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超大的小作坊(1/2)
第80章 超大的小作坊
“我一个卖手机的,哪认识联发科的人,怎么,你要开厂?”
刘涛瞬间从陈学兵的两句问话里察觉了端倪,说完,打量了一下陈学兵。
陈总当然要开厂。
陈学兵至今未对互联网起心动念,就是因为他知道,真正的互联网巨头,还得从移动互联网崛起。
如今的互联网,别看如火如荼,融资的宠儿,但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奔着纳斯达克上市,为什么?
因为a股上市,他们没有资格。
利润就是道坎。
甭管这巨头那巨头,广告满天飞,真实财务报表拿出来,跟泡屎一样。
所以pc互联网这条线,他可以小小的搞,甚至可以不搞,因为这还是个实体为王的时代。
但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这又产生了一个让陈学兵纠结的问题。
pc互联网时代没有积攒下足够的用户和口碑,手机互联网,如何竞争?
这个问题,他进入华强北之时就已经想通了。
谜底就在谜面上。
手机,强安装。
先掌握硬件!
所以,必须做自己的手机。
他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做出自己的爆款手机,那么手机销量有多大,他的客户群就有多大。
时间还早,陈学兵又坐守华强北阵地,对攻克手机这个高地,心态十分轻松。
“就是帮朋友问问。”
陈学兵靠在椅子上,嘴角勾起,双手一摊:“你看我像开厂的?”
旁边的老板娘孙凤立马摇头:“不像。”
陈学兵嘴角抽了抽。
他自嘲的时候无逑所谓,但孙凤这瞬间判定的话,多少有点冒犯了。
提到这个,刘涛却自信地笑了一声:“别见怪,她不懂,有什么难的?那些搞拼装的,一个屋子,就三个人,一个管硬件,一个管软件,一个管拼装,外壳键盘那些东西,拿着要仿的手机去配件厂下单就好了,芯片用什么联发科啦,市场上自己淘,那些二手芯片,价格便宜好几倍,两三万块钱就能设计一款手机模具出来,要是用人家的模具,一台机器成本三百块都不到,就是销售麻烦一点而已!”
刘涛觉得自己是在圆场。
但听在陈学兵耳朵里,这场还不如不圆。
你特么觉得我就只能搞个小作坊,生产那些兰博基尼玩具手机?
不过,刘老板这话,把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没有手机生产牌照。
就算到二月份政策下来,审核制改为核准制,增发牌照,全国也就几十张,想租一张手机牌照至少也要数千万,不是他现在能染指的。
好像还真的只能从小作坊起步。
反正现在卖盗版。
小作坊就小作坊吧。
就算要搞小作坊,老子也要搞个大的!
陈学兵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刘老板,借你电脑用用?”
刘涛一听,立马紧张了,退了几步,身子护在后台入口处:“你…你要我给你介绍厂家,电脑里的资料,你可不能乱动了!”
陈学兵笑了:“放心,我就上个网。”
……
俩人从孙凤手机店出来,直奔本区龙城街道。
目的地:老西村。
是个城中村,也是陈学兵跟于春尹说那个280万的工厂地块的所在地。
陈学兵知道,华为的总部也在龙岗的一个城中村,叫岗头村。
想到自己即将跟华为在同样的地方和背景下发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激动的。
从网上的招拍挂报道上显示,这个地方从02年就开始搞旧城改造。
至今两三年了,以深圳的发展速度,那还不是…
还不是…
车子从大路拐进一片平房,然后在一条凌乱的长街停下。
“老西村到了。”
陈学兵:……
这三年,到底改了些啥?
周围的环境,跟陈学兵记忆中农村老家镇上的街道有些类似。
“你来这干啥?买本地土特产?”霍小文下车的时候瞅着外面说了一句。
“把本字和土特产三个字去了。”
陈学兵抚平心态往前走。
霍小文掰着指头数,半晌,跟了上来。
“买土?”
“少侠好算数。”
陈学兵抬起大拇指夸了一句,然后找了个路边的闲人问了问。
“你好,请问深惠路往哪边走?”
“那里。”
这人指了个方向。
陈学兵也不晓得地块具体在村里哪个位置,只是看地图,知道那地块和外面的一条深惠路挺近的,遂再次确认了一下。
“那边是不是有块荒地要卖啊?应该有二十亩的样子。”
12000平米,666平米为一亩,十八亩,标准长方形的话,也得100x120米,差不多两个世界杯足球场大小。
这是城中村,到处都是房子,这么大块空地,本村的应该知道。
“哦…那个垃圾场是吧?对,就在那边。”
陈学兵听到这话,心里多少有点凉。
随后又安慰自己:妈的,垃圾场,好歹不是乱葬岗。
村子还挺大,巷子也多,朝着那个方向左绕右绕的走了五六百米,到了地方。
“我操,你还真是买土啊?”霍小文又阴阳了一句。
面前的空地,垃圾和土堆成了一片小山,一帮小孩在土堆上追跑,还有一个站在最高的地方往下撒尿。
看到这里的环境,陈学兵心里反而踏实了。
这他妈寸土寸金的深圳,南山的大冲村房屋补偿都2500一平,还是按建面算的,要真是什么好地方,怎么可能两百多块钱一平米?
还是占地面积?
往远处看,能眺望到一片高楼,龙岗的繁华地带离这里也就两公里远。
这一片,如果改变土地性质,容积率应该能调整到3—5倍。
按五倍算,6万平的建面,修个二十几层的写字楼都没问题。
如果做矮一点,可以弄个设计感比较足的四五层超宽办公楼。
来之前他就查过了,如今深圳特区的工业用地改商业用地,一亩也就补个十几万,这里不是特区,可能更便宜。
陈学兵心里的账算得很快,这块地,只要操作得当,追加一点投资,五年之内,至少十几倍。
十年以后,百倍也不一定拿得下来了。
想定,陈学兵没再犹豫,拿出电话,打给了舅舅。
电话接通,陈学兵开门见山。
“舅,在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