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重八的江宁之策(2/2)
这位因在渡江适应性训练中表现突出,而被石山钦点为抢滩先锋,继而凭借攻占采石矶的首功新晋擢升的镇抚使,首次出席高层军议便显得非常沉着冷静。
卞元亨手持竹鞭,指向沙盘上江宁周边错综复杂的地形,道:
“诸位请看,江宁地势险要,西面有大江天堑,南有牛首山、方山为屏,东有栖霞山为障,北接钟山和玄武湖。城外更有护城河与秦淮河环绕。
元军若能有一二善战之将,依托这等山水形势层层设防,则战事极易迁延日久。”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接着道:
“且江宁城高池深,远非当涂可比,红旗营将士纵然英勇,恐也难以一鼓而下。
我数万大军若长期猬集江宁城下,每日粮草消耗惊人,江淮转运,路途遥远,靡费甚巨,粮道亦有被敌军游骑或水军窥伺和截断的风险。”
说到此处,见众人陷入深思,沉吟不语,卞元亨转身面向石山,拱手朗声道:
“元帅!我军如今兵力充裕,足以多面展开。末将愚见,能否分派几部精锐,先南取溧水州,东克句容县?
如此,既可断绝江宁敌军退路与可能的外来援兵,亦能就近筹措粮草,缩短大军补给线,确保我军后路无忧,方能从容布局,无论是长期围城,还是猛攻江宁,都能无后顾之忧!”
石山一向重视培养将领的全局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军议砥砺战术便是其重要手段之一。
卞元亨的分析切中要害,指出了速胜不易和后勤压力这两个关键问题,提出的方案也颇具战略眼光。此刻,他见这位新提拔的将领能迅速把握战局关键,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元亨所言,正合我意。”
石山含笑开口,肯定了卞元亨的建议,随即下令道:
“拉开地图!“
邓友德年仅十六,若不是担任亲兵并受元帅信任,哪有机会入帐,亲眼见识这么多高级将领商议军机,此前站得笔直,耳朵却早已竖起,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此刻,听到石山吩咐,邓友德立即高声应道:
“遵命!”
他迅速转身,利落地拉开大帐后壁上的幕布。
朱重八正为晚了一步,被卞元亨抢了自己的发言而懊恼,便看到一幅巨大的集庆路舆图赫然展现在大帐后壁上。
舆图之上,敌军据点皆以蓝色标识,而更为醒目的是,数道粗壮的红色箭标早已预先标绘其上,箭头分别凌厉地指向江宁镇、元军水寨、江宁城主城、以及东面的句容和南面的溧水州等方向。
帐内诸将顿时了然——显然,在今日军议之前,石元帅与军令司众参军早已深思熟虑,形成了周密的作战构想。此刻的讨论,既是为了集思广益,也是为了让各位将领深刻理解作战意图。
而众将最终的结果,也与元帅的预案不谋而合。
有些人暗自庆幸,自己之前没有乱讲不成熟的看法,旋即又有些紧张——若是下次军议时间比较充足,元帅点自己的名怎么办?
石山起身,踱至集庆路舆图之前,沉声道:
“此战,非为夺一城一地,实乃我红旗营能否真正立足江南的关键一战!我们不仅要攻下集庆路,更要打得漂亮,要打出我红旗营的赫赫声威,要一举打灭江宁军民的侥幸与傲气!”
石山目光如炬,扫视帐内众将,道:
“具体作战部署如下!”
今日军议的肉戏来了,众将顿时竖起耳朵,打起精神,聆听元帅部署任务。
“胡大海!”
“末将在!”
胡大海声如洪钟,应声出列,抱拳领命。他作战素以勇猛沉稳著称,去年攻取庐州路时,石山便将守卫根基之地濠州的重任交付于他,乃是深受元帅信重的大将。
“着你率领拔山卫全军,先行南下,攻取溧水州!得手之后,即刻挥师东进,再取溧阳州!”
石山对胡大海寄予厚望,命令下达后,又补充道:
“你的任务,不仅是攻城略地,更要安民守土,迅速稳定地方,构建防御体系,以应对元军可能自东南面发起的反扑!”
溧阳州地处集庆路东南门户,夺取此地,红旗营打开了通往常州路的通道,继而威胁平江路,能牵制大量元军(溧阳州南面的广德路和湖州路因伍牙山和尧市山等山脉相连,大军难以通行)。
反之,江浙行省元军若是试图直接从常州方向反攻集庆路,溧阳州首当其冲,此处防守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胡大海面色凝重,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毫不犹豫地慨然应诺:
“元帅放心!末将必竭尽全力,为元帅守好集庆路东南门户,绝不令元狗踏进一步!”
石山颔首,目光随即转向另一位勇将,道:
“王弼!”
“末将在!”
威武卫都指挥使王弼踏步出列。威武卫虽然是新建之师,但都指挥使王弼作战勇猛果决,尤擅捕捉战机,其部在他带领下,士气高昂,战力不容小觑。
“着你率领威武卫前四镇精锐,攻取句容县!取城后即于该地镇守,不得有误!”
句容县位于江宁城东面,再往东,便是镇江路丹阳县,此城处于镇江路治所和常州路治所,及金坛县三地包围中,且有运河相连,常州平江路等地兵马可快速集结至此,仅靠一卫兵马,即便攻下了丹阳县,也很容易遭到元军反扑而失败。
石山因此只给王弼四镇兵马,令其攻下并固守句容县,稳固大军东翼即可。
王弼虽知接受了这项任务,就意味着可能错过围攻江宁主城的大功,但他已是独当一面的都指挥使,深知全局为重,当即抱拳领命,道:
“末将领命!定为元帅牢牢钉住江宁东面门户!”
部署完东西两翼的掩护和牵制任务,石山的目光最终落回到水师都指挥使徐达身上。
“徐达!”
徐达再次出列,应道:
“末将在!”
“水师先派出哨船,务必尽快摸清龙窝水军残部在夹江的确切锚地!待我亲率主力陆师进抵秦淮河南岸,吸引来龙窝水军后,便分出一部兵马,与你水陆并进,先取敌军水寨,再歼灭其部!”
红旗营水师的整体实力和士气此刻已优于元军龙窝水军,此战的关键难点并不是如何击败敌军,而是怎样将其诱入预设战场,彻底封锁其退路,予以全歼。
若不能达成这个目标,水师就不能控制江防,即便红旗营攻克了江宁城,大军后续的进取方向,和江河之中的后勤运输,仍将受到这支元军水面力量的潜在威胁。
徐达深知此战对水师乃至全局的重要性,朗声应道:
“末将谨遵帅令!水师全体将士必奋勇争先,定将元狗水军一举成擒,绝不放其一船一板逃脱!”
最后,石山的目光扫过帐内其余众将,沉声道:
“其余诸将,各率本部兵马,随我中军主力,直捣黄龙——进取江宁城!”
“末将领命!”
帐内众将轰然应诺,声浪澎湃,几乎要掀翻帐顶,浓烈的战意与必胜的信心弥漫全场。
军议散去,各项命令飞速传达。
次日,石山亲率中军主力拔营东进。大军方才渡过慈湖河,进入集庆路境内,先前派出攻打江宁镇的常遇春就派快马传回了捷报:
“三月廿五日,先锋已攻克江宁镇!连破元军乡勇营寨两座,阵斩一百二十七级,俘获乡勇两千三百六十一人!常都指挥使已乘胜率军向板桥方向疾进!”
……
ps:今天大阅兵,看完心潮澎湃,耽误了创作。今天只能更这一章了,万分抱歉。后面状态好点,就以字数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