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扫元 > 第208章 布局基层第一步

第208章 布局基层第一步(2/2)

目录
好书推荐: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超武斗东京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玄幻:敢退婚?我反手娶你家老祖!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离谱!这个家族僕人都是大帝!

“句句切中要害,条条直指痛处。很好!证明你这大半个月的苦工没有白费,是真正沉下去摸到了实情,也想到问题症结。”

这份肯定,让周闻道连日奔波的辛劳和殚精竭虑的压力,瞬间化作了心底的一股暖流,紧绷的肩背也微微松弛下来。

石山踱回案后,并未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粗糙的桌面,目光仿佛穿透了官厅墙壁,看到当初在虹县,荣军社草创之初的艰难景象。

“荣军社成立之时,我红旗营方兴,地盘不过一隅,税赋所得,杯水车薪。将士们追随我浴血厮杀,根本没有军饷,仅能填饱肚子。

我石山不能让麾下兄弟们在前方流血,他们的家小却在后方饿死冻毙,养着他们,乃是本分!”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那是乱世枭雄对追随者最朴素的承诺。

周闻道知道元帅在铺垫情绪,为接下来的改革定调子,只是老实听着,并未出言干扰。

果然,石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凝而务实。

“如今不同了。红旗营地盘渐广,税赋渐丰,军饷已能按月足额发放。将士们有了饷银,便能养家糊口。荣军社这为将士们‘养家’的担子,是该卸一卸了。

你提出的精简人员,剥离那些不赚钱还倒贴钱的累赘,方向是对的!”

石山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住周闻道,接着道:

“此事阻力必然不小。那些军眷,许多已视荣军社为安身立命之所。骤然裁撤,易生怨怼,甚至动摇军心。这不是荣军社一家之事。我会明令军令司和宣曹全力配合你。

让他们派人下去,深入各营各里,把道理讲给将士们讲清楚,如今有了饷银,自家能养家了,荣军社要轻装上阵,为大军做更大的贡献。

你这边,则要动员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老弱军属,主动退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明之以利害,务必把抵触降到最低,不要搞出乱子来。”

周闻道最忧心的正是此项。荣军社盘根错节,牵扯无数家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轩然大波,甚至可能酿成动乱。

此刻听到石山明确表态支持,并调动强力部门配合,心头那块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大石轰然落地,一股强烈的信心油然而生。他霍然起身,抱拳躬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属下谨遵元帅钧令!定当周密筹划,谨慎施行,断不敢出半分纰漏!必不负元帅所托!”

“嗯!”

石山微微颔首,对周闻道的态度和决心表示认可。选定周闻道,就是看中其务实肯干,心思缜密。

“精简冗员与剥离那些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产业,这两件事同步进行的想法很好。”

石山继续部署,道:

“对于那些有意接手退出产业的军属,若只是缺些启动的本钱,你可以直接去找户曹李知事(李善长)协商,他那边最近正在筹办钱庄,专为解决此类小额借贷之需。

只要人可靠,项目可行,钱庄应有借贷的意愿。”

话说到这里,石山的语气陡然转寒,锐利如刀的目光直刺周闻道眼底。

“不过,闻道!”

石山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重锤敲在周闻道心上,

“你也曾行商多年,资产移交、钱款往来,这中间的弯弯绕绕,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此中关窍,你最是清楚不过!

所有关键环节——人员名册、产业清单、作价依据、借贷明细,必须提前五日张榜公示,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石山向前逼近一步,眼神中的警告意味浓得化不开。

“若是事后……让我知晓这桩桩件件的‘好事’里面,掺杂了半点见不得人的勾当,有人趁机损公肥私,休怪我今日没把丑话说在前头!”

最后一句,已是带着凛然杀气。

周闻道额头瞬间沁出细密的冷汗,后背的衣衫也紧紧贴在了皮肤上。他慌忙再次深深躬下身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道:

“元帅明鉴!属下……属下断然不敢!纵有泼天的胆子,也绝不敢行此等悖逆之事!

属下必当以身为则,严管手下每一个环节,定将此番整顿,办成利军利民的清正之事,绝不敢将好事办坏,遗祸无穷。若有差池,属下提头来见!”

石山深知人性复杂,更相信制度监督的力量,远胜于道德约束和口头保证。审计、公示、检举、严刑峻法,这些冰冷的条条框框,才是遏制贪欲最有效的堤坝,也是保护属下的有效手段。

他不再纠缠于此,转身走回案后,话题再次回到荣军社的定位上。

“精简归精简,剥离归剥离,”

石山拿起茶杯,啜了一口微凉的茶水,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喉咙,接着道:

“荣军社名为‘荣军’,便不能学那唯利是图的商贾,一切向钱看!它的根子,还在‘荣军’二字上。那些因战伤残,无法再上阵的将士,他们的归宿,必须由荣军社兜底!

