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要什么信义(1/2)
第47章 要什么信义
“第二,梁仲毅驻屯宿州多年,知道一些灵璧县的具体情况,末将想带走他,攻城时兴许用得上,若能轻取灵璧,再打虹县也能少费周章。”
造反杀官天经地义,何况梁仲毅这厮顽抗造成了红巾军这么多死伤,彭、赵二人原本的计划是抓到后公开处决,以震慑胆敢对抗红巾军的鞑子。
但石山的提议也很有诱惑力,偏师东征本就是为了吸引官军注意力,以缓解本部的压力,自然是攻城越快,拔寨越多,越好。
彭二郎没有再跟赵均用交流,直接拍板道:
“梁仲毅可以给你,但这厮守宿州这么多天,知道不少城中事务,得先交给咱们,审完了才能给你。”
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石山自不会坚持。
“全凭彭将军做主。”
“好。那第三件事是啥?”
“末将手下的站丁不少,俺当初承诺过要保他们家人周全,此战深入淮安路,吉凶难料,恳请两位将军准许楮兰愿意随军的站户前往虹县。”
彭二郎与赵均用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屑。
造反是提着脑袋搏命的买卖,除了少数心腹,裹挟而来的手下兵卒都是随时可以消耗的炮灰,怕伤着兵卒还要照护他们的家人,你咋不开善堂呢?
啥都不愿放,啥都想顾着,那还造个毬的反!
但话又说回来,有软肋总比没底线要好,多个拿捏小狐狸的筹码,岂不美哉?
“好,咱答应你。”
彭二郎答应得很是爽快,石山却在心里犯嘀咕了。
乱世之中,人口资源既是沉重的给养包袱,也是宝贵的战争潜力。
徐州人口密度远非江南可比,红巾军无论是继续对外扩张,还是防备大元官军即将到来的反扑,都需要大量人口,未必愿意放这些人走。
其实,石山真正的目标也不是站丁家属,而是能快速机动的骑兵队和辎重营,田昌才那个缺编步营的重要性都要靠后。
至于人数众多还拖累行军速度的妇孺老幼,石山倒不至于狠心将之抛弃,但也没想过真能把这些人全须全尾都带到淮安路。
毕竟,他都还是颗任人摆布的棋子,造反又是掉脑袋的买卖,自己指不定啥时候就死在某场战斗或意外中,哪有资格打包票护住这么多妇孺老幼的周全?
但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一回事,能做却不做,肯定会让手下人寒心。
要知道,乱世之中,忠信仁义最是难得,却又最廉价,石山连自己的底线都信不过,如何能信彭二郎空口白牙的承诺?
“千多人穿州过县几百里的转移不是小事,如今又兵荒马乱,为防途中出现意外,还请将军下一道调遣军令给末将。”
“啊——哈哈哈,石千户啊,石兄弟,你——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