手空拳”在香港创造出来一个安乐电影公司,成为张一谋,王安等人前往好莱坞的背后推手。
这是个超级富几代的家族。
有部电影名为《南海十三郎》,谢君豪就是当年凭借这部《南海十三郎》,战胜张国荣获得了金马奖影帝,一战成名。
有个演员梅仙,也是这一家的。
《大话西游》的导演江约诚,也属于他们的编外亲戚。
总之,触手很多。
而且安乐电影公司虽然是独立的制片和发行公司,但是对香港影坛还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1980年,刚刚加盟嘉禾的程龙,凭借一部《师弟出马》取得1102万港元的票房,成为首部过千万港元的香港大片。
那年,票房亚军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纪录片《惨痛的战争》,由无数战争电影画面剪辑而成,票房942万,差点成为第二部千万票房的大片。
这电影就是安乐电影公司的。
《卧猫藏虫》这部电影,1999年,王安拍到一半时,遭遇投资方公司倒闭,正是安乐影业的江志强及时救场,还追加投资,更包下全球发行。
这部电影在国内仅有1500万的票房,能赢得奥斯卡奖是西方为了影响华夏武侠叙事认知而给王安的甜枣,但最终有超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离不开江志强的力挽狂澜。
还有《英雄》,本身张一谋受到了《卧猫藏虫》的影响,但开始只是想拍个小成本的文艺片,开拍前江志强就问他,要不要梁超威,要不要张曼玉,男主角可以是李联杰。
等安排完这几位大牌巨星,还差一个能打的配角,江志强推荐了甄子单,全是顶级卡司,投资两亿起。
转瞬间,中小成本的文艺片变成国际级大制作的商业大片,多少钱没关系,有江老板。
最后《英雄》取得了2.5亿人民币的内地票房,破了纪录,美国2000多家电影院同时上映,北美票房也有5000多万美元,真正开创了中国的大片时代。
从而此人深受张一谋信任,《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都是和他合作的。
对韩三品而言,不希望曹忠和此人为敌。
之前把《爱玲》摁死了,是大势如此。
他得受着。
但实际上,上面对于江志强偶尔走了弯路,是存有宽容态度的,生意人嘛,什么电影都是生意,不管他有没有想到那一层,但终归只是生意人。
而且家族里面,还抗过日,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就算了。
汤为就是安乐的艺人,已经受到了惩罚。
不管如何,他姑且算是自己人。
说是叛徒有点过了,说是故意也有点阴谋,最多算是为了赚钱而一时失察。
“你都知道,那你还要他电话号码干什么?”
韩三品声音警惕,皱眉问道。
“这钱,他们挣得,我挣不得?”
曹忠笑了笑。“放心吧,韩董,我要聊的是生意。”
韩三品一愣:“你这是又有新想法?”
“算是吧。”
曹忠不准备带韩三品,因为他想拍的电影,本身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赚钱的时候往海外渠道砸钉子,而且在国内也无法上映,因此有点敷衍,
“等和江那边聊完,再和你沟通。”
韩三品觉得曹忠有事儿瞒着他,还不准备带他,有点失落。
他总觉得曹忠肯定有好东西。
无缘无故联系江志强,不会是往好莱坞那边有动作吧?
韩三品嘀咕着,寻思过两天得跟江那边打个电话。
但他还不好下场,显得他有点太上赶着了。
韩三品给赵海城打了个电话,让赵海城好好跟好曹忠,有事儿多动脑打听打听。
电话那头,赵海城一脸尴尬。
想想前两天他还心里生气这中影是韩董的还是曹忠的,
现在好了,他赵海城先成了曹忠的秘书和跟班……
……
次日下午的时候,剧组主创人员也都到达了南京城。
林超贤,路阳,王红卫,陈道民,王志文,范兵兵,全体现身南京。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早早就有很多记者,
曹忠是开车来的没被堵住,但这些明星坐飞机到达南京,在机场出来的时候哪怕捂得严严实实,还是被发现了。
新闻瞬间席卷娱乐圈版面。
“《我们生活在南京》主创演员到达南京,该电影疑似即将开机!”
“范兵兵拒掉哈萨克斯坦电影节邀请,现身南京或将近日出演曹忠新电影。”
“曹忠新电影未播先火,再拍摄南京类型电影,引发舆论热潮。”
这几天,整个电影圈的新闻热度几乎都被《我们生活在南京》引爆了,曹忠作为导演,自然处在风口浪尖。
尤其是那铺天盖地的黑潮,曹忠根本懒得搭理。
但越不搭理,狗叫的越大声。
而演员出现在南京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
在娱乐圈再度轰然炸开,激起的不是水,而是截然不同的情绪漩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