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土木就业新方向!(2/2)
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梅塞塔高原的土质,就像莫林所说的一样适合土工作业。
不仅挖起来快,而且不用担心碰到一铲子下去火星四溅,把声音传出去老远
3排的士兵们经过这些天的突击训练,对卧姿挖掘的动作也算勉强掌握。
他们先是在身前挖出了一个浅浅的凹坑,同时将挖出来的土堆在正前方形成一道简易掩体,再逐渐挖出一个最基础的卧射掩体。
紧接着,他们继续向下深挖,将卧射掩体,升级成了一个可以提供更好防护的跪射掩体。
并最终完成能容纳一人的立射掩体。
当单个掩体完成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士兵们开始以自己的散兵坑为起点,按照莫林规划好的‘之’字形路线,向着小镇的方向,挖掘狭窄的接近壕。
这种‘之’字形的挖掘路径,可以有效防止敌人的炮弹破片和机枪火力,对整条堑壕造成贯穿性的杀伤。
而莫林则趴在地上,看着系统地图中不断向前延伸的接近壕,并时不时派人去纠正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在挖了差不多一百米后,八条独立的,呈‘之’字形前进的接近壕,终于抵达了预定位置。
在莫林发出新的指令后,士兵们开始改变挖掘方向,不再向前,而是向着左右两侧,横向挖掘。
最终,在接近凌晨1点的时候,八条独立的接近壕被彻底打通,连接成了一条歪歪扭扭,但却完整的第一条平行壕。
“行了,2排上!3排撤下休息!”莫林再次发出指令。
早已在后方等候多时的2排,在排长巴拉克的带领下,立刻通过左侧的四条接近壕,进入了刚刚完工的第一条平行壕,接替了挖掘工作。
而精疲力竭的3排士兵,则通过右侧的四条接近壕,悄无声息地撤了下去,在后方抓紧时间休息、补充水分。
2排的士兵们以第一条平行壕为依托,很快便再次向前,按照同样的‘之’字形路径,开始了新一轮的挖掘推进。
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挖掘更长的距离。
2排和3排的士兵们,就这样轮番上阵,交替作业。
一个人累了,另一个人立刻顶上。
而其他人则不断将挖出来的土装到沙袋,然后堆砌到平行壕接敌的一面上。
整个挖掘现场,除了沉闷的挖掘声和士兵们粗重的喘息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
2排和3排的士兵就像一台还未完成磨合但不知疲倦的机器,在莫林的指挥下,跌跌撞撞的运转着。
这一次,在向前推进了差不多二百五十米后,第二条平行壕也成功构筑完成。
此时,距离小镇的直线距离,已经不足四百米。
紧张的气氛,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挖掘的声音也变得更加微弱。
他们不敢有丝毫大意,生怕惊动了近在咫尺的敌人。
但实际上,根据莫林穿越前多次参加夜间掩体构筑训练的经验,他知道在这个距离上只要不是敲石头玩,其实单纯的土工作业噪声并不能传出很远
最终,在距离小镇外围敌军堑壕仅有大约一百八十米的位置,负责土工作业的士兵完成了第三条平行壕的构筑。
而这条平行壕还有一个名字——冲击发起平行壕。
从系统地图的上帝视角看下去,1连在夜色中挖掘出的这三条平行壕和八条接近壕,其实挖得歪歪扭扭,完全谈不上什么标准和美观。
尤其是最后一条平行壕,距离敌人的防线也比莫林希望的一百五十米要远了一些,达到了一百八十米。
但莫林清楚,这已经是他的连队,在目前这个阶段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毕竟,从他们开始接受这些全新的战术和训练开始,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构筑起这样一个初具规模的堑壕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而小镇内的守军,从始至终也没有半点动静,莫林的系统地图上也没有敌人调动的动静。
所以他一时半会也搞不清,敌人到底有没有察觉到不对劲.
在留下几个观察哨对小镇方向警戒后,莫林也让所有人撤到了第一条平行壕里挤着休息。
这一夜并未出什么岔子,部署在小镇周边的哨兵并没能在夜色下发现已经掘到跟前的进攻堑壕。
或者说,在太阳升起之前,他们确实没法看到太远的情况。
随着太阳从东边散发出第一缕光芒,时间也来到了六点五十分。
距离预定的炮火准备时间,还有最后十分钟。
1连的士兵们,除了作为预备队的3排在后方的第一条平行壕中待命外,剩下的第一梯队的两个排,已经全员进入了最前沿的冲击发起平行壕。
两个mg08重机枪小组,也将机枪架设到了冲击发起平行壕两端修筑的重机枪平台上,然后盖上了一层帆布。
而在战场后方,也不同于以往的,一口气升起了3座观测气球。
其中一座气球的吊篮里,帝国皇储格奥尔格和马肯森将军,正通过一个笨重的光学观察仪器,看着逐渐被阳光照亮的小镇。
“要开始了”格奥尔格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