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三人小组决定包围敌军阵地(4.1k)(1/2)
第243章 三人小组决定包围敌军阵地(4.1k)
嘉宾室,主持人带著惊呼的解说声打破了寂静,
“热门选手唐平同学在战斗伊始就展现出了亮眼的表现!
“他居然独自面对四校集团的围攻而不落下风!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六十六名槐中的考生以摧枯拉朽之势发起突袭,顷刻就击溃了数量两倍於自己的四校集团!
“现在除了山大附的队伍相对完整地撤出,其它参战的学校已经被尽数歼灭!
“槐中考生在宠兽总数量和宠均灵压都不占明显优势的前提下,依靠极高的组织度打出了一波漂亮的团战!”
旁边的记者们咔咔拍照记录,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撰稿抢发新闻。
赛前承载著期待与质疑的槐中,用一场大胜初步证明了自己!
同时也打脸了夸下海口的忻中!
有不嫌事大的记者还悄悄给了忻中陈校长一个特写。
此时他的脸上是一种拼尽全力无法绷住的表情,就像吃到了什么过期食品一般。
一阵红一阵黄,那样子格外適合做表情包。
“不是.”
陈校长捂著作痛的胸口,看向隔壁山大附座位的秦默。
“秦董,您那天不是说槐中来我们学校的交流生排名不高他们不是特意被挑选的吗?”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秦默打了个“错”的手势:
“不要给自己加戏表演。
“我只说了他们的排名不太优先。
“其余脑补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
“现实其实一直就在眼前。
“只是你沉浸在自己的狂欢。
“不如睁开双眼好好看看。”
陈校长要石化了。
所以,那几个交流生在怀中真是年级两百多的排名?
如果槐中有两百多个比他们强的学生,而且还有这种协同度,那还打个鸡毛啊!
旁边的张涛和吴勇小声嘀咕:
“这就是吃了信息差的亏。”
“还好我们派了一星期的交流。”
“是啊,虽然很难改变大局———”
“什么?一星期!?”
有顺风耳的忻中詹老师啪地起身,眼睛瞪得比鸭蛋还大。
“你们不是说你们只交流一天吗?”
张涛和吴勇不说话,瑞看手乖巧微笑:
“哎嘿。”
詹老师抱著头,快疯了:
“啊啊啊啊!”
现场工作人员忙过来维持秩序,嘉宾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前排,省教育厅的席位。
头髮白的纪波岩机许久,看著屏幕,终於吐出一个音节:
“啊?”
一串四,真的假的?
这,这还是槐中吗?
要知道,这些围攻唐平的考生基本都是对自己实力有一定自信的尖子班选手和特优班前列。
而槐中这支临时集结的队伍虽然也有特优班和尖子班的同学,但基本是以普班为主力的!
“老墨—你到底知道多少?”
纪波看向身边西装革履的龟。
“你去视察这段时间,槐市一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
墨玄端起保温杯喝水:“你想听的话,联考后我可以慢慢讲。
“此刻,请专注欣赏这场御兽团战的艺术吧。
“这是槐中学子们拼尽全力,共同创造的奇蹟。”
纪波点点头,不再言语。
联考才刚开始,槐中的一串四大胜对整个战场而言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在秘境中的各个位置,来自几十所学校的考生正在激战。
不断有人被淘汰,小地图上的色块逐渐减少,慢慢只有几种顏色比较凸显。
联考进行到第二十七分钟时,终於出现了第一个被全歼的学校:
“槐市十五中全部考生淘汰!停止结算排名!”
之后就像连锁反应一般,不断有学校被全歼。
“平成三中全部考生淘汰!”
“忻市五中全部考生淘汰!”
强校兼併弱校,优生吞併差生,是所有联考共同的趋势。
这个过程中,也不乏有学生组队。
但这种合作往往仅限於同层次的学生,互相无法奈何彼此时,才会选择联手。
一旦有比较明显的实力差距,那可就说不准老乡见老乡会发生什么了比如开头忻中和山大附的那一幕。
像槐中这种不同层次学生团结一致的情况,说是联考首例也不为过。
因此很快有营销號抓著这个点炒作:槐中考生这样算不算违例组队?是不是有悖竞技精神?
马上又被传播成:槐中只会集中力量搞人海战术,单兵战力存疑“我可去你妈的吧!”
嘉宾室gg休息期间,被问及这个问题时,申学一点都不惯著。
“66人贏了129人是靠人海战术?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我觉得你的数学需要回炉重造!
“还有人说有惊竞技精神请问谁还记得,全省大联考本就是以校为单位的?
“难道团结同校同学一致对外有悖竞技精神,对同校同学下手就有竞技精神?
“我觉得这种观念才是真正的毒瘤!
“近二十年来,优绩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大行其道,我们的教育都被畸形的价值观扭曲得不成样子了。
“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御兽师非但无法对社会有益,还会有害。
“槐中的孩子们都是好样的,他们身体力行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作为曾经公认的衡化派,申学的这番言论可谓反差鲜明。
不少记者都认同地点点头。
但还是有人小声抬槓:“可槐中依靠人数优势取胜確实也是事实啊,看著是贏了一百二十人,实际上是逐个击破的。』
申学瞪了他一眼。
你个byd怎么话这么多!
“明明有人数优势却不利用不也是一种迁腐?再说,以少胜多的案例又不是没有!”
说这句话时,申学其实有点没底。
他只是心想,地图这么大,槐中考生散落在各个地方,哪怕看概率,也总有以少胜多的情况吧?
等等,还真有眾人都发现,记者把镜头给到了地图边缘的山地。
“他么的,给我干哪来了?”
张伟感到蛋疼。
他都走了半个小时了,愣是一个人都没遇到!
当然,他还是没忘记隱蔽行踪,保持警戒,静默移动。
这是磨刀歷练老兵的基本素养。
又走了一阵,女神雀的眼神变得警觉:“啾啾!”
张伟马上隱蔽,女神雀立刻用光羽箭锁定了三十米外的灌丛。
终於开荤了!
然而对面传来的却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张伟?”
张伟也愣住了:“凯哥?”
灌丛中出来的正是邓凯,他的北地喷火豚探出半个脑袋,同样一脸警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