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2/2)
郭子兴祖籍曹州,其父少年时游历定远,因精通相术,说人祸福无有不中,渐渐有了名声,娶本地富户家盲女为妻,得了不少嫁妆,以此为本钱,逐渐做大家业。
郭父生三子,郭子兴是老二,出生时其父为他卜卦,曰“吉”。
这样的家庭环境长大,郭子兴自幼就相信命理之术,认定自己能成大事,但也正因为相信命术,一旦遭遇挫折,就很容易颓废认命。
濠州被石山所得后,郭子兴就给自己卜了一卦,没人知道这次卦象如何,但从那以后,郭子兴就常叹命乖运蹇,终日借酒浇愁。
邵荣多次求见,郭子兴都置之不理,就连养女的劝谏也听不进去。
如此,又过了几日,种种迹象表明濠州确实已经易主,南面的庐州路也传来了“彭祖家”起大军,即将攻克路治合肥的传闻。
南北两面都是越发红火的起义军,唯有定远这帮人困在这里等死,城中的气氛逐渐微妙,一些小头目对造反大业失去了信心,偷偷卷了钱财脱队。
官军尚未进剿,定远城中就弥漫着失败的情绪,再不采取措施就要散伙,孙德崖等人终于坐不住了,相邀前来,劝郭子兴尽快启行北上,与石山协商联手抗元之事。
郭子兴此时如何敢前往濠州?
若将队伍留在定远,只带少许人进濠州,被石山扣押了都没人帮他说理;
可要是带着自己的队伍走,这点人又根本不够看,还要把定远让给孙德崖等人,若是在石山那边过得不痛快,想回来都没条退路。
思来想去,郭子兴还是觉得人多才能势众,提议放弃定远,所有人一起前往濠州投奔石山。
孙德崖等人也知道定远难守,但他们更担心自己受不了石山的约束。
邵荣可是说过,红旗营军纪甚严,平日不让饮酒,破城后还不让劫掠,他们可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赌石山敢不敢砍。
众人僵持不下,只能采用折中方案,各派一个代表,郭子兴派出的是妻弟张天佑,孙德崖则是胞弟孙德望,其余三个头领派出的代表也差不多。
并由出自红旗营的邵荣相陪,先去濠州探明了石山口风,再作打算。
邵荣其实也有了怨气。
他当初在“红心营”已经坐稳指挥使位置,为了缓解“红心营”压力,也为了帮石山摆脱萧县佬掣肘,才来到定远协助郭子兴举义。
结果,邵荣前脚才协助郭子兴取下定远,石山后脚就抢占了濠州。
你想要濠州,直接取就完了,何苦先送俺来定远,害得俺老邵里外不是人!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邵荣终于到了濠州。
离城还有很远,红旗营斥候就发现了张天佑一行,问明其来意后,两人打马回城通报,另三人为定远使团带路,以防止他们乱跑。
途中,斥候告知众人石山已登元帅位,倒是免了他们为如何行礼而烦恼。
濠州城外已经成了大工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些出徭民夫好奇打量张天佑等人,却未招致监工鞭笞怒骂。
入了城,抬眼就看到城门处悬挂的人头,以及写有“残民害民者诛”的安民告示。
城中没有三五成群聚饮闹事的义军兵卒,西北处军营隐隐有训练的呼嘿声传出,让习惯了占据城池后就纵兵狂欢的张天佑、孙德望等人颇有些不适应。
因大量民夫参与挖土烧砖、清淤开河的城防建设,街面上的百姓夜不多,见到巡逻的红旗营将士虽也主动让道,却没人惊慌乱跑。
市肆居然正常营业,基本看不到遭受战乱波及的痕迹,“本应该”被义军征用的粮食也能在粮铺限量售卖,更离谱的是红旗营将士采买居然还要付钱!
郭子兴等人拿下定远的时间,要比红旗营攻破濠州早两天,但至今仍混乱无序,对比之下,濠州简直可以称得上军民相携。
石山就在南城墙上检查工程进度,站的高,老早就发现了张天佑等人,看到他们四处张望看稀奇,却没有下城招呼定远来使,只是命朴道人领他们到馆舍休息。
郭子兴等人小家子气,明明是弱势一方,又有求于己,却不敢亲自来濠州会盟,既然你们不急,那就先晾一晾。
倒是邵荣,作为郭子兴的左右手,这个时候应该在定远城中协助后者练兵,却被派来了濠州,让石山有些意外。
显然,郭子兴并不信任邵荣,借出使之名将其支开。
不过,这对石山来说,却是个绝佳的机会。
当初,石山困于虹县一地,只能屈从于徐州红巾军的集体意志,优先选择继续攻伐淮安路,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外援,郭子兴几乎是当时的必选项。
派邵荣协助郭子兴起义,本是一步闲子,尽管形势变化太快,石山很快就攻破了濠州,已经不需要郭子兴这个外援了,但邵荣这步闲子并没有白下。
定远是濠州南面门户,须得尽量稳住,最好是能控制在自己人手里,邵荣在定远扎下了根,将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该先见一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