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简化版?!(1/2)
第二个环节展示侦察能力。地面上布置了数十个偽装目標,大小不一,隱蔽程度各异。侦察机进行了常规的侦察飞行,利用机载相机拍摄,然后返回。而“蜂鸟“则分散开来,以某种明显是预设的协同模式,迅速覆盖整个区域,不到五分钟就完成了侦察任务。
“现在,让我们看看侦察结果。“军官指向大屏幕。
传统侦察机拍摄的照片模糊不清,只识別出了约60%的目標。而“蜂鸟“不仅拍摄了清晰的照片,还通过某种板载处理系统,自动標註出了所有偽装目標的位置和类型,识別率接近100%。
观眾席上一片譁然。这种自动化的目標识別能力,在五十年代初期简直如同科幻小说。
第三个环节最为激动人心——对抗演示。传统侦察机被指示“拦截“一架“蜂鸟“,模擬空战场景。
一开始,侦察机凭藉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操作,几次靠近“蜂鸟“。但很快,情况就变得一面倒——“蜂鸟“以其惊人的机动性和速度,轻鬆躲避每一次拦截尝试。更令人震惊的是,隨著时间推移,“蜂鸟“似乎在“学习“对手的战术,预判其动作,使拦截变得越来越困难。
最终,侦察机被迫放弃,而五架“蜂鸟“组成的编队,如同一群真正的蜂鸟般环绕著侦察机盘旋,展示完全的技术优势。
“这不可能...“汉密尔顿听到身旁的飞行专家喃喃自语,“这种机动性,这种协同能力...他们的飞行控制系统至少领先我们十年!“
更令人震惊的是龙国军官最后的总结:“女士们,先生们,您今天看到的'蜂鸟'系统,是我们为出口特別设计的简化版本。它的性能虽然有限,但对於基础侦察和边境巡逻已经足够。现在,我们开放问答环节。“
“简化版?有限性能?“各国军官们面面相覷,眼中写满了难以置信。如果这只是“简化版“,那么龙国军方自用的系统该有多先进?
展会第二天下午,能源技术展区。
相比喧闹的航空区,能源展区显得更加沉稳,但吸引的专业观眾同样眾多。中央展台上,一个约两米高的银灰色圆柱体结构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是'磐石'模块化核能装置,“一位中年工程师介绍道,“它是'神霄'技术的民用衍生產品,专为偏远地区、孤岛或特殊设施提供稳定电力。“
白头鹰国橡树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戴维斯教授挤到前排,目不转睛地盯著这个装置。作为一名资深核物理学家,他立刻认出这不是普通的反应堆。
“输出功率?“他直截了当地问。
“標准配置下1兆瓦,“工程师回答,“足够为一个小型基地或千人左右的社区提供基本电力。“
“1兆瓦?这么小的体积?“戴维斯难以置信,“冷却系统在哪里?安全措施呢?“
工程师微微一笑,按下控制台上的按钮。“磐石“的外壳变为透明,显示出內部结构的全息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