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热火朝天(1/2)
第104章 热火朝天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明天,是必将要来的事,意外,则不晓得会不会来。
陈学兵的明天,就是炒股成功。
股市蹂躏了他这么多次,总算给了他一回mvp结算画面。
加仓第二天,一条史无前例的大阳线,冲高整整四个点,大盘到了1041.2,这波情绪让压抑两周的股票疯跑起来,老洪的600万资金在一天之内赚了34万。
第三天,又开始宽幅震荡。
国家队在下面拉,股市冲高,胆小怕事股民一看涨了就赶紧跑,股市又下拉。
接下来的日子,套牢盘在1000点附近来回荡漾。
这种行情,对陈学兵简直是个大利好。
没谁比他更确定股市不会跌下1000,所以股市下杀他就减仓,到了1000附近他就满仓,在汹涌的波浪上跳广播体操。
一个星期,吃到了12厘米(12%)的大肉,进账73万。
吃得打饱嗝,比牛市还爽。
不过他最近的心情却在受另一件事影响。
大学。
月初,高考成绩就出来了。
语文114,数学72,英语113,文综206。
505分!
居然上了500,按于春燕激动的说法是:陈家出了文曲星了!
陈学兵初是兴奋了一阵,结果看到录取线,他的兴奋荡然无存。
今年考题偏基础,文科一本线549,二本线487,整体比去年高出十几分。
他原本的目标就是二本线,后来经过任颖半年的“培训”,想法更高了一些。
505也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没考好。
而重庆交院因为马上要升本的关系,十分热门。
本来于春燕是要狠狠炫耀一番,甚至准备宴请亲朋的,陈学兵却让她稳住,别急着到处宣扬。
万一没考上,还请啥客啊?
他三个志愿全填了重庆交通学院的三个专业,重庆不是传统高考省份,连服从调剂这一说都没有,要是这学校没录取他,只能落榜了。
还好,填专业时,任颖给他留了个底。
第一志愿是他最想上的经济学,第二是英语,第三是保底的专业: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就是任颖帮他参谋的。
天坑专业首位,课多难学,脱离实际,考公方面除旅游局以外无对口其他选项,选了这个专业,可以说,毕业即失业。
任颖说如果只是为了冲学校的话,就填这个专业,只要上了投档线必录,甚至低于投档线都有机会补录。
任颖还建议他把第二志愿叉掉,换一所弱一点的二本学院。
但陈学兵不屑一顾,只接受换专业,不接受换学校。
而现在…
7月6号就开始招生工作,如今7月15,整整十天了。
他没收到任何消息,通过短信通道查询录取结果,也是未录取状态。
任颖说现在第一志愿肯定不用想了,英语专业应该都没有录取,唯一的机会就是旅管专业。
她还每天帮陈学兵查消息,每次查录取结果,发现仍未录取,都有些着急。
陈学兵也只能释然了,还安慰任颖:反正学不到想学的专业,大不了就不上了。
任颖却让他不要放弃,能上就去上,只要有了学籍,专业是能转的,现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他公司做得足够优秀,搞定校方换个专业根本就不是事,如果成为千万富翁,毕业颁奖成为杰出校友都很正常。
很难想象任颖能说出这么社会的话。
还杰出校友?从小到大,他连个劳动奖状都没得过!
朝着这个方向一想,他顿时又期待起来了。
同时,一出意外正在上演。
几辆外地来的车子停在华强北外街,七八个人各自提着皮包的男女下车,到处看了看,径直冲着华强电子市场走了进去。
十分钟后,一帮人又匆匆出来,朝着远望市场那边匆匆而去,走上了陈学兵和霍小文来时的路。
又一个小时后,正在操作尾盘的陈学兵手机忽然响。
接起时,霍小文的声音极为兴奋:
“三百万!来了一帮人,听口音应该是福建的,找到我们柜台来了,选了几款手机,一次性要三百万的货!卖不卖?”
陈学兵也是一个激灵。
“福建的…一帮人?是一帮人找你买还是一个人找你买?”
“嗯…应该是其中两三个!有几个可能觉得我们价高了!聊了几句就去其他柜台看了!只不过按他们要的量,整个远望能一次性调来这么多货的柜台也不多!你如果要我把另外几个也撬过来,我可以想办法!”
“不是这个意思!你的意思是他们要的货总量特别多?”
“对啊!今天下午整个c区都热闹得很!”
“他们出什么价?”
“反正总共算下来有十个点的赚头,几千台批发,肯定没有散机赚得多。”
“你问问这几款手机供货的厂子,一个周内能产多少。”
“啥意思?”
“先下单后卖,厂子能按原价补我们多少,我们就卖多少。”
“我k…1500万的库存了,你不泄点出来,还压?”
“不泄,其他手机保持总量不变,我们新选的品可以大量进库存,我喊停之前,能进多少进多少。”
“我知道了,现在就联系!”
“注意措辞,不要跟厂家透露太多。”
“我晓得的,没人敢在我们手里头抢单子!除非他以后不想出货了!”
“不要太狂,很快市场就不是销量为王了,大家都会有销量,和这些厂子搞好关系。”
“……好,晓得了。”
……
……
谁都没想到,一帮福建人的到来,并不夸张的2500万急买单,会成为华强北手机市场的拐点。
以往人人能随手拿出几十万存货的一米柜台老板们,一下午都在为了上门的订单而相互调货,然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大家手里的库存都在锐减。
几个月的降价潮,大家都在防范避险。
总存量竟然不多了!
晚上,远望关门时,三楼四个区的老板们都在各自组织开会。
整个华强北就是一张密密层层的消息网,一夜之间,华强北的手机开始涨价了。
涨价,就代表着卖方市场。
接下来几天,意识到华强北货源紧俏的分销商们纷至沓来,开始扫货,囤货。
华强北一涨,各个链条就开始补涨。
正好是高考后出成绩,接到通知书的时间,拿到孩子通知书的家长们兴奋而豪爽,全国开启了一波给孩子买手机的热潮。
多媒体山寨手机,首次进入许多家长和孩子的视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