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稳压器(1/2)
第237章 稳压器
又是一年五月天,桑羊安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来到农田。
妻子们要去找生产队的朋友叙旧,桑羊安在稍微吩咐了几句后就自己去了维修处。
维修处有一群人正在吸烟,看到桑羊安过来后就起身打招呼。
“队长!”
万户一般都是称呼万户爷,或者本身的官职。
桑羊安是生产队的队长,队长这个称呼更能代表在山农族的地位。
而且本身不是世袭领主,和手下本身就是上下级关系,队长更适合一些。
生产队长不世袭,北极武需要他们做什么就安排去哪里,桑羊安从同州到武州,从武州到冀州,又从冀州到洛阳再到江夏。
每一次调动都是解决北极武要解决的事情,去了之后有山农人听从使唤,算是世袭的流官,也可以说是勋贵之家。
桑羊安接过驾驶员递过来的烟,在下属帮忙点了烟后就抽了一口。
烟和酒都是比报纸更强的硬通货,尤其是外出打仗和晚上加班的时候,烟酒比看不清楚脸的女人更重要。
烟和酒都是过去的存货,今年的还没有产。
因为需求极大,产量又不高,所以就算是桑羊安也要省着点用。
桑羊安吸了一口,就能感觉出来这烟是去年的。
“今年的数据测出来了吗?”
“出来了,每台收割机每天可以收割30亩麦地。”
桑羊安皱起眉头,手指夹着烟看着几个操作工。
“怎么少了?我记得之前给的数据是每天能收割100亩。”
冯德工微笑说:“圣上的旨意。”
桑羊安今年刚回来,对洛阳的情况不太熟悉。
关于内燃机和农业规划的事情,洛阳有洛阳的安排,夏城有夏城的安排。
“圣上怎么说的?”
桑羊安和北极武见面次数少了很多,去江夏也就刚两年,可回来后就感觉很不自在。
思前想后,还是想回来养老,不想在南方待着。
远离权力的中心后,情报获取就少了很多,能管的事情也少了很多。
再有就是手里的烟和一些特殊物品的获取,也变得艰难了不少。
如今和以前的老部下一起抽烟,这种平等对桑羊安来说,算是退步了。
机械队的队长冯德工介绍了一下如今的状况。
“圣上说不必追求火车轮船那样的高功率,应该精简,在减少对牲畜的依赖时,也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以前马拉收割机一开始是十几匹马,后来精简到了三四匹拉一个稍微小的收割机。”
“蒸汽机要烧煤加热后才能启动,还总是出故障,一台机器需要二三十个人运行。”
“现在的煤气收割机一天八小时能稳定收30亩,只需要两个人就行了,不需要养马喂马,也没有蒸汽机那么贵,就是现在才二十多台,大部分还是用老的收割机。”
“单论每天收割数量肯定不如一台大型蒸汽机,优势是更小更便宜,没有蒸汽机那么笨重,拐弯方便,操作也方便。”
桑羊安看着旁边停靠的煤气内燃收割机,“这也是烧煤的?”
冯德工点了点头,“也吃煤,用的是煤油,这几年煤油产量用不完了,就用这个。”
这个时期石油的主要产品是煤油,主要用途是用于点灯照明,取代了昂贵的动物油和植物油。
汽油和重油在当时是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品。
汽油太易挥发和爆炸,被认为几乎没有用处。
当前时代的主要燃料就是煤和煤油,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需要太多材料,而蜂蜜蜂蜡制作太麻烦。
冯德工开始为桑羊安介绍煤油石油这些奇怪玩意儿,这种东西根本听不懂。
桑羊安抽了一口烟,目光有些深邃,“几年没回来,我就感觉跟不上了。”
冯德工询问:“队长你不是在夏城当大官,辅佐太子吗?”
桑羊安露出无奈的苦笑,“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回来看看。”
桑羊安明显不想谈夏城的事情,随口问了生产大队的情况。
“今年亩产多少?”
“410斤。”
桑羊安愣住了,抬起头看着冯德工,“多少?”
“410斤。”冯德工面色凝重的回答说:“今天称了几百亩地都是差不多的数。”
桑羊安觉得这个数字太恐怖了,已经快要赶得上南方大米的产量。
“怎么会那么多?算对了吗?”
桑羊安还是感觉有问题。
冯德工回答说:“我一开始也不信,亲自带着人用镰刀割了一亩实测,实际上比410斤多很多,我们按照去壳算的是410。”
“原因也简单,土壤肥力,农药,高产种子。”
“现在每年青苗的时候都有人在麦田里剪穗,选育出优质的高产种子。”
“新搞了杀虫的农药,土里的虫卵也翻出来少了。”
“化肥正在搞,弄的是氮肥,不是鸡蛋的蛋,是新字,圣上有个儿子就叫北极氮。”
冯德工身边的一个中年人笑着说:“四百斤算什么?隔壁田地里的土豆亩产两千斤了,我们几个现在都为难怎么写报告,怕圣上不信这个。”
作为高产作物,比小麦水稻拥有更强的适应力。
对环境的适应力让土豆在土壤肥沃的地区,爆发了惊人的产量。
这种产量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也会改变餐桌上的食谱。
冯德工点了点头,对这些数据铭记于心。
不光他记得清楚,其余人也都记得很清楚。
武王必定会询问这些事情,到时候说错了或者吭吭哧哧,全家被流放都是轻的。
不论是女人还是小孩都必须要清楚,她们丈夫或者父亲如果工作搞不好,她们也要一起跟着倒霉,不要有耍了性子不需要负责的念头。
如果丈夫是一个官员,那么他每天在外面工作,妻子必须要支持。
这是压力,武王给的压力。
压力没有让家庭变形,反而让很多家庭稳固和睦。
外无压力,内无贤人,家庭必亡。
北极武的良苦用心这些人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