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山本特攻队来送死(1/2)
第103章 山本特攻队来送死
鬼子恼羞成怒之下,直接立刻让调回来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稍微休整后。
立即将崞县,阳泉,阳曲周边的八路军驱赶回山区。
再让对方这么破坏下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炮楼群就全完了。
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一样,治安战经验丰富,具有非常高的应对游击战的经验。
对付八路军,这种旅团发挥出来的作用,可能要比师团都要大,是筱冢义男器重的部队之一。
随着第九旅团的兵力回援,陈铭开始让部队藏进山区,不在平原地区和鬼子周旋。
在平原地区,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支援速度还是太快了,战士们靠着双腿和机械比速度,太吃亏了。
陈铭的作战意图已经达到,靠着这段时间的大规模破袭战,独立支队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粮食物资。
狠狠的恢复了一口元气,炮弹储备虽然低于战前,但子弹却有了富裕。
更重要的是,缴获了大量的枪支。
初步估计,足够装备两个团了。
不过陈铭没有盲目扩充部队,独立支队的部队人数已经足够多了。
三个直属主力部队,加上地方武装。
这么多的部队,规模已经足够庞大了。
要是再盲目扩大部队,部队战斗力下降,在接下来的日益严峻的扫荡中,损失会非常巨大。
兵,不是越多越好。
招兵,不是发把枪就不用管了,后勤同样要考虑。
晋省山地多,粮食产量不像中原的平原地区,很难养活太多的部队。
加上接下来两年的天灾人祸,粮食产量大幅降低,最困难的时候,我军战士连每日的口粮都难以保证。
这种情况下扩编部队,是对战士们的不负责任。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严峻形势,陈铭最初的作战命令,就是以粮食物资为主,武器弹药为辅。
同时精兵简政,轻装上阵,以应对日后的艰难时期。
支队部,外出的部队已经回来了,回到了各自的防区。
各个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也聚集到了支队部。
“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作战情况吧。”陈铭在会议上说道。
“我先来。”第一大队大队长何建新举手说道。
“我们第一大队,这次在定襄,崞县一带活动,守着鬼子的铁路线,端掉了鬼子炮楼,据点七十多个,击毙日军三百余人,击毙伪军汉奸七百余人。”
“缴获步枪九百多支,子弹五万余发,轻重机枪十八挺,迫击炮两门,炮弹一百二十发。”
“其他手榴弹,炸药若干,粮食缴获得最多,伏击了鬼子两趟运输粮食的火车,加上据点内的,有三百多吨,够部队吃半年,省着点的话,能吃十个月。”
何建新高兴的说道。
作为独立支队下最强的大队,这份战报已经对得起陈铭的期望了。
“不错不错,没给老子丢脸。”陈铭笑呵呵的说道。
接下来,轮到孔捷发言了。
“这次的作战,我们第二大队的缴获虽然比第一大队少三分之一,但也不差,我们端掉了鬼子的很多关键据点,乡镇,把零散的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孔捷性格沉稳,没有冒险打鬼子的铁路,主要打日军控制的乡镇,村庄,发展根据地。
虽然缴获不如第一大队多,可发展根据地的重要性,同样不比缴获低。
之后,又到了李有胜发言。
“我们第三大队,这次围绕着寿阳,阳泉周边打,共拔除了鬼子的据点九十余座,击毙日军四百余人,伪军汉奸八百余人。”
“缴获步枪一千二百支,子弹八万多发,轻重机枪二十三挺,迫击炮三门,炮弹一百八十发,炸药,手榴弹等若干。”
“不过粮食比较少,仅缴获了一百五十余吨。”
李有胜是带着陈铭的期望的,所以这次他主要打日军的据点,想用大量的歼敌来证明自己。
接下来,又是各个游击大队的汇报。
游击大队的装备差,主要攻击的是伪军,汉奸控制的村庄,检查站这种,歼敌也主要是伪军汉奸。
缴获虽然远远比不上主力大队,却也足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