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元军守城有奇策(2/2)
“哈哈哈!”
冯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石山的笑声打断了。
石山右手上抬,拇指朝后,指向自己身后的车阵大营。
“你看爷爷是缺你们这点钱粮的叫子么?”
“红心营”不仅行军、立营、准备作战都颇有章法,辎重给养看上去也比一般的贼军多,甚至还有颜色虽杂样式却基本统一的军服,完全不像刚刚起事的贼人。
正是基于这一点,林赤忽都才料定虹县守不住,想以“劳军”的方式变相求饶。
冯煜也知道这点“劳军”物资打动不了贼头,但上官命令在身,他也不敢就这么回去复命。
“虹县虽小,可城中也有户数千、口过万,外有各路援军,将军麾下兵马虽然雄壮,却也经不起血战消耗,何不休兵——”
“行啦!”
石山没兴趣跟冯煜慢慢扯皮,再次打断他的说辞。
“你回去告诉林赤忽都,这天下是咱们汉人的天下,爷爷就是代表汉人来收回虹县的治权。他要是有胆,就带兵马出城摆出阵势,像个爷们儿跟爷爷做一场。
要是没胆,就立马夹起尾巴滚蛋!
但咱丑话说在前面,你们若是打不过就别他娘瞎折腾,爷爷手下的儿郎在城下流了多少血,等破了城,你们就得还更多的血!”
石山心有大志,想在虹县站稳脚跟扩充实力,不可能真的屠城。
但兵不厌诈,林赤忽都派人劳军求饶了,不趁机吓唬作战意志本就薄弱的守军,岂不浪费!
赶走了冯煜,石山命傅友德、曾兴等队率带领本队对虹县西、北、南三面城墙逐一进行试探攻击。
所谓试探攻击,即是以小股人马试探敌军虚实。
守军知道贼军暂时不会真攻城,均缩在抢工搭建的砖木女墙内侧,只有在贼军靠城墙太近时,才在军官的威逼下以稀疏的箭矢还击。
因敌我双方都是组建不久的民军,均缺乏强弓硬弩,实际对抗强度并大,打了小半天,两边伤亡加起来还不到一掌之数。
但经过两轮试探,石山得到了攻城所需的更多数据。
吃完午饭,石山又换了一批人马,继续抵近观察敌军的兵力部署。
守军则因为在上午的对抗中没有占到便宜,更加不愿冒险反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城下来来往往搞“训练”。
如此一来二去,第一次强攻城池的“红心营”将士逐渐熟悉任务流程,紧张、恐惧情绪消去大半,守军则在这种要打又不真打的氛围中变得更加焦躁。
天黑前,石山留下部分游骑留在营外警戒,其他所有人马均撤入营中休整,并召集营、队军官研究明日攻城战术。
……
虹县官衙,监县达鲁赤林赤忽都歪倒在躺椅上,满脑子都是即将开始的攻城战。
其人虽然贪杯好色,肥硕的身体早被掏空,骑不得烈马开不了硬弓,祖上却曾追随圣武皇帝南征北战,数代立有战功,血性还是有的。
贼军围城后,林赤忽都就带领县衙一众文武,冒险登上城墙,亲自检查城防部署,“劳军”退贼失败后,又当场承诺发放“退贼钱”,以鼓舞士气。
之所以如此拼,当然是因为城中武备太弱了。
虹县靠近灵璧而远离州治临淮和路治山阳,又无险要可守,朝廷未曾在此部署兵马,城中日常治安仅靠捕盗司弓手维持。
虽然在得知徐州失陷后,林赤忽都就支持县尹招募了一批弓手以应不测,但人数仅有三百,加上原本的五十捕盗司弓手,总数还不到四百。
不是不想多招,一是没那么多闲钱长期维持大队兵马,二是招太多不利仕途,搞不好就会被人扣一个“图谋不轨”的大帽子。
即便加上临时征集的城中青壮,想要保住虹县也力有不逮,打退贼人的希望,最终还是得落在路、州援军身上。
实际上,求援的信使在发现红巾贼大队人马后就第一时间派出了,只是路途距离太远,就算上官是他亲爹,收到求援信后立即出兵,三五天内也赶不过来。
但以虹县的单薄城防,又如何才能撑到大批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