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追击护旗小队!联队旗!(2/2)
其余的战士们也用马刀劈砍着剩余的鬼子。
相比于用骑枪杀鬼子,这种用刀砍鬼子要爽得太多了。
最终,鬼子还是没有成功毁掉联队旗。
按照正常逻辑,鬼子就不会把联队旗带在身边,通常会存放在县城内安全的地方。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制度是一回事,实际执行起来又是一回事。
这支鬼子联队或许是觉得,这次华北派遣军司令部调集了三个联队围剿怀仁地区的八路主力。
在平原地区用这么多的部队,对付土八路那点火力不是十拿九稳的吗?
在确信己方部队稳操胜券了,这才带上了联队旗,象征“必胜”的攻势!
同时还用联队旗,改善日军110联队那“战斗力疲软,士气涣散”的风气。
(注:在觉得必胜时,鬼子有携带联队旗炫耀的先例,如淞沪会战后进攻南京的部队。)
只不过110联队的鬼子没想到,这一次看似“必胜”的仗,竟成了他们葬身的一仗。
不仅部队全军覆没,就连联队旗都要被八路缴获了。
解决完小鬼子后,许得胜饶有兴趣的看着刚刚鬼子拼死都还在意的旗帜。
他用马刀将联队旗挑起,拿在手上擦了擦马刀上的血后,顺手垫在了长时间骑行,有些发疼的屁股上。
到底是一块不错的布,正好垫一垫屁股。
许得胜不认识鬼子的联队旗,只当是普通的旗帜。
带上这面旗帜,可以作为作战成果的证明,便于打完了仗汇报战功。
简单打扫完战场,收拢武器弹药后,许得胜继续带着部队追杀鬼子逃脱的小股部队。
而此时,在指挥部的陈铭还不知道自己的骑兵大队竟然立了这么大的功,缴获了第一面鬼子的联队旗。
关键自己的骑兵大队大队长许得胜还不认识,直接用联队旗擦军刀上的血,还用来垫屁股。
陈铭现在很忙,忙着指挥部队打扫战场,拿下之前放弃的广灵,灵丘等县。
鬼子三路大军中的一路已经覆灭,剩余的两路共计两个联队的兵力,对于独立支队来说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眼下不是鬼子该怎么围剿独立支队,而是该考虑第110联队成建制的被独立支队消灭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鬼子第110师团师团部。
鬼子师团长林方一郎坐在作战会议室内一言不发,眉头紧皱。
几个小时前,他收到了手下110联队的请求支援的电报,声称八路有两万人的主力部队在围攻他们,情况非常危急。
期初他还不信,这次派遣军司令部的情报,八路的出动的总兵力都没有这么部队,怎么可能有两万人的部队在围攻他们。
何况现在战场又不止第110联队的那里,其余两路的联队也在和八路的部队交火着。
八路根本不可能集结这么多的主力围攻自己的110联队。
一定是自己的110联队“战斗力疲软,士气涣散”的毛病又犯了,为了降低自己作战不力的责任。
不过,既然水上源藏都求援了,那肯定是遇到了点麻烦。
林方一郎还是上报派遣军司令部后,又经济抽调了两个步兵大队加上四个伪军团增援了上去。
可过了没多久,林方一郎就收到了110联队的诀别电报,这让他傻眼了。
不是?你来真的啊?这次真的不是谎报军情?
林方一郎慌了,要是直接手下的一个联队被独立支队歼灭了,自己师团的实力会大损。
于是,他立即上报司令部,紧急派遣侦查机去探查情况,却得到了没有发现任何己方部队,支那军队在打扫战场掩埋尸体的消息。
支援的那两个步兵大队加上四个伪军团,也在广灵,灵丘两县发现了支那军队已经再次占领了县城。
这个消息再次证实了110联队很有可能已经覆灭。
于是,林方一郎就算再不相信,也把这个消息上报给了派遣军司令部。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内。
岗村再一次听到了陈铭的名字,他对独立支队,陈铭这两个词语已经产生了厌烦抵触的心理,不愿意再去面对这两个词语。
每一次只要听到独立支队,还有陈铭这两个词,就意味着他华北派遣军又一次损兵折将。
他此时对已经切腹自尽的筱冢义男产生了浓浓的厌恶。
要不是筱冢义男那个蠢货一次又一次的葬送部队,让独立支队发展起来了,独立支队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吗?
