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技术对账(纯过渡章节,可跳)(2/2)
基站系统架构师张顺茂说着,又笑道:“其实我们也在基站射频单元中应用了实时i/q失衡补偿算法,我们的nodeb基于信道相干时间预测动态增减导频密度从1/4降至1/8,结合svd插值算法减少信噪比损失,evm能控制在3%以下,这样能支持64qam调制,终端侧吞吐量可提升15%。”
evm(实际信号和理想信号的误差幅度)8%,3%,高下立现。
周光平咝了一声:“evm 3%的话,64qam的峰值速率应该能从2.8mbps提到3.2mbps了吧?”
余承东笑着点了点头,看向陈学兵:“陈总,看来还是我们专业一些。”
陈学兵眼观鼻,鼻观心,有求于人的时候他沉默不语。
他知道任证非为什么把这人从欧洲调过来配合他们。
余承东,按照前世的路径,是要调去终端业务部当总裁的,派来应该是为了提前跟自己搞好关系。
可这货的嘴啊,就是闲不住。
你就屌吧,有老子刁难你的时候。
余承东看这位任总口中“有能量的金主”不说话了,自己也识趣地干笑一声,主动开始提起最有价值的部分:
“徐总,切换专利的问题,你们怎么说?”
华为管理学的是ibm,就是总裁多,那位不知是无线产品线哪个部门的年轻徐总道:“我们的分布式基站切换算法已经通过了葡萄牙运营商的测试,不过任总交代了,我们的印度研究所通过vpn通道传输英文技术文档,你们也要把服务器设在海外,避免大唐抓到证据。”
“那就把服务器放在新加坡!大唐想查,让他们先去和新加坡法院打交道!”
陈学兵冷声说完,才背着手往外面走去。
…
技术对账,持续了一整个晚上。
直到陈学兵在旁边的办公室小憩了.五六个小时。
都到了深夜,他醒来发现外面声音挺大,似乎越聊越精神的样子。
“两载波?td的时隙结构比wcdma复杂太多了,多载波同步是个大问题!我们是有调度算法,你们用不了!”
“你们不是有联合时隙对齐技术吗,基站在下行同步时隙里嵌入载波间时差补偿信息,终端用这个做精确同步。”
“展讯的下一代芯片也可以集成多载波数字前端,支持动态载波切换!”
“其实,td-scdma最大的优势是智能天线,大唐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固定波束赋形上,但如果我们做自适应波束跟踪…”
“华为既然已经在做8天线mimo预研,如果能结合动态波束赋形,理论上可以把频谱效率提升3倍。”
“终端侧的天线数量受限,8天线mimo在手机上不现实。”
“也不一定非要8天线啊,我们可以做虚拟mimo!基站侧用多天线,终端侧用2天线,通过空时编码提升增益。”
“重邮的协议栈可以优化上行探测参考信号,让基站更精准地估计信道状态。”
“等等,如果我们把多载波、mimo、动态波束赋形全拼起来…算不算是3gpp那套lte的4g标准?”武平的声音传来。
里面安静了两秒。
“没错…按照2004年3gpp提出的研究路线,是这样的,如果现在就开始积累这些技术,到时候肯定能掌握一些主动权,但是技术路线目前还没有明确,我们去搞这个预研,搞不好损失会很大。”
陈学兵一听4g,来了精神,三步并两步进了会议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