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房地产有房地产的玩法(1/2)
第333章 房地产有房地产的玩法
这场会议,有陈学兵搞定瀚龙集团的前提和省二建收购作为开端,气氛非常好。
资阳中转仓,定位是一个集散中心,双方共同配合保障,在两三年内逐步把客运、货运、水路、铁路交通设施全部配齐,保证大家的货到了这里就不用再跑第二站。
货物在这里等待拼仓,可以在这里自行选择最快或最便宜的运输方式,分配到它应该要去的铁路和航线,因为有了集中的运输规模,陆运不空车,轮渡不空船,可以最大化节省大家的远程运输成本。
客运和货运站落地最快,半年内就可以配套,水路次之,铁路修建时间最长。
在这里拼仓,大多是要囤货和等待的,需要大量的现代化仓库。
陈学兵提出的第一步就是大家一起搞基建,先把各自的中转物流仓修建起来,形成了一个园区,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这里搞仓库,两地的物流设施才好进行配套。
两地经过协商:基建工程分三期推进:
一期打基础:政企联合建设核心物流基础设施。
二期招商: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吸引有长期入驻意愿的企业自建仓库。
三期做公共服务:政府进驻扩大公共服务规模,修建可供租赁的公共仓库。
第一批进来的企业,就在这里,目标是建成40万平方米。
这批企业在土地价格上有很大优惠,但也要负责搞好相应区域的三通一平(通电通路通水、土地平整),大家用一个设计单位,按照统一外观修建,道路统一规划,保证园区的颗粒度对齐。
那么大家就负责出钱,承建商就是同一家。
这个承建商,其实理应是股安建设,或者说瀚龙如果没走,可能就是瀚龙。
但陈学兵搞走了瀚龙,自己也没要,反倒请来了川地大佬华西集团作为一期承建商,与发改委、国土厅、交通厅协商,给大家规划了一个实惠的方案,从购置土地到土建安装、基础配套、仓储设备、管理费税费,合计7.2个亿,平均每一万平米1800万。
这个价格比大家普遍的心理预期还要低10%以上。
要是换作瀚龙来做,价格再高20%,大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
这一举动,让各方都感觉到了这个项目里的清新空气,十分满意。
华西集团依然有12%左右的利润,与股安也建立了进一步的友谊。
只是参与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点,各有短期或长期规划,所以各自出资多少的问题,大家都在商榷。
初步磋商下来,大家积极程度超预期,11家公司认购了27万平方,陈学兵也现场打电话给刘强东,确认认购了4万平方。
剩下的工作,便是将余下的9万平方摊给大家,或寻找新的认购方。
会议结束,主要负责此事的鲜厅长心中的大石落定,紧紧握住陈学兵的手感慨道:
“没想到啊!陈总落实有力,结果比我们想象中高了不少!有了这31万平,园区就算有着落了!”
目标40万平,但有几个项目能真的达成目标的?75%以上的完成率,已经不错了!
陈学兵却笑道:“要是都像鲜厅长这么通情达理就好了,重庆可是给我下了死任务,要把40万平的初期规模给达到,这样吧,回去以后我再给各个重庆企业做做工作,你们这边也在发掘发掘.我看新希望集团没来吧?他们就没有需求?”
刘永好是四川的知名富豪,连续几年上榜,新希望现在又是亚洲第二大的农牧企业,注册地在成都,运输业与新希望业务也息息相关,理应支持一下。
鲜厅长却略微尴尬道:“新希望的业务走出去比较早,前几年就进入了东南亚,国内的运输渠道主要依赖公路陆运,私聊是通过卡车直接从产地运至加工厂,成品是通过公路网络分销至全国零售网点,乳制品对于冷藏运输车十分依赖,他们的运输网络都是自营和定向外包,刘董事长也常在外地,也比较忙,所以没有邀请他们。”
陈学兵也听明白了,人家现在不在四川玩,不好邀请。
“他们不是收购了山东的六和集团,要做生猪和食品加工嘛,而且广西和云南是出口东南亚的陆路边境枢纽,等成渝经济圈逐步扩大,整个西南一盘棋,这个物流仓的价值要数倍的提升,这样吧,刘董那边我跟他联系一下,看看他的想法。”
鲜厅长眼神一亮:“你熟?你不会.还投了新希望吧?”
陈学兵乐了:“您说笑了,我又不是把股市全买了!不过刘董现在一心扑在民生银行,现在应该在bj,我问问,应该联系得上。”
新希望、东方集团、泛海集团是民生的三大股东,刘永好此前也担任了民生银行10年的副董事长,但今年被张宏伟和卢志强踢出董事会,正在经历第一次民生之争。
这件事应该是卢志强发起,起因是张宏伟和卢志强都要在民生贷款,而刘永好一向不主张股东关联交易,于是俩人联手把他请出了董事会。
按理说卢志强和刘永好矛盾不小。
但就在最近,和卢志强好得穿一条裤子的柳传,又和刘永好等人一同发起“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成员有柳传、马云、王石、刘永好、马蔚华、俞敏洪、李书福、郭广倡、王健林等人。
这个“等人”里,也有陈学兵。
柳传邀请了他两次,马云也找了他一次,说12月7号打算在bj聚会,算是正式成立。
陈学兵是没时间去参加的,但柳总说名单里缺少金融家,为了扩大影响力,愣是软磨硬泡给他整进创始成员名单里了。
他想着反正是个较为公开的圈子,加入就加入吧,就算是多了个电话簿,以后有什么业务联系这些人,也有个直接的渠道。
此时也算是用上了。
鲜厅长啧啧道:“你们搞金融的,人脉圈子就是广,重庆选你来当项目的中间人,真是找对人了。”
陈学兵笑着不置可否。
这段时间,他愈发觉得自己的人脉圈子还是太小了,尤其是房地产方面,很多事情想找人办,却够不上。
是时候扩展一下交际了。
翌日,12月6号。
成都青羊,一座两层院落焕然一新,重焕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