这才多久,两年半的时间,一个区小队竟然发展成了华北派遣军的心腹大患!
华北派遣军压力已经够大了,现在又多一个陈铭在晋北闹得天翻地覆,压力更加巨大。
关键大本营还要求他抽调精锐部队南下赶往太平洋战场。
少了精锐部队镇压,治安战将会更加难打!
除了八路以外,伪军同样让岗村头疼。
这支他当初计划拉拢的部队,现在反而脱了他们的后腿。
这一次第110联队的覆灭,作战过程他也看了。
八路几乎没有费太多的力气就突破了三个伪军团的阵地。
三个伪军团一触即溃,导致110联队侧翼阵地直接暴露在八路的枪口下。
最关键的是,这三个伪军团溃散后,竟然没有人去通知阵地上的110联队,导致110联队还以为侧翼阵地稳固,依旧专注着主阵地的进攻。
于是,面对突然从伪军阵地杀出来的八路,110联队的前沿阵地直接丢失,一个大队的兵力被分割包围。
同时二线阵地也遭遇了八路的强攻,损失惨重。
一个联队直接损失掉了大半的战斗力,剩余的部队面对人多势众的八路,最终寡不敌众被歼灭。
“这些皇协军真是废物点心,我当初真是脑子坏掉了,会想着拉拢这群废物。”岗村破口大骂。
伪军在对八路的作战中,战斗力差,战斗意志弱。
但对于老百姓却是毫不手软,祸害起百姓来比他们鬼子还要畜生。
在这些伪军的祸害下,搞得占领区内的老百姓不停的反抗,为八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预备兵员。
这也是八路怎么剿都剿不完的一个原因。
岗村是个中国通,他深知鬼子一个弹丸小国,想要统治偌大的大陆,光靠武力压迫是行不通的。
因此,鬼子为了稳定地方,在他们占据的城市中保持着伪善。
又在反抗力量活跃,百姓亲近八路的地区,采用“三光政策”消耗反抗力量的战争潜力。
结果不仅没有缩小反抗力量活跃地区的面积,占领区内又被伪军搞得乌烟瘴气。
导致八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现在的问题是,精锐调走后,治安战愈发难打,鬼子还不得不依赖伪军来维持治安。
只能说,现在伪军已经变成了武大郎的毒药,喝了会慢慢被拖死,不喝会很快死亡。
熟读中国历史的岗村心理已经有了预感,要是太平洋战场短期内不能取得胜利,大陆的战场会更加糜烂。
到了那时,帝国的这场战争,距离失败就不远了。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想伪军的事情,而是该考虑如何应对110联队覆灭带来的影响。
三路大军少了一路,只剩下两个联队,已经没有机会再继续执行任务了。
考虑良久,岗村做出了决定。
“命令剩余的两个联队有序返回吧,救援110联队的那两个大队和四个伪军团也返回,不许出击。”
“怀仁地区放弃不重要的小城市,据点,把兵力撤回大同和周边重要矿洞。”
岗村还是采取了保守的应对方案,把不重要的土地放给独立支队,集中兵力防守。
等过几个月派遣军缓过劲来了,再把丢失的地方重修夺回来。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拳头往后缩不是惧怕,而是为了积累力量,让下一次出拳更加有力。
鬼子撤退后,独立支队顺势占领了鬼子放弃的地区,并与鬼子相互对峙着。
陈铭也开始清点起这次作战的收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