还有,有功将士的子女开蒙读书、学习手艺的支出,这一块暂时也不能丢!这是红旗营对忠勇之士的承诺,是凝聚军心的基石!必须保障好,不能打折!”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周闻道听到“伤残将士安置”,尤其是想到即将要涌入的一千五百多名伤退官兵,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头皮阵阵发麻。他咬了咬牙,决定还是将难处摆到明面上。

“元帅明察!此次伤退将士数量庞大,属下……属下拼尽全力,咬紧牙关,挤一挤挪一挪,或许能勉强安置下来。但属下斗胆一问,那以后呢?”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深切的忧虑。

“只要我红旗营还要征战天下,只要战场之上还有刀枪弓矢,伤残便不可避免。长此以往,难道每一次大战过后,都将这成百上千身无长技的厮杀汉,一股脑儿全塞进荣军社吗?

这……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况且,其中许多伤残,恐也无力承担工坊劳作,安置亦难尽其用。”

石山看着周闻道忧心忡忡又略显焦急的模样,忽然笑了。这笑容冲淡了方才的严厉,带着一丝了然和深意,道:

“闻道啊,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周闻道一愣,茫然地看着石山。

“阵亡将士的抚恤,伤残将士的安置、补贴,本应该是户曹、兵曹的本职,岂能全都压在荣军社头上?我已传谕李知事(李善长)和闻知事(闻四九),着其尽快草拟《阵亡伤残抚恤安置条例》。

在‘条例’正式颁行之前,所有相关的钱粮开支,户曹会直接拨付给你荣军社,专款专用,不会让你凭空变出粮食银子来养人。”

旋即,石山话锋一转,指向更远的未来,道:

“待你此番大刀阔斧地改革之后,荣军社剥离了低效产业,裁汰了冗员,提升了效率,走上正轨,盈利能力必然大增。届时,户曹对荣军社的这部分专项拨款,便会逐步转为税收上的减免或返还。

相当于荣军社用自己的盈利,承担起了部分‘荣军’之责,这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周闻道恍然大悟,原来元帅并非要将所有伤残都丢给自己当包袱,而是明确了财政支持,并规划了未来的责任分担。但他眉头依然微蹙,道:

“元帅,属下非是心疼钱粮。担心的是这许多伤退将士,大多不通文墨,不谙百工,骤然安置于工坊农庄,纵有安置银钱,恐也难以胜任劳作,徒耗米粮,他们自身亦难心安,非长久安置之道啊。”

“所以,关键不在于‘安置’,而在于‘转化’!”

石山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笑道:

“这正是我要对你说的下一件事。荣军社要专门成立一个‘荣军传习所’。从这次开始,所有伤退下来的将士,只要还能动弹,在正式安置之前,都必须先入传习接受所学习培训。”

“传习所?”周闻道咀嚼着这个新词。

“不错!”

石山斩钉截铁地道:

“传习所的任务,就是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力所能及的手艺。尤其是识字,这是重中之重!

不要求他们能吟诗作对,写锦绣文章,但至少要认得常用的几百个字,能看得懂红旗营的布告、军中的文书、工坊的规程!明白吗?”

周闻道似乎捕捉到了一丝关键,但又有些模糊。

“元帅之意是……?”

石山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压低,道:

“只要他们能在传习所里,踏踏实实学会认字,掌握哪怕一门粗浅手艺,我石山就能给他们找到去处!而且是好去处!屯田所、巡防队、驿站、库房,甚至是乡社……需要人手的地方多的是。

一个识字懂规矩,又对红旗营有强烈归属感的伤退老兵,比十个不识字的壮劳力都顶用!到那时,你荣军社便是想留,我都不会答应!”

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周闻道彻底明白了。元帅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养济院”,而是一个“人才转化基地”,传习所不仅解决了伤兵安置前的过渡问题,赋予了他们新生和尊严。

更重要的是,元帅还想借伤退老兵逐步掌控基层社会组织,这可是千秋伟业!

那这个传习所结下的,将是无数伤退将士的感念之情,是遍布红旗营各个角落的人脉。这对执掌荣军社的他而言,是一笔何等巨大的无形财富!

想通此节,周闻道精神大振,连日来的沉重一扫而空,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他再次起身,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振奋,躬身下拜道:

“属下明白了!元帅深谋远虑,属下定当竭尽全力,办好传习所,使其成为我红旗营伤残将士浴火重生之所。”

石山见周闻道终于领会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心中也颇为满意。

“嗯,你有此心便好。我会着施知事(施耐庵)好生支持你,所需人才,尽管找他。”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红楼芳华,权倾天下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扫元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